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K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的空调铁路客车型号之一。是在25Z型準高速客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设计,发展而成的构造速度为160km/h(运营时速为140km/h)的铁路客车,命名为25K型客车,用于中国铁路大提速的客运需求,其后为25T型客车所替代。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5K型客车
- 外文名:25K type passenger train
- 型号1:YZ25K、RZ25K、YW25K、RW25K
- 型号2:CA25K、KD25K、XL25K、UZ25K
- 型号3:SYZ25K、SRZ25K、SCA25K、SYW25K
- 型号4:SRW25K、SSY25K、SY25K、DJ25K
- 型号5:WX25K
- 生产厂商1:长春轨道客车、唐山轨道客车
- 生产厂商2: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
- 生产厂商3:南车南京浦镇车辆
- 製造年份:1996年—2003年
- 衍生自:25Z型客车
- 衍生型:19K型客车、25T型客车
概要
诞生原因
25K型客车是在1996年各客车厂根据铁道部发出的“铁路客车招标标书”和铁道部“25K型客车统型方案”要求而设计製造的快速空调客车,这是因为当时原有的25B型和25G型客车已不足以应付1997年4月1日所开展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的需要。25K型客车在25Z型準高速客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K”是“快速型”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KuaiSu)首字母。25K型客车构造速度为160km/h,套用了全旁承支重、空气弹簧悬挂技术和盘式制动技术、防滑装置、横向控制桿装置、抗侧滚扭桿装置等新技术,採用双管制供风,制动装置与一般客车有很大区别,採用单元制动形式以盘型制动为主踏面制动为辅,保证高速运行中的列车在规定距离内停车。25K型客车车体设计寿命为30年,提高了车内的装修档次。曾获1997年国家科技一等奖。
供电形式
1998年,少数配属郑州铁路局武昌车辆段的25K型客车被试验性地改为DC600V供电模式,从而能接受机车供电,该批机供车底是全国首批採用DC600V机车直供电的铁路客车,最初用于北京西至武昌的K79/80次,但由于当时技术不成熟,这些车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供电电压不稳的情况,故此后出厂的25K型客车仍维持AC380V供电。目前这批直流供电的25K仍在运行,用于汉口至荆门的T6701/T6702次列车,武昌至荆门的T6704/5/T6706/3次列车。
25K型客车设有硬座车(YZ)、软座车(RZ)、硬卧车(YW)、软卧车(RW)、餐车(CA)、空调发电车(KD)、行李车(XL)等种类和各种双层客车,以及具有特别用途的试验车、轨道检查车等,还有最早在京广铁路特快列车增加了19K型高级软卧车厢。中国铁路25K型客车于1996年开始生产,第一次招标中採购了326辆;到2000年底,25K型客车已有约2700辆。生产单位包括长春轨道客车、唐山轨道客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和南京浦镇车辆厂。25K型客车使用206KP型(K代表空气弹簧,P代表盘形制动)、206WP型(用于空调发电车,W代表无摇动台)、CW-2B型、CW-1B型、209HS型(浦镇厂在209PK型基础上研製的改进型)转向架,在实际运用中发现转向架设计存在缺陷,自2008年9月起限定最高速度为140km/h。25K型客车在历年生产中对转向架和车体作出过多次改进,例如后来开始陆续改用密闭式塞拉门、内翻式车窗、密封式风挡等。至2003年,新的25T型客车(最早由BSP生产)开始投产,25K型客车则在同年年底停产,但仍广泛用于中国铁路特快列车和少量快速列车车底出现于中国各地。
朝鲜铁路的25K型客车在北京站

