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2008》北京大学联泰供应链系统研究与发展中心在对我国学术界供应链管理研究情况的调研基础上,对我国2007年供应链管理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中国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2008》通过对文献中供应链研究热点内容的梳理,综述了11个研究主题,涉及供应链管理的多个交叉学科的内容,如运营管理、行销科学、信息系统等。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2008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页数:232页
- 开本:16
- 品牌:科学出版社
- 作者:李东 郑晓娜
- 出版日期:2009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030243324
内容简介
《中国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2008》能够为我国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学者、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和管理专业的高校师生提供研究参考,并希望能够激发广大研究者的兴趣,将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图书目录
序言
第1章 供应链研究文献的整理归类
一、对供应链研究内容的分类
二、对期刊的选择
三、研究主题及文献的选择整理
第2章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与牛鞭效应
一、综述
二、供应链中供应的不确定性研究
三、供应链中需求的不确定性研究
四、供应链运作的不确定性研究
五、牛鞭效应
六、本章小结
第3章 供应链战略设计与一体化整合
一、综述
二、供应链网路设计和网路最佳化
三、供应链战略设计中的决策问题
四、供应链一体化与供应链渠道设计
五、其他供应链战略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4章 供应链计画与排程
一、综述
二、供应链计画与排程的研究内容分类
三、供应链计画的模型构建
(一)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二)动态规划
(三)非线性规划
(四)存贮论(成本最优)
(五)博弈(对策)论
(六)随机制论
(七)排队理论
(八)系统,控制理论
(九)灰色系统理论
四、供应链计画的算法设计
(一)动态规划算法
(二)遗传算法
(三)蚁群算法
(四)分散式协商机制算法
五、供应链计画的概念框架
(一)概念分类
(二)功能设计
(三)价值链分析
(四)环节,成因分析
六、本章小结
(一)基于决策目标的分类
(二)基于研究方法的分类
(三)研究内容评价
(四)研究方向展望
第5章 供应链契约
一、综述
二、供应链契约的基本模型
三、批发价格契约
四、数量折扣契约
五、回购契约
六、收益共享契约
七、奖励与惩罚契约
八、数量柔性契约
九、期权契约
十、其他契约种类
(一)促销努力
(二)生产能力
(三)运输成本
(四)质量管理
第6章 供应链信息共享
一、综述
(一)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价值研究
(二)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模式和实现机制研究
二、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价值研究
(一)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内容及其价值
(二)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
三、信息共享的实现技术与机制研究
(一)信息共享的技术实现
(二)信息共享的实现机制
四、本章小结
(一)对複杂供应链结构下的信息共享的研究
(二)对信息共享问题的案例和实证研究
第7章 供应链伙伴关係管理
一、综述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机制与模式研究
(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信息不对称分析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的合作阻力研究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的谈判机制
(四)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的信任机制
(五)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利益分配与费用分担模式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选择和评价研究
(一)基于数学模型的演绎推理
(二)神经网路模型
(三)计算机模拟仿真
(四)其他方法
四、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预警及最佳化
五、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行业研究
六、本章小结
第8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
一、综述
(一)风险
(二)风险管理
(三)供应链风险与供应链风险管理
二、关于供应链风险基础概念的研究
三、关于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四、关于风险估计与评价
五、关于风险决策过程
六、关于风险管理过程
七、本章小结
第9章 信息技术与供应链
一、综述
二、供应链管理中的新技术
三、供应链信息安全
四、虚拟供应链、敏捷供应链的设计实现
五、DSS与BI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套用
六、信息技术与供应链质量管理
七、本章小结
第10章 物流管理
一、综述
二、套用层面的物流管理研究
(一)订购与生产
(二)运输配送
(三)库存控制与管理
(四)物流最佳化与服务
三、理论层面的物流管理研究
(一)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物流管理的套用
(二)模糊理论在物流管理中的套用
(三)遗传算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套用
四、本章小结
第11章 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
一、综述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内容及方法概述
(一)现行企业绩效评价的特点
(二)现有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三)现有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概述
三、供应链绩效研究课题
(一)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方法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四)针对供应链具体环节的模型研究
四、本章小结
(一)现有研究分类
(二)可能的研究方向
第12章 绿色供应链和逆向物流
一、综述
二、绿色供应链
三、逆向物流
(一)商业退货逆向物流
(二)产品寿命终结的逆向物流
(三)包装物回收逆向物流
(四)维修再製造逆向物流
(五)企业内部的逆向物流
四、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回顾
(一)理论研究
(二)实证研究
五、文献回顾
(一)理论研究
(二)实证研究
六、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简析
(一)绿色供应链
(二)逆向物流
七、本章小结
第1章 供应链研究文献的整理归类
一、对供应链研究内容的分类
二、对期刊的选择
三、研究主题及文献的选择整理
第2章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与牛鞭效应
一、综述
二、供应链中供应的不确定性研究
三、供应链中需求的不确定性研究
四、供应链运作的不确定性研究
五、牛鞭效应
六、本章小结
第3章 供应链战略设计与一体化整合
一、综述
二、供应链网路设计和网路最佳化
三、供应链战略设计中的决策问题
四、供应链一体化与供应链渠道设计
五、其他供应链战略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4章 供应链计画与排程
一、综述
二、供应链计画与排程的研究内容分类
三、供应链计画的模型构建
(一)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二)动态规划
(三)非线性规划
(四)存贮论(成本最优)
(五)博弈(对策)论
(六)随机制论
(七)排队理论
(八)系统,控制理论
(九)灰色系统理论
四、供应链计画的算法设计
(一)动态规划算法
(二)遗传算法
(三)蚁群算法
(四)分散式协商机制算法
五、供应链计画的概念框架
(一)概念分类
(二)功能设计
(三)价值链分析
(四)环节,成因分析
六、本章小结
(一)基于决策目标的分类
(二)基于研究方法的分类
(三)研究内容评价
(四)研究方向展望
第5章 供应链契约
一、综述
二、供应链契约的基本模型
三、批发价格契约
四、数量折扣契约
五、回购契约
六、收益共享契约
七、奖励与惩罚契约
八、数量柔性契约
九、期权契约
十、其他契约种类
(一)促销努力
(二)生产能力
(三)运输成本
(四)质量管理
第6章 供应链信息共享
一、综述
(一)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价值研究
(二)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模式和实现机制研究
