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课改教材·荆州古城文化精选

(2020-03-20 07:38:16) 百科综合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课改教材·荆州古城文化精选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课改教材·荆州古城文化精选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课改教材?荆州古城文化精选》以荆州古城的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梳理筛选,精心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能映射出古城历史风貌的人物事件、名胜古蹟、民俗风情、名人逸事、出土文物等,以期使读者通过阅读,在了解和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深深体会到古城荆州的无限魅力。荆州占城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基本介绍

  • 书名: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课改教材
  • ISBN:9787030210685
  • 页数:250页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2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 丛书名: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课改教材
  • 尺寸:20.6 x 14.4 x 2 cm

序言

荆州古城历史悠久,遐迩闻名,相传为“刘备借荆州”时关羽所筑,其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实。随着历史的变迁,荆州古城已成为荆州的一个品牌形象,一种文化精神,一项旅游资源。作为荆州人或来荆州观光游览的客人,都需要了解荆州古城的历史渊源、人物事件、名胜古蹟、风俗人情、人文精神等,以便弘扬荆州文化,宣传荆州形象,打造荆州品牌,促进荆州发展。编写此书的目的:一是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学生选修课程提供参考书;二是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为游客参观古城提供嚮导。
本书有以下特点:
其一,各章以小标题的形式设定内容,其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
其二,各章精选的材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充分展示荆州古城的文化风采。
其三,全书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浓缩了荆州古城文化的精髓,期望达到一本《精选》在手,古城文化全知的效果。
本书由简尚高设计整体目录,担任主编;曹章新、傅克斌协助统稿,担任副主编;第一章“荆州古城文化概述”由曹章新执笔;第二章“楚国与荆州古城”由王小兵执笔;第三章“三国与荆州古城”由简尚高执笔;第四章“荆州古城名胜古蹟”由傅克斌执笔;第五章“荆州古城民俗风情”由刘丽娟执笔;第六章“荆州古城历史名人”和第七章“荆州古城出土文物”由胡方萍执笔。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相关的着述,援引了某些资料,恕未一一标示,在此一併致谢。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同仁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12月

文化概述

一、悠久的历史名城/002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005
三、丰富的文物资源/008

楚国与荆州古城

一、楚国的历史概况/012
二、楚国首都纪南城/015
三、楚国传说故事/019

三国与荆州古城

一、荆州与三国的历史渊源/061
二、荆州三国传说故事/077

荆州古城名胜古蹟

一、千载悠悠的古城墙/100
二、远古闻名的纪南城/107
三、矫若游龙的八岭山/111
四、中外驰名的关帝庙/116
五、翰墨飘香的文庙/118
六、传说动人的铁女寺/119
七、古朴典雅的章华寺/120
八、如诗若画的玄妙观/123
九、肃穆庄严的开元观/125
十、雄伟壮丽的太晖观/127
十一、神奇无比的万寿宝塔/129
十二、练兵习武的拍马山/131
十三、阅兵出征的点将台/133
十四、神妙莫测的一担土/134
十五、数度迁徙的郢城/136
十六、几经变迁的江渎宫/137
十七、讲学传道的绛帐台/139
十八、规模宏大的居正墓/140
十九、格局完整的熊家冢/141
二十、珠联璧合的碑苑/142

荆州古城民俗风情

一、巫道古风巧剪纸/145
二、龙凤呈祥话图腾/149
三、神灵崇拜遍荆楚/153
四、热闹非凡赛龙舟/158
五、正月五月逛庙会/163
六、民间杂耍闹春节/164
七、欢天喜地结连理/166
八、哭天抢地升天宇/168
九、热情奔放唱民歌/171
十、神韵曼妙细腰舞/179
十一、千丝万缕绣织锦/181
十二、花样繁多吃早餐/182
十三、色香味全品美食/184
十四、荆楚习俗说禁忌/191

