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

(2020-03-02 08:08:37) 百科综合
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

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

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受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指导,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支持配合,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以下简称体卫艺司)和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北京科技大学共同主导发起,在全国範围内联合部分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普通中、国小以学校资格,按照联盟章程的有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体艺司函【2013】37号)的档案精神,自愿参加的学校素质体育协作组织机构。

联盟在主席团的统筹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大中国小在校学生提供机器人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实践机器人相关知识、技能的社会公益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机器人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机器人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造福中华民族、造福世界。

机器人素质教育的宗旨:提高民族素质。

机器人素质教育的英文名称:China Quality Education (CQE)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
  • 外文名:National School Sports Robot League
  • 现任执行主席:何晨光
  •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裕民路12号院7号楼
  • 成立时间:2015年3月

联盟章程

联盟宗旨

管理和促进机器人教育教学的规範、广泛、深入开展,整合、最佳化全国机器人教育资源,创建各级各类学校机器人教育教学统筹联动的运行机制,形成推动普及机器人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实现基于机器人运动的素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促进、整体提升。遵循教育规律和机器人运动项目特点,围绕青少年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成果展示及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积极组织实施,大力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旨在提高民族素质。

联盟工作职责

(一) 项目推广
1. 向成员单位提供有效的公共信息和资源服务,搭建相关教育资源平台,建立统一的资源编目系统,共建全面、高效、安全的机器人学习资源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準和学分标準,建立统一的测评与认证体系,管理和指导全国大中国小贯彻、落实、执行相关标準,为学生学习机器人知识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
2. 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对机器人教学、实践和竞赛进行顶层设计,开发课程资源,在实践过程中开发编写教学大纲及相关基础教材。开展各类机器人竞赛活动,进行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互认,共建基于机器人运动的素质教育课程学分银行,为全国大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机器人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3.本着自愿、平等、合作、发展的原则,在联盟成员之间建立长期的互惠、互利合作关係,充分发挥和利用联盟成员学校的特色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展互补性合作,提升各联盟成员的素质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与社会声誉,实现联盟成员的可持续发展。
4.以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引领和促进以机器人运动为基础的素质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满足21世纪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5.联盟成员单位有责任、有义务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教育部、本联盟或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或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的机器人竞赛、知识、技能、人文、学术、国内外交流等相关的各类活动。
(二) 教学改革
1.以本联盟为主导推动联盟成员合作探索大中国小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创建素质教育新机制,共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现代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做出贡献。
2.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便捷手段,向各成员单位提供最新资讯服务、机器人相关技术培训服务。推广数位化学习和网路学习,推进新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变革,探索为各级各类学生提供课内课外学习的新途径、新方式。
(三)科学研究
加强学校素质体育教育过程的科学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围绕解决学校素质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定期组织学校机器人运动工作经验交流会和科研成果报告会。积极创新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创新。
(四)交流培训
1.积极推进机器人运动专兼职教师队伍发展和业务培训,打造专业骨干队伍。建立各省市机器人教育专家资源库,为各地机器人运动教学与培训工作提供专业服务。
2.围绕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培训计画、编写培训教程,并有计画的组织一线教师开展工作交流、教学观摩和参观学习(包括境外交流)等活动,加强沟通,开阔视野,并完善与继续教育学分相互认证的体系。
3.积极参加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拓宽广大青少年的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了解世界,同时让国际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五)校园文化
积极推进校园素质体育文化建设,鼓励引导各理事学校通过宣传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普及机器人知识,提高科技素养,立足人才培养,面向全体学生,着眼校际机器人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校园素质体育文化活动。

组织机构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下称工委)是根据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下称联盟)章程的有关规定,报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常设机构和日常办事机构,负责联盟成员的加入、退出等工作;负责组织工委有关部门开展与机器人素质教育相关的全部工作;负责管理、考核考评联盟成员的质量建设工作;负责联盟的组织建设工作。

领导成员

主 席:
张欣欣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教授
执行主席
兼秘书长:
何晨光
中国机器人运动工委执行主任、教授
副主席:
白 洁
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韩力群
中国机器人运动工委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
姚利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纪检书记、教授
孙玉坤
南京工程学院校长、教授
李元元
吉林大学校长、教授
贾 磊
山东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晓锋
南京理工大学校长、教授
李世想
武汉大学副教授
王 健
浙江大学教授
王慧勤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校长、教授
罗忠文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程光旭
陕西师範大学校长、教授
胡文波
山东财经大学常务校长、教授
孙毅刚
中国民航大学教授
孙鹤旭
河北科技大学校长、教授
杨更社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教授
孙竞波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翟小宁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
李广民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
王越人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国小校长、高级教师
冯志斌
河北省正定子龙国小校长、教授
赵 聪
上海市杨浦区政立路第二国小副校长、高级教师
汤广江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吴晓红
武汉第三寄宿中学校长
郑希刚
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校长
副秘书长:
赵 雨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部主任、文法学院党委书记
刘 彬
中国机器人运动工委副秘书长
张 力
中国机器人运动工委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机构设定

机构设定图:
组织机构图组织机构图

政策法规

1.关于教育部同意组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的函
回复函回复函
回复函回复函
2.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通用竞赛规则
前 言
素质体育指以现代科学技术培养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体育,正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体育界以及各青少年团体的重视。
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装置,既可以接受人的直接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式,还可以根据人的纲领性意志行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风靡中国的机器人游戏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机器人竞赛,催生了机器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充分挖掘了科技浪潮下人的智慧潜能。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结合当前机器人运动的特点,对机器人发展和竞赛状况进行了多年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并借鉴国际、国内开展机器人运动的具体情况,将机器人竞赛定义为“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从而明确了机器人竞赛的本质是素质体育。
把机器人竞赛列入素质体育的重要内容,旨在以竞赛为手段,为创新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实践已经证明: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技,是一项融合多学科的体育活动;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具有实践性强、探索性强和综合性强等特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
素质体育机器人竞赛包括陆上、水中、空中三大类赛事,且每大类赛事中还包含了多个项目,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通用竞赛规则》(下称《通用规则》),以保证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各级、各类赛事的公平举办和规範管理。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