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技术与实务(第二版)》是由蓝仁昌主编,201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教学用书教材。该教材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在职人员的培训用书。
该教材分为9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物流技术概述、物流保管、物流拣取、物流配送、物流运输、物流信息系统、流通加工、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物流支援职能等。该教材每章章首有案例导入,每章后除配有检查与思考外,对每章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归纳。同时,书后配有物流个案以及物流中心现场作业演示光碟。
基本介绍
- 书名:物流技术与实务(第二版)
- 作者:蓝仁昌
- ISBN:978-7-04-029696-9
- 类别: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教材
- 页数:239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7月23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面字数:390千字
成书过程
《物流技术与实务(第二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对全书重新做了校订。
该教材由蓝仁昌担任主编,由王福贵、陈宝国担任主审,该教材编写人员还包括蔡芳岳、吴孝义、李军龙、孟新和冯兰等几位谘询师,蔡芳岳、吴孝义、李俊龙对该教材进行了修订和整理,孟新和冯兰对该教材的视频实录进行了更新。该教材的编写工作还得到了上海环众物流谘询公司的支持。
2010年7月23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物流技术与实务(第二版)》分为9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物流技术概述、物流保管、物流拣取、物流配送、物流运输、物流信息系统、流通加工、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物流支援职能等。该教材每章章首有案例导入,每章后除配有检查与思考外,对每章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归纳。同时,书后配有物流个案以及物流中心现场作业演示光碟。
教材目录
前辅文 第1章 物流技术概述 1. 1 物流技术概念 1. 1. 1 物流科学 1. 1. 2 物流技术 1. 2 物流技术性质与分类 1. 2. 1 物流技术性质 1. 2. 2 物流技术分类 1. 3 物流设施与装备 1. 3. 1 物流设施 1. 3. 2 物流装备 1. 4 现代物流技术简介 1. 4. 1 运输技术 1. 4. 2 仓储技术 1. 4. 3 装卸搬运技术 1. 4. 4 包装技术 1. 4. 5 配送技术 1. 4. 6 流通加工技术 1. 4. 7 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及电子信息技术 第2章 物流保管 2. 1 物流区域 2. 1. 1 政治经济条件 2. 1. 2 服务时效 2. 1. 3 客户分布 2. 2 物流选址 2. 2. 1 时间成本 2. 2. 2 重心原理 2. 2. 3 政策法规 2. 3 平面布置 2. 3. 1 动线 2. 3. 2 功能 2. 4 保管规划 2. 4. 1 厂房规划 2. 4. 2 设备规划 2. 4. 3 信息规划 2. 4. 4 人员规划 2. 4. 5 物品保管方式规划 2. 5 保管设备 2. 5. 1 装卸搬运设备 2. 5. 2 储存设备 2. 6 保管技术 2. 6. 1 条码 2. 6. 2 无线射频(RF)终端系统 2. 6. 3 自动存取 2. 7 保管作业 2. 7. 1 作业流程 2. 7. 2 工作说明书 2. 7. 3 岗位说明书 第3章 物流拣取 3. 1 拣取作业 3. 1. 1 拣货流程 3. 1. 2 拣货策略 3. 1. 3 拣货方式及自动化程度 3. 2 拣取规划 3. 2. 1 信息规划 3. 2. 2 设备规划 3. 2. 3 人员规划 3. 2. 4 方式规划 3. 3 拣取设备规划 3. 3. 1 拣取设备规划目的 3. 3. 2 拣取设备系统规划与配置方法 3. 4 拣取技术 3. 4. 1 电子标籤辅助拣货系统 3. 4. 2 语音辨识拣货系统 3. 4. 3 自动拣取机 3. 4. 4 自动分拣系统 第4章 物流配送 4. 1 配送概述 4. 1. 1 配送的概念与特点 4. 1. 2 配送的功能 4. 1. 3 配送的种类与套用 4. 2 配送流程 4. 2. 1 配送流程的基本环节 4. 2. 2 配送流程中的技术支持系统和设备 4. 3 配送作业 4. 3. 1 配送的工作阶段 4. 3. 2 配送的工作流程 4. 3. 3 配送计画与方式的确定 4. 4 配送管理 4. 4. 1 配送经济指标与成本管理 4. 4. 2 配送作业管理 第5章 物流运输 5. 1 运输方式 5. 1. 1 运输方式的种类 5. 1. 2 运输方式的选择 5. 2 运输网路设计 5. 2. 1 直接运输网路 5. 2. 2 利用“送奶线路”(Milk Runs)的直接运送 5. 2. 3 所有货物通过配送中心的运输网路 5. 2. 4 通过配送中心使用“送奶线路”的运送 5. 2. 5 定製化运输(Tailored Transportation) 5. 3 运输调度 5. 3. 1 调度工作的概念与作用 5. 3. 2 调度工作的任务与内容 5. 3. 3 调度工作的特点、原则与要求 5. 3. 4 调度基本工作制度 5. 4 第三方物流 5. 4. 1 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 5. 4. 2 第三方物流的价值理论 5. 4. 