另外,朝鲜铁路31型客车是在中国铁路25K型客车的基础上,由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製造,车身与中国铁路25B型客车涂装一致,曾用于北京至平壤的K27/28次列车编组,但目前附挂在K27/28次列尾的实为在25G型客车基础上製造的30型客车。
双层25K型客车
为了满足中短途城际特快列车的客流,南京浦镇车辆厂和长春轨道客车先后研製了25K型双层硬座车(SYZ)、双层软座车(SRZ)和双层餐车(SCA),最早用于来往北京和瀋阳北的11/12次列车(总计26辆)。在2007年4月18日,北京—瀋阳的T11/12次列车停运,两组双层25K车体后来套用于瀋阳北/瀋阳和吉林间的T5317/8/9/20次列车。浦镇厂的产品占了双层25K型客车的大多数,长春厂的产量并不多。长春厂的双层25K型的特点是车门位于两个转向架之间,位置较低以适应低站台的环境,且只有硬座车和软座车两种,而浦镇厂的设计则是标準的两端车门,并且更生产了25K型双层卧铺客车。25K型双层卧铺客车是在第九个五年计画间,由南京浦镇车辆厂研製的中长途空调双层客车,车种包括双层硬卧车(SYW)和双层软卧车(SRW),但产量不多。
另外,第二和第三列的健康快车双层车厢也是在25K型双层客车上研製的。
车内布局
单层
硬座车为 3+2 座位布局,共118个座位,带车长办公席为112个座位;带残疾人卫生间为106个座位,软座车为 2+2 座位布局,共72/80个座位;硬卧车共有11/10(带播音间的硬卧车)个开敞式间隔,每间隔左右两边有上中下三个铺位,定员66/60人;软卧车有9个包间,每间左右两边各设上下两个铺位,定员36人。以上四个车种都配有配电室、乘务员室、储藏室、电开水炉间,设洗脸间及两个厕所。而餐车有12张餐檯,可供48人同时就餐。
双层
双层硬座车和双层软座车的座位布局与单层车一样,分别为3+2和2+2方式。双层硬卧车定员80/76(带播音间)人,两端部各一中间层包间,三层铺,每间6人;上下层均为9个包间,均为双层铺,端部包间2人,其它8个包间均为4人。双层软卧车定员50人,与硬卧车结构基本相同,两端部各一中间层包间,为双层铺,每间4人;下层7个包间,为双层铺,每间4人;上层包间7间,为单层铺,每间2人。双层餐车的上下层共有14张桌子,可同时容纳72人就餐。以上车底自2017年12月28日铁路调图之后用于西安至宝鸡/安康的T4238/9,T4240/37,T4235/6。双层25K型客车常被火车迷简称为“S25K”。
车辆运用历史
在1997年当时最早使用25K型客车的列车是K13/K14次直达快车(上海铁路局担当,上海-北京,即现时之D313/D314次),K21/K22次直达快车(北京铁路局担当,上海-北京,即现时之D321/D322次),99/100次特快(沪九直通车,即现时之Z99/Z100次)和97/98次特快(京九直通车,即现时之Z97/Z98次)。目前25K型客车主要作为中国铁路上的特快列车车体使用。国铁标準涂装主色调为蓝色和白色相间配一道红线(继承自之前广铁的25Z型),而地方合资铁路则会使用不同的涂装。
一列25K型客车停在南京站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要求,2015年1月1日后竣工的新造25型客车及厂修、段修25型客车,採用以橄榄绿为主色的涂装方案,通过腰饰带两端形状的淡黄色块数量区别不同的车型。除双层客车、国际联运客车、行包快运车、内燃动车组可不採用该新涂装,其余进入国铁线路运营的客车均须执行新涂装。
技术参数
车种 | 25K型客车(单层) | 25K型客车(双层) |
定员 | 硬座车:118 / 112(带车长办公席) 100~102(带残疾人卫生间(改造)) 软座车:72~80 硬卧车:66 / 60(带广播室) 51~57(带残疾人卫生间(改造)) 44(国际联运(朝鲜)) 软卧车:36(含国际联运(中国、朝鲜)) 24(带高级软卧包厢)/ 32(部属软卧车) 高级软卧车(RW19K):16(早期) 20(后期)/ 12(部属高级软卧车) 餐车:48 行李车、邮政车、空调发电车:4 健康快车生活发电车:30 安全综合检测车:18 | 双层硬座车:148 / 143(带车长办公席) 双层软座车:108 双层硬卧车:80 / 76(带广播室) 52(健康快车病房车) 双层软卧车:50 22(健康快车宿营车) 双层餐车:72 健康快车手术诊疗车:8 双层试验车:12 双层轨道检查车:9 |
构造速度 | 160km/h | 160km/h |
最大运营速度 | 160km/h,2008年8月31日起改为140km/h | 160km/h, 2008年8月31日起改为140km/h |
车辆长度 (不计车钩) | 25500 mm 空调发电车:23580 mm | 25500 mm 双层软座车:26600 mm |