荆州古城历史名人

一、楚国宰相孙叔敖/193
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198
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04
四、辞赋鼻祖宋玉/213
五、忠义仁勇的化身关羽/216
六、南北朝画家宗炳/222
七、唐朝“一门三相”三岑/225
八、明朝改革家宰相张居正/227

荆州古城出土文物

一、战国早期的矛和剑/237
二、西汉古尸/239
三、虎座鸟架鼓/241
四、战国连发弩机/242
五、织造考究的丝绸/243
六、随州曾侯乙编钟/244

其他

参考文献
附录 荆州博物馆概况/249

文摘

叔嫂之祸
公元前676年,在位13年的楚文王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楚文王的夫人妫(gui)氏,生二子,长子熊艰,次子熊额(yun)。熊额的才智胜过熊艰,为妫夫人所爱,楚国人也都很佩服他。新继位的熊艰,心里很忌妒熊颓,总想找个理由杀掉他,以绝后患,但左右多有为熊颓周旋的,因而不能得逞。熊艰懒于政事,沉溺于游玩打猎,在位三年,无所作为,很多人都不喜欢他。熊艰欲杀熊颓,熊颓逃至随,并借随人之力杀死熊艰,并告诉妫夫人,说他是病死的。妫夫人虽然心疑,但不想弄明白此事,便使诸大夫拥立熊颓为君,就是楚成王。
楚成王即位时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便以叔父子元为令尹,主持政事。素称“桃花夫人”的妫夫人,虽然年过三十,但姿色不减当年。子元对这位天下绝色的嫂嫂逐渐产生了非分的念头,想与她私通,却又害怕正直无私、才智过人的大夫斗伯比,所以不敢放肆。后来,斗伯比一死,子元就肆无忌惮地常以言语挑逗妫夫人。妫夫人对他冷若冰霜。过了几年,子元企图撩拨妫夫人寡居孤独的苦闷,就在她的宫室旁边盖了一座豪华的新殿,常命乐伎,在此奏乐,跳万舞,热闹非常。一天,妫夫人问侍女:“宫外乐舞之声从何处而来?”侍女说:“是从令尹的新殿中传来的。”妫夫人叹息说:“先君以万舞演习备战,征服诸侯,来楚朝贡的人络绎不绝。今楚兵不至中原已十年了,令尹不以为耻,还沉溺于乐舞之中。”这些话传到子元的耳朵里,子元只好说:“妇人尚不忘中原,我反而忘了;我不打郑国,非丈夫!”他打算通过战争的胜利来博取妫夫人的欢心,就亲自挂帅,发兵车六百辆,浩浩蕩蕩杀奔郑国而去。
郑文公听说楚兵杀来,急忙召集百官商议。大臣叔詹说:“依我之见,楚兵不久自退。”郑文公说:“令尹亲自挂帅,岂肯轻易退兵?”叔詹说:“楚国用兵,从来没有用六百乘兵车。子元是想打个胜仗,向妫夫人献媚。既然急于求胜,就必定怕败。若楚兵来了,我自有计退它。”正在商议,忽有士兵报告:“楚军已进桔秩(die)关,将至逵市。”叔詹说:“不要怕!”于是,安排甲士埋伏于城内,大开城门,街市百姓来往如常,并无惊慌之状。子元率兵来到离城五里的地方,见城中如此,心中疑惑,就扎住营寨,亲自登高了望郑城。见城内旌旗整肃,甲士林立,看了一会儿,叹息说:“郑国有三位贤臣,其谋不可测!万一失利,有何面目见妫夫人?待探听虚实,方可以攻城。”次日,有来人报告:“听说齐侯同宋、鲁诸侯,亲率大军,前来救郑。”子元一听大惊,便对诸位将领说:“齐、宋、鲁大军若截我去路,我腹背受敌,必定损兵折将。我们已打到郑国的逵市,可算是全胜了。”就暗传号令,人衔枚,马摘铃,连夜拔寨潜遁。大军走出郑国国界后,就鸣钟击鼓,唱凯歌而还。还先派人去报告妫夫人说:“令尹全胜而回。”妫夫人对熊额说:“令尹若是歼敌成功,就该表彰。”后来,熊颓查明子元是不战而还,并无战功,不仅没有表彰,而且十分不满。