3 第三方物流的社会效益 5. 4. 4 第三方物流发展机遇 第6章 物流信息系统 6. 1 信息系统 6. 1. 1 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6. 1. 2 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 6. 1. 3 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 6. 1. 4 物流信息系统架构 | 6. 2 信息作业 6. 2. 1 採购进货子系统 6. 2. 2 在库管理子系统 6. 2. 3 出库管理子系统 6. 2. 4 运输配送子系统 6. 2. 5 基础支持子系统 6. 3 信息管理 6. 4 信息决策 第7章 流通加工 7. 1 流通加工概述 7. 1. 1 流通加工的含义 7. 1. 2 流通加工的意义 7. 1. 3 流通加工的作用 7. 1. 4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7. 1. 5 流通加工的类型 7. 2 物流配送中心的流通加工 7. 2. 1 流通加工作业 7. 2. 2 流通加工的相关包装材料 7. 2. 3 流通加工的相关设备 7. 3 加工规划 7. 3. 1 信息规划 7. 3. 2 人员规划 7. 3. 3 设备规划 7. 3. 4 场地规划 7. 3. 5 物品规划 7. 4 加工作业 7. 4. 1 作业流程 7. 4. 2 异常作业 7. 5 加工成本 7. 5. 1 成本结构 7. 5. 2 成本计算 第8章 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 8. 1 系统的概念 8. 1. 1 系统的定义 8. 1. 2 系统的特性 8. 1. 3 系统的分类 8. 2 物流系统的概念 8. 2. 1 物流系统的定义及特徵 8. 2. 2 物流系统的模式 8. 3 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 8. 3. 1 流体 8. 3. 2 载体 8. 3. 3 流向 8. 3. 4 流量 8. 3. 5 流程 8. 3. 6 流速 8. 4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8. 4. 1 运输功能要素 8. 4. 2 储存保管功能要素 8. 4. 3 包装功能要素 8. 4. 4 装卸搬运功能要素 8. 4. 5 流通加工功能要素 8. 4. 6 配送功能要素 8. 4. 7 物流信息功能要素 8. 5 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8. 5. 1 体制和制度 8. 5. 2 法律和规章 8. 5. 3 行政和命令 8. 5. 4 标準化系统 8. 6 物流要素的集成 8. 6. 1 物流要素集成的原理 8. 6. 2 物流要素集成的动机 8. 6. 3 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 8. 6. 4 物流要素集成的机制 8. 6. 5 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 第9章 物流支援职能 9. 1 业务职能 9. 1. 1 物流行销计画 9. 1. 2 物流销售方式 9. 2 会计职能 9. 2. 1 会计概述 9. 2. 2 物流会计系统 9. 2. 3 物流会计作业 9. 3 财务职能 9. 3. 1 财务概述 9. 3. 2 物流筹资与物流投资 9. 3. 3 物流成本的核算 9. 3. 4 物流绩效分析 9. 4 企划职能 9. 4. 1 企业规划概述 9. 4. 2 物流战略规划 9. 4. 3 物流经营规划 9. 4. 4 物流作业计画 9. 5 培训职能 9. 5. 1 物流培训现状 9. 5. 2 物流培训方式 9. 6 物流顾客服务 9. 6. 1 顾客服务的定义 9. 6. 2 顾客服务的三个层次 9. 6. 3 顾客服务基本能力 9. 6. 4 完美订单 9. 6. 5 附加值服务 9. 7 国际物流 9. 7. 1 海运 9. 7. 2 空运 9. 7. 3 国际货运代理 9. 7. 4 报检与报关 附录 国内知名公司物流个案 案例1 环众物流谘询顾问& 软体开发公司的第四方物流服务 案例2 顶通物流公司的现代物流技术 案例3 达芙妮公司上海物流中心 案例4 华联超市的物流配送管理 案例5 广东宝供的物流信息系统 案例6 海尔公司的物流系统 案例7 中国外运集团公司的客户服务战略 案例8 东莞时捷物流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 课程资源
《物流技术与实务(第二版)》配套建设有“物流技术与实务(第二版)”数字课程,数字课程内容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包括授课教案、演示文稿、试题库和参考资料等板块。
数字课程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内容提供者 |
---|---|---|---|
“物流技术与实务(第二版)”数字课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 2010年7月 | 蓝仁昌、宋威 |
教材特色
《物流技术与实务(第二版)》吸收了同行和老师们提出的意见,还对书中内容做了处理。例如,对于每章节的“学习目标”模组进行更改,以罗列要点的方式说明该章学习的目标。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增补,比如在第一章配送中心类型划分部分,对各种类型的物流中心增加了介绍,另外加入了图片和表格;第二章介绍各种货架方案特性比较时,插入了各种货架的图片;第三章介绍播种式拣货和摘取式拣货时改用表格的方式来表达。
作者简介
蓝仁昌:男,1956年8月生,硕士学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物流、行销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