车辆高度 | 4433 mm | 4750 mm |
车辆宽度 | 3105 mm | 3105 mm |
车辆限界 | 符合GB146.1-83《準轨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 符合GB146.1-83 《準轨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
自重 | 硬座车:48.8吨 软座车:41.6吨 硬卧车:46.5吨 软卧车:47吨 高级软卧车(RW19K):51.6吨 餐车:44.8吨 行李车:45.1吨 空调发电车:60.5吨 健康快车生活发电车:51.9吨 安全综合检测车:53.7吨 | 双层硬座车:52.1吨 双层软座车:51.4吨 双层硬卧车:? 健康快车病房车:55.5吨 双层软卧车:54.3吨 健康快车宿营车:56.1吨 双层餐车:53.1吨 健康快车手术诊疗车:47.1吨 双层试验车:55吨 双层轨道检查车:55.2吨 |
转向架 | 四方厂:早期装206KP,后来全数改装SW-160, 最后期装SW-220K 唐山厂:SW-160 长客厂:先后装过CW-2B/C/E,双层车装209HS, 后期改装SW-160,最后期装CW-200 浦镇厂:单双层均装209HS,后改装SW-160 | SW-160 |
制动 | 盘式制动(104型或F8型电空制动机,设有电子防滑器) | 盘式制动(104型或F8型电空制动机, 设有电子防滑器) |
供电制式 | 发电车集中供电:AC380V交流电 (部分为交直流兼容) 机车供电(少数):DC600V直流电 国际联运客车与特种车自带柴油发电机 | 发电车集中供电:AC380V交流电 |
採暖 | 空调+电热 国际联运客车(朝鲜):空调+电热与燃煤锅炉取暖 | 空调+电热 |
车辆问题
起初25K型客车都是使用206KP、CW-2B和CW-1B(空调发电车用)型转向架,实验时确实能达到160km/h的标準,但这几种转向架的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后来问题频出,特别是发生抗侧滚扭桿故障、摇枕偏移、车辆摆动大、制动盘裂纹等故障。尤其是空调发电车使用的CW-1B型转向架,构架存在设计问题,在其中一个受力点处的设计不合理,在高速运行时曾出现数次牵引拉桿折断的事故,后来长春轨道客车厂重新设计出CW-1BG转向架并将发电车的CW-1B转向架构架全部更换。针对CW-2型转向架陆续暴露出的问题採取了改进措施。而使用206KP的客车在高速运行时稳定性和转向架抗蛇行能力欠佳,铁道部后来也发出命令要求更换所有206KP转向架为SW-160。但是使用SW-160或CW-2B/C的25K型客车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大多限最高速度为140-145km/h。而在2003年最后出厂的一批,数量只有百余辆的25K型客车都是用新型而且更可靠的CW-200和SW-220K转向架。但由于仍然使用CW-1BG或SW-160型转向架的空调发电车被限制最大速度在142km/h,因而所有25K型客车(机供车除外)无法以高于142km/h的速度运行。根据铁道部运装客车[2008]431号档案规定,自2008年8月31日起,所有25K型车辆速度标记涂打为140km/h,即代表车辆最大运行速度为140km/h。
KD25K空调发电车

事故
2000年7月1日晚8时28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K147次旅客列车(后演变为今T145/148、T147/146次列车)在运行至樟树市附近昌傅站时与一辆钻过道口的机车相撞,列车出轨,8节车厢脱轨后倾斜,其中一节车厢翻倒在地,驾驶机车的男子当场死亡,浙赣线部分中断运行8小时,直至7月2日凌晨4时30分恢复通车。
2001年4月20日清晨,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机务段的东风4D型3089号机车,牵引北京开往齐齐哈尔的T47次旅客列车经由滨洲铁路运行。由于安达站进行信号联闭设备工程,但机车乘务员出乘时漏抄运行揭示命令,将“4月20日4时00分至7时00分安达—卧里屯间改按单线(上行线)电话闭塞法行车”这一主要内容漏抄,并且在安达站进站信号机显示一个黄灯时不减速,出站信号机显示红灯时不停车,使列车于6时14分以118公里/小时速度侧向通过30公里/小时的限速渡线道岔,造成机车及机后5辆客车颠覆,9辆客车脱轨;旅客死亡2人,轻伤25人,另外还有3名列车员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6.3万元人民币,构成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