二、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价值研究
(一)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内容及其价值
(二)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作用
三、信息共享的实现技术与机制研究
(一)信息共享的技术实现
(二)信息共享的实现机制
四、本章小结
(一)对複杂供应链结构下的信息共享的研究
(二)对信息共享问题的案例和实证研究
第7章 供应链伙伴关係管理
一、综述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机制与模式研究
(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信息不对称分析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的合作阻力研究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的谈判机制
(四)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的信任机制
(五)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利益分配与费用分担模式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选择和评价研究
(一)基于数学模型的演绎推理
(二)神经网路模型
(三)计算机模拟仿真
(四)其他方法
四、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预警及最佳化
五、供应链合作伙伴关係行业研究
六、本章小结
第8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
一、综述
(一)风险
(二)风险管理
(三)供应链风险与供应链风险管理
二、关于供应链风险基础概念的研究
三、关于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四、关于风险估计与评价
五、关于风险决策过程
六、关于风险管理过程
七、本章小结
第9章 信息技术与供应链
一、综述
二、供应链管理中的新技术
三、供应链信息安全
四、虚拟供应链、敏捷供应链的设计实现
五、DSS与BI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套用
六、信息技术与供应链质量管理
七、本章小结
第10章 物流管理
一、综述
二、套用层面的物流管理研究
(一)订购与生产
(二)运输配送
(三)库存控制与管理
(四)物流最佳化与服务
三、理论层面的物流管理研究
(一)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物流管理的套用
(二)模糊理论在物流管理中的套用
(三)遗传算法在物流管理中的套用
四、本章小结
第11章 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
一、综述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内容及方法概述
(一)现行企业绩效评价的特点
(二)现有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
(三)现有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概述
三、供应链绩效研究课题
(一)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方法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四)针对供应链具体环节的模型研究
四、本章小结
(一)现有研究分类
(二)可能的研究方向
第12章 绿色供应链和逆向物流
一、综述
二、绿色供应链
三、逆向物流
(一)商业退货逆向物流
(二)产品寿命终结的逆向物流
(三)包装物回收逆向物流
(四)维修再製造逆向物流
(五)企业内部的逆向物流
四、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回顾
(一)理论研究
(二)实证研究
五、文献回顾
(一)理论研究
(二)实证研究
六、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简析
(一)绿色供应链
(二)逆向物流
七、本章小结
序言
北京大学联泰供应链系统研究与发展中心(简称“北大联泰中心”)在2006年曾经出版过《中国供应链理论研究白皮书》,对我国学术界的供应链管理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本书是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2007年供应链管理研究状况的调研总结。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我国的供应链研究学者们在学术上加强了与国外理论界的交流和学习,同时通过对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的调研和了解,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个百花齐放的大好学术局面已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专门的团队能够对这些成果加以分析和总结,将我国学术界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得到该学术领域研究情况的整体框架,无疑对我国的供应链学术界是一个十分有益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供应链管理理论起源于国外,国外企业在实际套用方面的许多成果也比我国企业领先,因此,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在国外,大学研究所和供应链联盟等非营利组织在研究成果的交流方面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做法,他们很注意学术界内部、学术界和实践界之间以及国际学者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通过定期召开学会、学术研讨会、在网际网路上通过虚拟团队开展有关专业问题的讨论等形式,改变过去那种学究式的科学研究方式,代之以知识的共享和互动,以激发知识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产生更好的创意,从而带来更多的产出。在此方面,我们应当更好地向国外学术界学习。
北大联泰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进中国的供应链研究和套用的发展。在几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心一直投入力量,对于我国企业供应链理论套用的情况进行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多次到全国各地企业进行供应链案例调研,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供应链的研究论文。中心的研究成果在我国企业套用供应链理论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全国供应链研究和套用领域的关注。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我国的供应链研究学者们在学术上加强了与国外理论界的交流和学习,同时通过对企业实际运作情况的调研和了解,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个百花齐放的大好学术局面已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专门的团队能够对这些成果加以分析和总结,将我国学术界丰富多彩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得到该学术领域研究情况的整体框架,无疑对我国的供应链学术界是一个十分有益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供应链管理理论起源于国外,国外企业在实际套用方面的许多成果也比我国企业领先,因此,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在国外,大学研究所和供应链联盟等非营利组织在研究成果的交流方面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做法,他们很注意学术界内部、学术界和实践界之间以及国际学者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通过定期召开学会、学术研讨会、在网际网路上通过虚拟团队开展有关专业问题的讨论等形式,改变过去那种学究式的科学研究方式,代之以知识的共享和互动,以激发知识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产生更好的创意,从而带来更多的产出。在此方面,我们应当更好地向国外学术界学习。
北大联泰中心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进中国的供应链研究和套用的发展。在几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心一直投入力量,对于我国企业供应链理论套用的情况进行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多次到全国各地企业进行供应链案例调研,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供应链的研究论文。中心的研究成果在我国企业套用供应链理论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引起了全国供应链研究和套用领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