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路由与交换技术精要与实践

(2020-05-19 05:14:28) 百科综合
路由与交换技术精要与实践

路由与交换技术精要与实践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网路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对计算机网路技术感性趣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自学者的参考书。

基本信息

路由与交换技术精要与实践
丛书名 :思科系列丛书
作 译 者:蒋建峰,刘源
出版时间:2017-01
千 字 数:482
版 次:01-01
页 数:344
开 本:16开
I S B N :9787121304125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特点和要求,全面介绍了路由与交换的精要技术和实践技能,根据改版更新后的思科网路技术CCNA RS版本及CCNA认证考试要求,合理安排教学与实验内容。全书共10章,第1章主要介绍思科路由器的概念、特点、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第2章介绍路由的概念以及静态路由的基本配置;第3章主要介绍RIP协定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数据包的格式以及RIP协定的相关配置;第4章介绍EIGRP协定的工作原理与配置以及相关专业术语;第5章介绍OSPF协定的工作原理和相关配置命令;第6章详细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基本操作;第7章介绍虚拟区域网路与中继的关係、中继协商策略以及配置;第8章介绍传统VLAN间路由实现方式与三层交换原理;第9章介绍生成树协定的工作原理以及几种生成树协定的操作;第10章介绍下一代网路IPv6的特点,以及在下一代网路中运用的各种协定原理与配置,包括RIPng、IPv6 EIGRP、OSPFv3等。