2001年7月23日下午,郑州铁路局信阳机务段的韶山3型0521号机车(江岸机务段司机值乘),单机从信阳机务段出库準备进信阳站牵引1331次旅客列车时,由于机车单元制动器闸瓦与轮对间的间隙被机车乘务员调节过大,导致机车制动失效,乘务员跳下机车捡石块垫车轮不果,于下午2时45分与正在进站停车的T91次旅客列车(后演变为今Z12/13、Z14/11次列车)以8公里/小时的速度发生侧面冲突,导致T91次列车机后18位硬座车、19位行李车脱轨,构成旅客列车冲突大事故。
2004年1月10日下午17时40分,由广州东站开往长春的T124/121次列车在行驶到郑州附近时,17号车厢13号铺位的车窗突然爆裂,但由于列车仍在行进中,爆裂车窗只能等到站后才能修好。至18时50分左右,6名相邻车厢的解放军战士闻讯后迅速赶至现场,用车厢走廊上的地毯将爆裂的视窗堵上,并将贴在窗户上的地毯固定。11日上午10时37分,列车顺利抵达终点站长春,爆裂的车窗也得以重新更换。事件使得列车17号车厢的九成旅客均受到寒风袭击,10余人出现感冒症状。据了解,造成车窗爆裂原因可能是窗外有人投掷石块,亦可能是车窗玻璃未能承受列车在快速行驶中风力的冲击所致。
2006年4月9日傍晚19点22分,由乌鲁木齐开往北京西的T70次列车行至新疆东部百里风区的小草湖站时,遭遇特大沙尘暴袭击,现场风速达41.5米/秒,车身开始猛烈摇晃,18节车厢向风车窗全部被沙石砸碎,列车被迫停车,列车员及乘客用床板和被褥堵住窗户,并将硬座车厢的人疏散到卧铺车厢里。22点05分,列车以限速20公里/小时驶离小草湖站,并先后临时停靠十三间房站、红层站,至10日晚上22点01分进入哈密站,工作人员耗时4个多小时将窗户用五合板钉好,列车继续驶向北京。12日晚20点06分,列车在晚点近33小时后驶入北京西站3站台,下客后随即驶入北京西车辆段,100多名铁路职工在4小时之内将破损的玻璃全部装好,并将车厢打扫乾净,于13日凌晨1点执行T69次列车由北京西返回乌鲁木齐。事件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38分,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机务段的韶山9型0182号机车,牵引由北京开往青岛四方的T195次列车经由胶济铁路运行,由于济南铁路局管理混乱,区段限速命令未有送达T195次列车,北京铁路局司机在未收到机车运行监控限速指令的情况下以正常速度131km/h行驶,但此时已超出线路实际限速80km/h超速行驶,当列车通过胶济铁路王村站后,超速运行至胶济线下行线王村至周村东间290公里800米处(处位编号K289+610)时,车尾第9~17位车辆突然发生脱轨并侵入上行线。凌晨4时41分,配属济南铁路局济南机务段的东风11型0400号机车,牵引由烟台开往徐州的5034次旅客列车运行至上述路段,在会车时与侵入限界的T195次列车第15~17位间发生冲突,致使5034次列车机车及机后1至5位车辆脱轨、颠覆,是为2008年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事故造成至少72人遇难,416人受伤(其中重伤70人,受伤旅客中有4名法国籍旅客)。中断胶济铁路上下行中断行车21小时22分,构成铁路交通特别重大事故。肇事的T195次列车第9~17位车厢共9节客车破损报废。
2009年8月1日,由青岛开往广州东的T162次列车发车后不久,10号卧铺车厢空调因雨水渗入引起短路发生故障,多名乘客在高温环境下中暑。2日上午10时左右,列车到达广东龙川站时,一名乘客因中暑严重而呼吸困难,乘客们要求工作人员将其送往医院,并集体下车抗议,要求道歉和赔偿。1小时后,该车列车长沈方表示同意乘客全部要求,并在协定书上籤字。列车于中午12时左右到达惠州站后,列车方面表示此前答应的赔偿要求无法满足,20多名乘客情绪激愤,一度坐到铁轨上拦车,并最终被迫在惠州站提前下车。
2014年5月12日清晨,瀋阳铁路局瀋阳机务段的东风11型0066号机车,牵引由齐齐哈尔开往北京的T40次旅客列车经由瀋山铁路运行,当列车运行至葫芦岛市境内的塔山站附近时,机车车钩突然脱落导致机车与车厢分离,机车与车厢同时自动採取紧急制动,但后面脱离的列车由于惯性,继续低速向前行驶并与前面的机车发生轻微碰撞,构成客车分离一般C类事故。事故造成T40次列车终到晚点4小时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