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T1(数据)

(2020-02-18 12:29:57) 百科综合
T1(数据)

T1(数据)

T1是一款游戏里的数据。

参数

生命值(HP)
600
重量/最大载重量(吨)
57.5/57.88
价格(银币)
315,800
车组成员
1. 车长
2. 炮手
3. 炮手
4. 驾驶员
5. 通讯员
6. 装填手
行动信息
发动机功力(马力)
700
最大速度(千米/小时)
35.4
转弯速度(度/秒)
20
装甲信息
车身装甲(毫米)
前方83
两侧44
后方41
炮塔装甲(毫米)
前方102
两侧83
后方83
武器信息
75mm 炮 M7L/50
弹药量(枚)
75
杀伤力(HP)
83-138
穿透力(毫米)
76-126
射速(发/分钟)
16
观察範围(米)
360
通讯範围(米)
450
坦克世界T1重坦坦克世界T1重坦
等级
名称
杀伤力 (HP)
穿透力(毫米)
射速(发/分钟)
价格(银币)
等级
名称
杀伤力 (HP)
穿透力(毫米)
射速(发/分钟)
价格(银币)
V
75mm 炮 M7L/50(标準)
110/110/175
101/157/38
16
32,360
VI
76mm 炮 M1A1
115/110/185
128/177/38
18.99
50,330
炮塔
等级
名称
装甲(毫米)
转速 (度/秒)
观察範围 (米)
价格 (银币)
IV
T1D5 (标準)
102/83/83
35
360
4,300
V
T1D6
102/83/83
34
380
11,300
发动机
发动机
功率 (马力)
着火几率 (%)
价格 (银币)
V
莱特 G200 m 795C9GC1(标準)
700
20
22,500
VI
莱特 G2X M781C9GC1
825
20
34,700
VIII
莱特 G200 M781C9GC1
960
20
72,380
悬挂装置
等级
名称
载重量 (吨)
转速 (度/秒)
价格 (银币)
IV
HVSST31 (标準)
57.88
20
4,020
V
HVSST35
61.5
25
9,600
通讯设备
等级
名称
通讯範围 (米)
价格 (银币)
VI
SCR 508 (标準)
450
21,600
VII
SCR 538
550
22,800

设计研发

最早提出Transporter这个概念的人是荷兰商人Ben Pon;1947年4月23日Ben Pon正在西德棉登市谈判产品进口事宜。当他在大众汽车厂内看到作为场内运输的平板车时来了灵感 ,他认为应该由此平板车为基础推出一款封闭结构低成本多用途的运输车型来满足二战后欧洲重建的需要,于是他拿出笔记本绘製了一个的椭圆形的运输车,看起来就像是一大块麵包的下面安上了四个车轮;驾驶室位于前轮上方,中部巨大的空间供于装载,引擎及传动设备放置到了最后方,不过该想法当时并没有得到对方的过多关注,但对方还是答应Ben Pon将该设计概念上交总部。一年后Ben Pon收到大众汽车的信件,信中表示当时时任大众汽车CEO“Heinz Nordhoff”和技术部经理“Alfred Haesner”对该车型有很大的兴趣,并在信中表明已进入研发阶段,选择了“甲壳虫”系列作为基础平台研发。 通过将原型的不断完善,其具有了更低的风阻係数、更佳的操控性和耐用度。仅仅两年的时间,也就是1950年,几经改进的原型车就进入了量产阶段。

第一代

1950年3月8日,大众T1正式在位于西德狼堡总厂与甲壳虫共线生产;同日,第一辆Panelvan货运版大众T1交到了客户手上。六年后的1956年3月8日,位于西德汉诺瓦新建成的大众商用车工厂正式启用,原狼堡工厂停止生产大众麵包车。 大众T1的外观特徵尤为明显,圆圆胖胖的车身线条,前脸的V字形凸起区域,硕大的VW标誌、前大灯和两块分别可独立开闭的前风挡无不透露出非凡的个性。大众T1在早期的设计中曾考虑使用单块曲线前风挡,受限于当时的製造成本不得不放弃该方案;同样,前排车窗也因成本问题而放弃手摇而改为推拉式,这样做的同时对车内空气流通造成了一定影响,该车的塑胶部件之少也是出于对成本的妥协,在那个年代金属加工所花费的费用要比塑胶低很多,甚至连仪錶盘都是由金属冲压而成,与车身连在一起。
大众T1运输车基于甲壳虫的后置引擎后轮驱动的设计,装备了与甲壳虫相同的排量为1.2L 25马力(19 KW)四缸风冷引擎;操控系统针对该车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和最佳化,四轮鼓式剎车系统加大了尺寸;在扭矩有限的情况下,为提升加速能力在两只传动轴最外侧和轮毂相接处各加了一个减速齿轮箱;悬挂系统改变最大,採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四轮独立悬挂。
Panel van 1950年3月8日第一部交到客户手上的型号,除了前后风挡及左右前门玻璃外其他都覆盖铁皮,专供载货的厢型货车。
Kombi 最初Kombi指的是有侧窗(比Panel van 多了中后侧窗户)及容易拆座椅的厢式客货两用车,但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南美地区)Kombi这个名词等同于Transporter是大众麵包车的统称
Single Cab Pick-up 1952年9月发表的单厢货车-保留厢式车的车头驾驶舱,中后段改成框式载货平台。 Double-cab Pick-up 基于“Single Cab Pick-up”驾驶舱往后延伸多加一排座椅可搭载六位乘员。
Microbus 专门用来载人的厢式客车,有7-9个座位,舒适性装备较多,例如皮内饰,空调系统等。 Samba-Bus/Deluxe Microbus Microbus的全景天窗版,装备了一个可开闭的帆布天窗和8个曲面小天窗。 Westfalia 宿营房车,车内有厨卫等宿营设备。
除此之外,大众汽车仍提供很多特种车型,例如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殡葬车等。

发展

从1967年到2003年,大众T1已经更新了五代,直到今天许许多多的冬粉仍然十分追捧大众T1,但是时代在进步,T1的落后真是在所难免的了。虽然现在的T5已经完全脱离了当年憨厚的样子,但是大众汽车一贯的精緻做工还是一直延续了下来。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