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上傅古村

(2019-07-04 02:48:38) 百科综合

上傅古村

上傅古村位于鹤城镇大觉山村,是资溪县境内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保存较完好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古村落。整个古村落为傅姓聚居为主,赣派建筑遗址留存丰富,其中一些代表性的古蹟更是从侧面反映了赣东地区在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上傅古村
  • 地理位置:鹤城镇大觉山村

历史渊源

傅氏祖先定居上傅古村距今已有630余年的历史,傅氏子孙世代耕种劳作于此,繁衍生息,后世子孙中亦不乏一些载入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其中较为着名的就是傅彤。
傅彤字仪翰,又字丹峰,清朝中叶人,生卒年不详,泸阳乡朱崖村人氏。傅彤从小才学过人,乾隆二年(1737年)考中恩科进士,但未做官,回乡寄情山水之间。后上书《请改折漕粮加学疏》,请免泸溪漕运,由徵实物改为征银,并请求升国小为中学,增加入学名额。前泸溪知县之子,时任御史大夫王璿(音玄)也为傅彤奏请,后获準减免泸溪漕运等。傅彤心繫乡里,深感泸溪水浅滩多,舟楫难行,便倡议开河之举,伐石导流,并亲自参与疏通工程。结果该善举却遭人非议,中途废止。傅彤一生性情耿介,往往不为龌蹉者所容。傅彤后客游在外病死他乡,幸得南城主事潘从龙的援恤,才得以棺木归葬家乡。
上傅古村历史遗蹟留存丰富,历史可考的傅氏宗谱就有三百余年,文字记载傅氏宗谱第一次分房大修于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以后,虽经历朝代更迭,战乱兵荒,天灾人祸,但傅氏子孙始终重视族谱的修缮和保存,前后共大修族谱七次,现第八次谱碟大修工作也正有条不紊的展开。傅氏族谱作为考察资溪当地民风民俗、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传统和当地政治经济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同时也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

傅氏宗祠

与傅氏家谱密切相关的就是傅氏祠堂,傅氏祠堂位于上傅古村西北,由傅光明家族出资200余万元,于2010年修建的仿古建筑群落。傅氏宗祠周脊雕刻有龙凤、鲤鱼、花卉等各类祥瑞之物。宗祠内有汉白玉牌坊、仪门、天井、膳堂等建筑,雕樑画栋,古色古香。傅氏祠堂除了祭祖和正俗的基础功能,还是傅氏子孙团结交流的基地,有助于实现家族内部的互帮互敬,团结友爱,共同发展;同时傅氏祠堂又是传承和发展乡俗文化的平台,祠堂以其建筑风格、文化渊源、族规祖训,教育启迪后人,与时俱进,不断进取,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最后,傅氏祠堂是促进与搭建和谐社会的载体,祠堂的系列活动可以起到扬正气、树新风的良好作用,对在各行各业对社会、家族做出突出贡献的族人给予表彰奖励,或者对个别族人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和制止,以家族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和谐。
上傅古村历史遗蹟丰富多样,除了上傅祠堂之外,比较典型的就是位于傅氏祠堂一侧的千年古樟树。该树经XXXX鉴定,树龄超过XXX年,并被列为XXX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树高XX米。树干围径XX米,冠幅XX米。该树树干粗壮挺拔,枝繁叶茂,虽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仍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尽显风吹古木晴天雨的苍茫辽远。千年古樟是上傅古村绵延繁衍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地风土文化的活化石。这柱古樟树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难得的科学价值、稀有的生态价值、丰富的文化价值以及极高的旅游价值。

赣派建筑

除此之外,上傅古村明清时期的古建、古蹟随处可见。上傅古村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南方传统村落建筑布局的特点,村内建筑依照地势依山傍水而建,引山泉为渠水,以石板为路基,巷道溪流交错、山水田园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辅相成。村内尚有超过百年的古典民居数十座,一般坐北朝南,以砖木为主体结构,工艺精美。这些古建筑汇集了明、清及民国各时期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木雕、石雕、彩绘等民间工艺精华、体现了传统工匠的技艺。

上傅古桥

村内还保存有先民至福建的古代驿道遗址一条,及古桥“上公桥”一座,该桥修建于明崇祯六年,距今已有380余年的历史。上公桥连线了当时赣闽两省的交通要道,虽经过这幺多年的风吹日晒人踩马踏,但如今依然坚固如初,仍被当地村民使用。

历史遗蹟

上傅古村内还保留有古取水井四座,古旗桿石数块、以及上傅古戏台一座。这些古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是了解当地经济文化及地方民俗风情的重要实物留存。
上傅古村保护开发尚处摸索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保护历史古蹟的总体思路,加快上傅古村实物遗存和文化习俗的挖掘保护工作,力争把上傅古村打造成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生态旅游资源的旅游观光古村。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