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广泛的来说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路的物理合一,但就具体而言,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套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路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套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定,为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通过不同的安全协定,最终形成一套网路中兼容多种业务的运维模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三网融合
- 外文名:network convergence
- 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网际网路
- 实际上指:高层业务套用的融合
- 套用地域:智慧型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等
- 格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别名:三网合一
背景介绍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网际网路在向宽频通信网、数位电视网、下一代网际网路演进过程中,三大网路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範围趋于相同,网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併不意味着三大网路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套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套用广泛,遍及智慧型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三网融合

在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科技融合体”模型中,“三网融合”是当下科技和标準逐渐融合的一个典型表现形式。“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电信网路、有线电视网路和计算机网路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路,其中网际网路是其核心部分。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频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準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路提供的网际网路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製作、网际网路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融合层次
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路融合。
三大产业融合前竞争示意图

基础数位技术
数位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採用,使电话、数据和图像信号都可以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所有业务在网路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或“1”的比特流。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从而使得话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无论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路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并通过数字终端存储起来或以视觉、听觉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数位技术已经在电信网和计算机网中得到了全面套用,并在广播电视网中迅速发展起来。数位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採用,使话音、数据和图像信号都通过统一的数位讯号编码进行传输和交换,为各种信息的传输、交换、选路和处理奠定了基础。
宽频技术
宽频技术的主体就是光纤通信技术。网路融合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一个网路提供统一的业务。若要提供统一业务就必须要有能够支持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流媒体)业务传送的网路平台。这些业务的特点是业务需求量大、数据量大、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传输时一般都需要非常大的频宽。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讲,成本也不宜太高。这样,容量巨大且可持续发展的大容量光纤通信技术就成了传输介质的最佳选择。宽频技术特别是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传送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频宽、传输质量和低成本。作为当代通信领域的支柱技术,光通信技术正以每10年增长100倍的速度发展,具有巨大容量的光纤传输是“三网”理想的传送平台和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物理载体。 无论是电信网,还是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大容量光纤通信技术都已经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套用。
软体技术
软体技术是信息传播网路的神经系统,软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网路及其终端都能通过软体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现代通信设备已成为高度智慧型化和软体化的产品。今天的软体技术已经具备三网业务和套用融合的实现手段。
IP技术
内容数位化后,还不能直接承载在通信网路介质之上,还需要通过IP技术在内容与传送介质之间搭起一座桥樑。IP技术(特别是IPv6技术)的产生,满足了在多种物理介质与多样的套用需求之间建立简单而统一的映射需求,可以顺利地对多种业务数据、多种软硬体环境、多种通信协定进行集成、综合、统一,对网路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和管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路上实现互通。IP协定的普遍採用,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具体下层基础网路是什幺已无关紧要。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综合传送各种业务信息提供了必要的频宽和传输高质量,成为三网业务的理想平台,软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网路及其终端都通过软体变更,最终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统一的TCP/IP协定的普遍採用,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人类首次具有统一的为三大网都能接受的通信协定,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融合优点
1.信息服务将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
2.有利于极大地减少基础建设投入,并简化网路管理,降低维护成本。
3. 将使网路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路向综合性网路转变,网路性能得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4. 三网融合是业务的整合,它不仅继承了原有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而且通过网路的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路游戏等,极大地拓展了业务提供的範围。
5 、三网融合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
三网融合

电信、广播电视和网际网路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已经启动,三网融合目前套用到了教育云平台,电信、广播电视和网际网路进行三网融合,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素质教育云平台》要求,由亚教网进行研发使用的“三网合一智慧教育云”平台,将电信、广播电视和网际网路进行三网融合,在教育领域中达到资源共享。
融合规划
随着IP技术 (特别是IPv6技术)的套用越来越广泛,满足了在多种物理介质与多样的套用需求之间建立简单而统一的映射需求,可以顺利地对多种业务数据、多种软硬体环境、多种通信协定进行集成、综合、统一, 对网路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和管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路上实现互通,IP协定的普遍採用, 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加之核心交换机的业务处理能力越来越强悍,使得办公组网结构越来越简单化,基本为三层架构组网,即接入交换、核心交换、路由交换, 根据网路规划, 综合布线注意事项如下:
垂直布线
随着工艺的发展, 光纤成本越来越低, 为了今后业务的扩容需要, 建议布放多模光纤, 每层至机房布放一根24~48芯光缆。
三网融合

水平布线
考虑经济成本, 可以在每个工位处布放一根网线, 办公网路可以通过IP话机自带网口进行串接。当然, 考虑安全性, 建议每个工位布放两根, 形成主备, 平时一接IP电话一接办公网, 某跟出问题时还可以串接的形式保障业务畅通。
接入交换机
规划时根据办公人员最大接入量考量, 流出10%-15%的余富连线埠, 跳线最好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完成跳接, 其作用有二, 一是方便日常管理, 增强网路安全性;二是方便交换机跳线的插拔, 便于理线綑扎。
四网融合
在现有的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加入电网,成为四网融合,并已有试点。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智慧型电网的规划,可见智慧型电网发展的前景很好”,据胡红升介绍,在做智慧型电网概念的初期,国家电网曾经提出四网融合的概念,即广播电视网、网际网路、电信网和智慧型电网四网融合。儘管最终没能进入三网融合方案,但是,国家电网的电力光纤入户概念即变身为“在实施智慧型电网的同时服务三网融合、降低三网融合实施成本的战略”。
国家电网已经和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在内的运营商合作,推出各项服务,包括无线电力抄表、路灯控制、设备监控、负荷管理、智慧型巡检、移动信息化管理。拿路灯控制来说,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路灯管理和维护成为重要的问题,电信运营商无线路灯监控方案可实现终端自动报警,报警信息实时传送到负责人手机;控制中心繫统遥测;路灯防盗报警;路灯根据天气、季节以及突发情况远程调控;电压、电流等参数採集等功能,可帮助市政部门有效提高道路照明质量,保证城市整体亮灯率和设备完好率,避免电能、人力物力无谓浪费。
发展方向
三网融合技术的持续发展可以不断的提高传输网路和访问网路技术。结合当前国区域网路络发展状况,我们必须进行改革和引入新的网路技术。将技术不断套用到用户真正所需要的方面里,让用户用的舒心和放心, 加强网路新型传播技术和访问技术的结合。为可视化电子视觉网路技术,电子信息广播传输技术,以及互动式网路传输技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使三网融合技术能够更好地为网路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