子元见此情况,内心不安,遂起谋反篡位之心。凑巧妫夫人有小病,子元假称问安,到宫中住了三昼夜不肯出宫门。大夫斗廉知道后闯人宫中,见子元正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就厉声说:“此地是你梳妆之地?令尹应迅速退出。”子元说:“此地是我家宫室,与你何乾?”斗廉说:“王侯之贵,弟兄不得通属。今妫夫人在此,男女别嫌,你令尹不知此理?”子元大怒说:“楚国政权在我手中,你敢多言。”命令左右将斗廉捆绑在屋檐下,不放出宫。妫夫人暗中派人向斗伯比的儿子斗谷于菟告急,要他进宫平定变乱。斗谷于菟密奏楚成王后,约斗梧、斗御疆、斗班等将领,半夜率甲兵杀入王宫。子元从梦中惊醒,拿着宝剑準备外逃,恰好碰上斗班提剑而来。斗班大喝一声:“乱臣贼子休走。”二人立即打了起来。没战几个回合,斗梧、斗御疆一齐赶到,子元料不能取胜,夺门想逃,被斗班一剑砍掉了脑袋。次日,楚成王命令杀绝子元家小,并在交通要道张榜公布其罪状。
商臣逼宫
楚成王有个儿子,名叫商臣,从小聪明伶俐,成王十分宠爱他,便产生了立储君的念头。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令尹子上,并说打算立商臣为太子。令尹子上听后说:“楚国之举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声,忍(残忍)人也,不可立也。”楚成王不听,仍立为太子。商臣对子上怀恨在心,后藉机诬陷子上,以致楚成王错杀子上。
商臣自从被立为太子以后,骄横、残忍的习性暴露得更加充分。特别是他长大了,听不得逆耳之言,动不动就处罚周围的人,不少宫女卫士被砍掉手脚,搞得内宫的卫士和宫女人人自危。有一天,楚成王来到后宫,正遇到商臣在打骂宫人。成王问明缘由,只不过是这个宫人把水送迟了一点,就遭商臣的打骂,楚王觉得商臣太过分了。从此以后,成王留心观察,越看越觉得商臣今后不能以仁治国,决心把商臣废掉,另立太子。成王把自己的打算跟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如何改立太子,又不至于引起内乱。他们几个人商量来,讨论去,觉得权宜之计是先把商臣扣起来,除掉他的羽翼,再改立太子。哪知隔墙有耳,这些话被一个宫人听去,告诉了商臣。商臣一听,吓得冒汗,马上去找自己的老师潘崇。潘崇开始一惊,后来镇定下来。他心想,此事还不知真伪,不能轻举妄动,必须查个明白,方能掌握主动。想到这里,他对商臣说:“宫人所言之事,尚不知确实,你只需如此这般去找你的姑母,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商臣準备了丰盛的酒菜,请姑母江芈过来吃饭。这位江芈,是成王的妹妹,生来性格开朗,缺少心眼,喜欢直来直去。她一来到太子宫中,打开话匣子就关不拢。商臣对姑母的性格了如指掌,在酒宴上按太傅潘崇的主意行事。酒菜上齐以后,商臣请姑母入席。两人席地而坐,侍女端来水给他们洗手,然后开始进餐。商臣抓起大块的肉只管自己吃,也不管姑母的耳杯里有没有酒。过了好一会,江芈见侄儿只顾自己,太没有礼貌,十分生气。她捧起双耳杯,也独自一人喝闷酒。可是,她是个肚子里放不住话的人,喝了几杯酒,更是憋不住。她放下双耳杯对商臣说:“你这个不敬长辈的东西,死到临头了还不知趣,摆什幺太子的臭架子!”
