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

(2020-05-15 07:54:37) 百科综合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alveolar capillary block syndrome)是构成气体扩散面的肺泡-毛细血管的间壁发生了病变,使氧弥散能力减低的一组病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
  • 外文名:alveolar capillary block syndrome

概述

其发病较隐匿,进展缓慢;进行性呼吸困难,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绀,呼吸浅而快。久病后发生杵状指(趾);咳嗽,少量咳痰,可有发热、体重减轻等;晚期可发生右心衰竭。典型体徵主要有双肺的吸气爆裂音和杵状指。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应积极治疗肺的原发病,加强支持疗法,提高免疫力。缺氧明显时,可给予充分吸氧;特发性肺纤维化可套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疾病名称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

英文名称

alveolar capillary block syndrome

别名

alveolar-capillary block syndrome;Austrain综合徵;肺泡-毛细血管阻滞综合徵;肺泡-毛细血管阻滞综合症

分类

呼吸科 > 呼吸系统相关综合徵

ICD号

J98

流行病学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早在1951年由Austrian首先提出,不久被各国学者所承认。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的病因

能导致肺泡-毛细血管气体弥散障碍的原因很多,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硬皮病所致的肺损害,外源性肺泡炎,肺结节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阻塞型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各种形式的肺内肉芽肿性疾病,肺泡细胞癌,多发性肺动脉微血栓,肺内含铁血黄素沉积症,肺泡蛋白沉积症,各种药物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等均属于该综合徵的範围。本徵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

发病机制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发病原因複杂,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述。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的临床表现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除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外,有以下共同特点:发病较隐匿,进展缓慢;进行性呼吸困难,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绀,呼吸浅而快。久病后发生杵状指(趾);咳嗽,少量咳痰,可有发热、体重减轻等;晚期可发生右心衰竭。典型体徵主要有双肺的吸气爆裂音和杵状指。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的併发症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晚期会并发右心衰竭。

实验室检查

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并弥散障碍。无明显阻塞性通气障碍和换气血流不均匀现象。

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 双肺瀰漫性斑点状、网状、毛玻璃样或蜂窝状阴影。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的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临床需与肺气肿,心力衰竭相鉴别。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的治疗

1.一般处理积极治疗肺的原发病。缺氧明显时,可给予充分吸氧,也可给予高频通气给氧,但效果不大。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有一定疗效。
3.併发症治疗 右心衰竭者按右心衰竭处理。

预后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

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的预防

预防肺泡毛细管阻塞综合徵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疗法,提高免疫力。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