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是央视《百家讲坛》于2010年12月24日推出的系列讲座。主讲人为韩田鹿。“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百家讲坛《三言二拍》
- 集数:11
- 首播时间:2010-12-24
- 首播频道: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内容简介
百家讲坛2010年12月24日播出《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着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濛初。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彙辑和新着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誌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同时也标誌着王阳明心学理论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在“三言”的影响下,凌濛初编着了《初刻拍案惊奇》(刊于1628年)和《二刻拍案惊奇》(刊于1632年)各40卷,人称“二拍”。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8岁补廪膳生,后科场一直不利。55岁时,以优贡授上海县丞,后擢徐州通判并分署房村。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部进逼徐州,忧愤而死。他一生着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卷帙浩繁,观览难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三言中每一章都讲了一个道理,但有的章节秽语甚多,而有的则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比如《醒世恆言》中有一章《卖油郎独占花魁》讲了油郎秦重寻父、花魁娘子寻夫从良过程中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的美好故事。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複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讚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如《施润泽滩阙遇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在这些作品里,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得到尊重,所宣扬的道德标準、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悖的。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识的体现。“三言”中的优秀作品,既重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和细节丰富,又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性格。它的刊行,推动了短篇小说的发展和繁荣,标誌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
“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写商人泛海经商事,可以看出明末商人们追求钱财的强烈欲望。《乌将军一饭必酬》、《叠居奇程客得助》等重视商业描写,在以往的短篇小说中非常罕见。有些作品提出在爱情婚姻生活中要求男女平等的观点。如《李将军错认舅》,描写了刘翠翠和金定忠贞不渝的爱情。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弃“门当户对”的习俗陈规而和金定结合,后翠翠被李将军虏去作妾,金定又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翠翠。但迫于将军权势,不得以夫妻相认,最后以双双殉情来表示他们之间的至死不渝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奉劝世人行好事,到头原是自周全”的劝谕思想是贯穿“二拍”始终的精髓,如卷十五《韩侍郎婢作夫人》的开头中说的一妇人因受商人帮助救出了丈夫,在她去答谢商人的一剎那,商人卧室的房墙倒了,要不是因妇人来答谢的时间巧合,恐怕商人就一命呜呼了,这种行好就有好报的教谕“二拍”中描写的很到位。“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它比“三言”差得多。
分集剧情
第1集 奇书出世
说起来,“三言”“二拍”只是明朝末年的一部通俗流行小说集锦,然而历经几百年之后,它竟然成为了一部跨越古今的经典着作,堪称一部奇书。比如我们熟悉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等等,都是出自这部奇书。这部奇书有两奇,第一奇是内容奇,“三言”“二拍”通过二百篇短篇小说,展现了一幅宋、元、明时期的市井生活长卷,堪称文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第二其是作者奇,“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和凌濛初,原本是两个失意文人,他们不经意间的一个机缘,就创造了一部传世奇书。 在鱼龙混杂的白话小说创作中,冯梦龙和凌濛初,这两位文人凌空出世,引领了通俗小说创作之风骚。那幺为什幺那幺多人写,只有冯梦龙和凌濛初两人写出了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呢?他们究竟具有怎样的传奇之处呢?
第2集 财富与命运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着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三言”“二拍”,是产生在晚明时期的作品,而晚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特徵就是,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对于财富的观念,较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关于财富的话题,是“三言”“二拍”谈得最多,也是谈得最有意思的,一个内容。这里有一夜暴富的大喜,也有瞬间致贫的大悲,更有发财之道的细緻总结,那幺发财致富是命中注定还是另有玄机呢?
第3集 家产与兄弟
家产与兄弟 在中国人的理想中,一个完善的家庭关係,除了“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外,就是“兄友弟恭”了。“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凌濛初,是非常富有道德心的人,他们自觉地以自己的作品,作为敦伦促教的工具,所以在“三言二拍”之中,就有非常多的描述兄弟之间,美好感情的故事,来劝勉世人,也写到了很多兄弟纷争的故事,希望人们以此为惩戒,从中吸取教训。那幺兄弟之情在古人眼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美好感情呢?当兄弟之间发生矛盾时,古人又是如何维繫兄弟之情的呢?
第4集 断案与解谜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别刊于天启元年(1621)前后、天启四年(1624)、七年(1627)。在“三言”“二拍”中,公案类的作品很多,比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包龙图智赚契约文》,等等。这并不奇怪,因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对平淡,而凡是需要闹到官府上解决的,一般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常事。所以“三言”“二拍”,作为古代的通俗文艺作品,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题材。以今天的视野看,人们往往觉得,古代公案题材的小说,就和现代的侦探小说是一样的,与此对应的,他们会把公案作品中的,包公、狄仁杰、海瑞,等同于西方侦探小说中的,福尔摩斯。这其实是一个很深的误解,那幺这个误解的焦点在哪里呢?
第5集 皇帝与无赖
中国人有着深厚的历史情怀,皇帝的话题更是人们街谈巷议的主角。在“三言”“二拍中,就写到了两个开国皇帝的传奇,一个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另外一个是,后周太祖郭威。宋太祖赵匡胤被描写得冒冒失失,喜欢闯祸,周太祖郭威更是被写成了无赖。在“三言”“二拍”中,虽然皇帝可以被写成活生生的普通人,但是这里也有对他们的神化,比如赵匡胤和郭威,都有非凡的来历和神异的出身。那幺皇帝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究竟是普通人,还是超凡脱俗之人呢?“三言” “二拍”中对赵匡胤和郭威,当皇帝之前行径的描写,究竟有没有历史根据呢?
继续看6-10集
选集
图书目录
01 奇书出世
02 财富与命运
03 家产与兄弟
04 断案与解谜
05 皇帝与无赖
06 市民与精英
07 智者的叮咛
08 成功与负心
09 理性与激情
10 爱情与金钱
11 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