目录信息

第1章 路由器与基本配置 1
1.1 Cisco路由器 2
1.1.1 Cisco路由器介绍 2
1.1.2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2
1.1.3 路由器的访问方式 3
1.2 Cisco路由器IOS模式 5
1.3 实训一:路由器基本配置 5
1.4 实训二:配置档案与IOS管理 16
1.4.1 配置档案管理 17
1.4.2 路由器IOS管理 19
1.5 实训三:路由器密码恢复 22
第2章 静态路由 25
2.1 IP路由基础 26
2.1.1 路由协定(Routing Protocol) 26
2.1.2 路由表(Routing Table) 26
2.1.3 度量(Metric) 28
2.1.4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29
2.1.5 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 30
2.2 直连路由与静态路由 30
2.2.1 直连路由(Connected Route) 30
2.2.2 静态路由(Static Route) 31
2.2.3 默认路由(Default Route) 32
2.3 实训一:IPv4静态路由 32
2.3.1 带下一跳地址的静态路由 33
2.3.2 带送出接口的静态路由 37
2.4 实训二:IPv4汇总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 39
2.4.1 汇总路由的配置 40
2.4.2 默认路由的配置 43
2.5 实训三:路由负载均衡与浮动静态路由 44
2.5.1 路由负载均衡 44
2.5.2 浮动静态路由 46
第3章 RIP路由协定 49
3.1 动态路由协定 50
3.2 RIPv1与RIPv2 50
3.2.1 RIPv1数据包格式 51
3.2.2 RIPv2数据包格式 52
3.3 RIP路由表更新 52
3.4 路由环路 53
3.5 实训一:RIPv1配置 53
3.5.1 RIPv1基本配置 53
3.5.2 被动接口与单播更新 60
3.5.3 默认路由 63
3.6 实训二:RIPv2配置 66
3.6.1 不连续网路路由配置 67
3.6.2 RIPv2版本配置 69
3.7 实训三:RIPv2扩展配置 72
3.7.1 RIP认证与手工汇总 72
3.7.2 水平分割与触发更新 77
第4章 EIGRP路由协定 83
4.1 EIGRP概述 84
4.1.1 EIGRP特徵 84
4.1.2 EIGRP讯息格式 84
4.1.3 EIGRP邻居发现 90
4.1.4 EIGRP路由发现和维护 91
4.2 实训一:EIGRP基本配置 92
4.3 实训二:EIGRP负载均衡 102
4.4 实训三:EIGRP认证与手工汇总 106
第5章 OSPF路由协定 111
5.1 OSPF概述 112
5.1.1 OSPF特徵 112
5.1.2 OSPF讯息格式 112
5.1.3 OSPF路由器类型 115
5.1.4 OSPF区域类型 116
5.1.5 OSPF LSA类型 116
5.1.6 OSPF工作过程 118
5.2 实训一:单区域OSPF配置 120
5.2.1 点对点链路OSPF配置 120
5.2.2 广播多路访问网路OSPF配置 126
5.3 实训二:OSPF扩展配置 130
5.3.1 OSPF区域认证 131
5.3.2 OSPF接口认证 135
5.4 实训三:多区域OSPF配置 139
5.4.1 多区域OSPF基本配置 139
5.4.2 OSPF STUB区域配置 145
5.4.3 OSPF NSSA区域配置 150
5.4.4 OSPF虚链路配置 154
第6章 交换机基本概念和配置 159
6.1 Cisco交换机概述 160
6.1.1 交换机工作原理 160
6.1.2 交换机安全 163
6.1.3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 164
6.2 实训一:交换机基本配置 165
6.3 实训二:交换机密码恢复 173
6.4 实训三:配置档案与IOS管理 176
6.4.1 配置命令档案的管理 177
6.4.2 交换机IOS档案管理 179
6.5 实训四:交换机连线埠安全配置 182
第7章 虚拟区域网路 191
7.1 虚拟区域网路(VLAN) 192
7.1.1 VLAN概念及其优点 192
7.1.2 VLAN的类型 194
7.2 VLAN Trunk 195
7.2.1 VLAN的帧结构 196
7.2.2 Trunk的封装和Native VLAN 197
7.3 DTP协定 198
7.3.1 DTP协定简介 199
7.3.2 DTP连线埠协商模式 199
7.4 EtherChannel 200
7.4.1 PAgP协定 201
7.4.2 LACP协定 202
7.4.3 EtherChannel设计原则 202
7.5 实训一:VLAN基本配置 203
7.6 实训二:VLAN Trunk配置 212
7.7 实训三:动态Trunk配置 219
7.8 实训四:EtherChannel配置 223
第8章 VLAN间路由 233
8.1 VLAN间路由的概念 234
8.2 VLAN间路由的分类 234
8.2.1 传统VLAN间路由 235
8.2.2 单臂路由器VLAN间路由 235
8.2.3 多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 236
8.3 三层交换 237
8.3.1 基于SVI的VLAN间路由 237
8.3.2 基于路由接口的VLAN间路由 239
8.4 实训一:传统VLAN间路由 240
8.5 实训二:单臂路由器VLAN间路由 243
8.6 实训三:SVI的VLAN间路由 248
8.7 实训四:路由接口的VLAN间路由 252
第9章 生成树协定 255
9.1 STP概述 256
9.1.1 二层环路问题 256
9.1.2 生成树算法 260
9.1.3 STP的选举过程 264
9.2 RSTP 267
9.2.1 RSTP连线埠角色 267
9.2.2 RSTP的优点 269
9.3 PVST+ 271
9.3.1 PVST+协定的概念 271
9.3.2 PVST+协定的优缺点 272
9.4 MSTP 274
9.4.1 MSTP的融合性 275
9.4.2 MSTP的区域 276
9.5 实训一:STP与PVST+配置 276
9.5.1 单VLAN PVST+基础配置及验证 277
9.5.2 多VLAN PVST配置及验证 279
9.5.3 根网桥的控制 282
9.5.4 指定连线埠的控制 284
9.6 实训二:Rapid-PVST+配置 285
9.7 实训三:Cisco STP高级特性 289
9.7.1 PortFast和BPDU防护 289
9.7.2 UplinkFast 291
9.7.3 BackboneFast 292
9.8 实训四:MSTP配置 293
第10章 IPv6路由协定 299
10.1 IPv6协定 300
10.1.1 IPv6的优势 300
10.1.2 IPv6讯息格式 300
10.2 RIPng路由协定 301
10.2.1 RIPng概述 301
10.2.2 RIPng讯息格式 302
10.3 IPv6 EIGRP路由协定 303
10.4 OSPFv3路由协定 303
10.4.1 OSPFv3概述 303
10.4.2 OSPFv3讯息格式 303
10.5 实训一:IPv6网路静态路由 305
10.6 实训二:IPv6汇总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 309
10.7 实训三:RIPng配置 312
10.8 实训四:IPv6 EIGRP配置 317
10.9 实训五:OSPFv3配置 324
10.9.1 OSPFv3单区域配置 324
10.9.2 OSPFv3多区域配置 329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