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旋迴分级对比

(2020-07-08 20:06:34) 百科综合
旋迴分级对比

旋迴分级对比

旋迴分级对比是指“ 旋迴对比、分级控制” 的地层对比技术方法。即在标準层控制下的单层对比方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旋迴分级对比
  • 外文名:Cycle grading comparison
  • 内容:旋迴对比、分级控制
  • 学科:石油工程
  • 分类:单井沉积旋迴、河流相等
  • 目的:地层对比

层组划分的步骤

层组划分和对比一般由三个步骤组成:
第一, 从取心井出发, 进行单井沉积旋迴分析;
第二, 通过全油田範围内的反覆对比, 修改并统一各井旋迴初步划分;
第三, 根据储层及油藏开发地质特徵进行适当的调整, 给出开发层组的统一划分和对比结果。

单井沉积旋迴划分

首先对取心井进行沉积微相分析,再进行沉积旋迴划分。然后通过“ 岩电关係” 分析建立沉积旋迴的测井曲线识别特徵, 再对非取心井按测井曲线特徵划分沉积旋迴。
沉积旋迴划分从大而小逐级进行, 在上一级旋迴划分的基础上研究次一级旋迴的划分。一级旋迴一般在勘探阶段建立, 油田开发中储层划分主要为二、三、四级旋迴。
(1) 二级旋迴划分。以一级旋迴中不同沉积相带的转变, 作为二级旋迴的界线。如湖盆水退体系域中, 从深湖( 湖底扇) —浅湖( 三角洲) —沖积平原( 河流) —沖积扇环境的连续沉积, 可以分别划分为4 个二级旋迴。如果同一沉积相带厚度较大, 则可以沉积条件转变或明显的沉积事件, 作为划分三级旋迴的界线。例如胜利油区馆陶组上段连续发育一套巨厚河流相砂岩储层, 则可以河流的类型、规模、厚度等的变化, 作为二级旋迴的界线。从油田生产考虑, 二级旋迴厚度一般在50 m 左右。二级旋迴一般有标準层控制, 在一个构造带内可以追蹤、对比。
(2) 三级旋迴划分。断陷湖盆中一般是以局部湖侵事件划分三级旋迴, 湖侵泥岩底部为界线, 即为湖侵开始期。如三角洲沉积, 每一个三角洲朵叶体, 因局部湖侵而前移的沉积。对于河流沉积, 则以一次洪泛事件、或较长的洪泛间歇期作为三级旋迴界线, 一般将砂层的底部作为洪泛事件开始处; 或者根据河流规模、能量等周期性变化, 古土壤成熟度演化的周期性作为三级旋迴划分的依据。
(3) 四级旋迴划分。四级旋迴则是对单砂体的划分。如三角洲前缘的河口砂坝或分流河道砂坝可能是由若干粒度向上变粗或变细的砂层组成, 河流每一次废弃、改道形成的砂体也是由若干粒度变细的砂层组成。
(4) 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单井旋迴分析。上述取心井进行的沉积旋迴划分应当是油田规模储层层系划分的模式, 需要通过“ 岩电关係” 研究及测井相分析, 才能利用测井曲线对非取心井进行单井旋迴划分。
目前, 在测井曲线上识别和划分各级沉积旋迴和测井相, 一般是根据曲线形态特徵反映的岩性组合特徵分析旋迴性。选择代表性测井曲线, 掌握其对沉积旋迴的回响, 是岩电关係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旋迴对比实现统一划分

在单井旋迴分析基础上, 通过油田範围的对比, 调整单井旋迴划分, 实现全油田的统一。这是一个多次反覆的过程, 直到实现全油田各级旋迴的统一合理划分和等时对比。
(1) 建立标準剖面和骨架网。断陷盆地储层的岩性、厚度变化大。一个油田往往跨越不同断块和不同沉积相带, 因此, 根据不同沉积类型, 分区建立标準剖面。这些标準剖面均匀地分布于油田各个部位, 构成了储层层组划分和对比的骨架网。通过反覆对比, 合理调整层组界线, 作为控制全油田对比的标準。
(2) 确定标準层。储层对比的準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有标誌明显而分布稳定的标準层。在陆相盆地中, 湖侵泥岩、油页岩、碳酸盐岩、化石层、古土壤层等可作为标準层。标準层在测井曲线上具有明显回响特徵, 根据标準层的稳定性及其分布範围可以分为两级: 一级标準层为控制构造带範围内的时间地层单元; 二级标準层为局部构造的对比标誌, 或称为辅助标準层。
各级标準层分布的稳定性用稳定率表示:
旋迴分级对比

河流相储层的对比

河流相储层非常複杂, 又缺少标準层, 对比难度很大, 胜利油区总结出3 种方法。
(1) 利用古土壤成熟度进行旋迴划分和对比。古土壤是一次河流沉积旋迴后期的产物, 在下一次洪水来临之前已沉积的河流沉积物受到风化作用, 若风化时间长则古土壤成熟度高、越容易识别。识别古土壤层可以划分不同等级的沉积旋迴。利用古土壤成熟度进行河流相储层划分对比受到一定的制约。识别古土壤成熟度和划分演化期, 必须依靠岩心资料才能进行, 而在测井曲线上很难识别。
(2) 切片对比。就是把两个古土壤层间的河流相沉积, 按总厚度变化趋势任意性地等分或不等分地切成若干个层片, 切片界线就是对比的等时界线。由于河道随机地频繁摇摆改道, 使得河流砂体在泛滥沉积中随机出现, 任何一个等时单元在侧向上总是出现河道砂体与泛滥沉积的互动相变, 切片对比法是简单的套用沉积补偿原理, 以任何一个基本平行标準层而遵循区域厚度变化趋势的层段切片, 取其界面作为等时线控制对比。切片层段要有一定厚度, 必须包含若干个单河道沉积, 可以消除砂、泥岩差异压实带来的对比误差。
(3) 等高程对比。河道内的全层序沉积其厚度反映古河流的满岸深度, 其顶界反映满岸时的泛滥面, 同一河流内河道的沉积物其顶面应是等时面。即同一河道沉积, 其顶面距标準层( 或某一等时面) 应有基本相等的“ 高程”。相反, 不同时期的河道砂体, 其顶面高程应不相同。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