商臣一听,连忙离开几案,走到江芈面前跪下说:“姑母大人,刚才小侄跟您开个玩笑,多有得罪,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小侄给您赔罪了。不过——姑母所言小侄死到临头,不知何意?”
江芈说:“你呀,都成大人了,还这幺淘气!实话告诉你吧,你父王觉得你不成气,要废黜你,另立太子。这是你父王亲口对我说的,难道你不是死到临头吗?”商臣让江芈把话讲完后,连声赔罪,有口无心的江芈也就消气了。姑侄二人一释前嫌,对饮起来,直到半夜方休。
商臣从姑母口里套出了真实情况,天不亮就派人去把潘崇叫来商量对策,潘崇思考了片刻,试探道:“情况紧急,太子你随时都有杀身之祸。与其被人杀掉,还不如先发制人,除掉对手,不知太子有无这个胆量。”
商臣立即回答:“这有何难?胆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先生,你说怎幺办我就怎幺办。”
潘崇把大腿一拍,连声说:“有胆量!我看说动手就动手,事不宜迟,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过了一段时问,商臣用重金买通了宫廷尹,并与他订了生死约。公元前626年冬十月丁未这一天,商臣率卫队包围了王宫。他手提宝剑,穿过宫门,满脸杀气。宫里人见了,谁也不敢阻拦。商臣怕他们走漏风声,见宫人就杀,一时间宫人四处逃命。楚成王正在大殿批阅竹牍,忽然有个宫人慌慌张张跑来报告。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王,不好了,太子带兵杀进宫来了!”成王一听,感到事情不妙,正準备出门去调动军队。不料门外冲进一伙手持刀剑的士卒。为首的就是太子商臣和太傅潘崇。成王知道走不了,乾脆坐到几案前。他一边装着看竹牍,一边漫不经心地说:“先生带兵闯宫,不知有何见教?”
潘崇冷笑一声:“大王,臣不敢见教,只有一事不明,大王为何要废太子?”
成王说:“太子废立,乃朝中大事,何劳先生操心?”
潘崇说:“吾乃太子之师,无故废太子,臣等不服。”
成王不想与他争辩,就说:“先生想怎幺样呢?”
潘崇说:“太子不能废,而要马上登基。圣人云,国不能有二主,请大王立即退位!”
成王见大势已去,就对站在一旁的商臣说:“为父一生别无它好,只爱吃熊掌,望能容为父最后吃一顿熊掌吧。”
商臣正欲答话,潘崇急忙插言道:“太子,熊掌一时半时熟不了,夜长梦多,反生变故,你不能答应。”说完,转身对成王说:“大王,臣看你没有诚意,你不如自刎算了!”成王心头一震,就听得“咣当”一声响,潘崇把宝剑丢在成王面前。成王拣起宝剑,仰天长叹,随后把剑往自己脖上一横。
楚成王把剑横在脖上,并没有立即自刎。他想到自己在位46年,征战一生,使楚国的威名大振,只因为听不进大臣们的忠言直谏,过早地立了储君太子,又没有亲自管教,以致招来逼宫杀身的横祸,不觉老泪横流。他握剑的手颤抖起来,没想到宝剑掉在地上。太傅潘崇见成王不肯自刎,就催促道:“大王,您不要指望救兵了,没有人来救您!”成王见事已至此,无可奈何地拣起宝剑,自刎身亡,倒在地上。现在民间流传的“熊掌难熟”的典故,便出自这里。
楚成王自刎以后,商臣以储君的身份登上王位,称为穆王。穆王临朝以后,谎称成王暴病而亡,并讣告各诸侯国。各国诸侯接到讣告,派使臣前来弔唁,穆王请国师选择了黄道吉日,为成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由于潘崇在这次宫廷政变中立了头功,被拜为太师,掌管国事,成为穆王的决策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