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计算机断层成像(CT)是将X线机和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相结合,用于心脏疾病诊断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于冠状动脉钙化,心脏结构包括瓣膜结构异常、心包积液或钙化及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有一定诊断价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心脏计算机断层成像
- 外文名:CT
- 检查前準备:禁食4~8h
- 适应症: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等
- 禁忌症:妊娠及有明确对比剂过敏史者
检查前準备
1.禁食4~8h。近期未做过消化道钡餐或体内钡剂已排出。
2.扫描前15~30min饮水或口服1.5%~2%的泛影葡胺500~800ml,上扫描床前再饮水或口服1.5%~2%的泛影葡胺200ml。做碘过敏试验。
2.扫描前15~30min饮水或口服1.5%~2%的泛影葡胺500~800ml,上扫描床前再饮水或口服1.5%~2%的泛影葡胺200ml。做碘过敏试验。
适应证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诊断及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手术前的冠状动脉评价。
2.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如主动脉夹层、真性动脉瘤、大动脉炎、主动脉溃疡等。
3.心脏和血管解剖结构的诊断,明确超声心动图的异常发现。
4.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2.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如主动脉夹层、真性动脉瘤、大动脉炎、主动脉溃疡等。
3.心脏和血管解剖结构的诊断,明确超声心动图的异常发现。
4.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妊娠及有明确对比剂过敏史者。
2.相对禁忌证
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放射性碘治疗后、生命体徵不稳定者。
妊娠及有明确对比剂过敏史者。
2.相对禁忌证
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放射性碘治疗后、生命体徵不稳定者。
临床意义
1.冠状动脉钙化的检测
冠状动脉钙化是血管粥样硬化的标誌。CT显示钙化的敏感度高,依据CT测得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能提供不依赖于常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具有个性化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性评估。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逐渐成熟,该项检查的套用逐年减少。
2.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评价
多层螺旋CT有时可显示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低灌注区,但一般不能对两者进行鉴别。多层螺旋CT 能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室壁变薄和密度减低,还可显示心室壁向外扩张形成的室壁瘤及其附壁血栓形成。多相位CT可显示受累部位心肌收缩增厚率降低或消失、局部运动功能异常以及射血分数降低。
3.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主要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退行性主动脉瓣膜病等。CT能用于显示心脏各房室包括瓣膜形态学以及左心房血栓形成,对左心房血栓尤其左心房耳血栓的检出率高于超声,其特异度也较高。另外,在横断面CT图像上可大致评价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是否有病变以便了解是否合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心脏肿瘤与心包疾病
多层螺旋CT能準确评价心脏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心脏各结构包括心包的关係。对于部分心脏肿瘤,依其发生部位或CT密度等徵象可做出明确诊断。CT适用于诊断心包积液,还可对心包积液量做出定量评估,依其CT密度值可大致判断其性质。CT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法,能準确显示直接徵象即心包增厚、钙化,还可显示间接徵象如心腔变形、心房和上腔静脉扩张以及心室舒张受限等。
冠状动脉钙化是血管粥样硬化的标誌。CT显示钙化的敏感度高,依据CT测得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能提供不依赖于常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具有个性化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性评估。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逐渐成熟,该项检查的套用逐年减少。
2.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评价
多层螺旋CT有时可显示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低灌注区,但一般不能对两者进行鉴别。多层螺旋CT 能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室壁变薄和密度减低,还可显示心室壁向外扩张形成的室壁瘤及其附壁血栓形成。多相位CT可显示受累部位心肌收缩增厚率降低或消失、局部运动功能异常以及射血分数降低。
3.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主要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退行性主动脉瓣膜病等。CT能用于显示心脏各房室包括瓣膜形态学以及左心房血栓形成,对左心房血栓尤其左心房耳血栓的检出率高于超声,其特异度也较高。另外,在横断面CT图像上可大致评价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是否有病变以便了解是否合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心脏肿瘤与心包疾病
多层螺旋CT能準确评价心脏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心脏各结构包括心包的关係。对于部分心脏肿瘤,依其发生部位或CT密度等徵象可做出明确诊断。CT适用于诊断心包积液,还可对心包积液量做出定量评估,依其CT密度值可大致判断其性质。CT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有效方法,能準确显示直接徵象即心包增厚、钙化,还可显示间接徵象如心腔变形、心房和上腔静脉扩张以及心室舒张受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