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X射线头部CT机

(2020-05-30 22:21:40) 百科综合
X射线头部CT机

X射线头部CT机

CT(Computed Tomography)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X射线头部CT机又称头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是将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和X射线技术相结合实时观察和诊断人体头部病变的医疗器械。头颅CT对脑出血、脑栓塞、脑外伤、脑萎缩和颅脑病变的诊断效果尤为显着,被公认为是无损伤检查颅脑病变的最有效的设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X射线头部CT机
  • 外文名:X-ray Head CT Machine
  • 别名:头部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
  • 医疗器械分类:医用成像器械
  • 一级产品类别: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T)
  • 二级产品类别: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
  • 管理类别:Ⅲ类医疗器械

发展历史

1963年,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发现人体不同的组织对X线的透过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还得出了一些有关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为后来CT的套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972年第一台CT诞生,仅用于颅脑检查,4月份亨斯菲尔德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
1974年製成全身CT,检查範围扩大到胸、腹、脊柱及四肢。

时代划分

第一代CT机

第一代CT机採取旋转/平移方式(rotate/translate mode)进行扫描和收集信息。由于採用笔形X线束和只有1~2个探测器,所采数据少,所需时间长,图像质量差。

第二代CT机

第二代CT机扫描方式跟上一代没有变化,只是将X线束改为扇形,探测器增至30个,扩大了扫描範围,增加了採集数据,图像质量有所提高,但仍不能避免因患者生理运动所引起的伪影(Artifact)。

第三代CT机

第三代CT机的探测器激增至300~800个,并与相对的X线管只作旋转运动(rotate/rotate mode),收集更多的数据,扫描时间在5s以内,伪影大大减少,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第四代CT机

第四代CT机的探测器增加到1000~2400个,并环状排列且固定不动,只有X线管围绕患者旋转,即旋转/固定式(rotate/stationary mode),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

第五代CT机

第五代CT机将扫描时间缩短到50ms,解决了心脏扫描,是一个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electron beam)射向一个环形钨靶,环形排列的探测器收集信息。推出的64层CT,仅用0.33s即可获得病人的身体64层的图像,空间解析度小于0.4mm,提高了图像质量,尤其是对搏动的心脏进行的成像。

结构组成

1. 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
2. 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
3. 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多台照相机或雷射照相机将图像摄下。

扫描方式

1. 平扫:是指不用造影或造影增强的普通扫描。一般都是先作平扫。
2. 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剂,如60%~76%泛影葡胺60ml后再行扫描的方法。血内碘浓度增高后,正常器官与病变器官内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变显影更为清楚。方法主要有团注法和静滴法。
3. 造影扫描:是先作器官或结构的造影,然后再行扫描的方法。例如向脑池内注入碘曲侖8~10ml或注入空气4~6ml进行脑池造影再行扫描,称之为脑池造影CT扫描,可清楚显示脑池及其中的小肿瘤。

图像特点

1. 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係数。不同CT装置所得图像的像素大小及数目不同。大小可以是1.0×1.0mm,0.5×0.5mm不等;数目可以是256×256即65536个,或512×512即262144个不等。像素越小,数目越多,构成图像越细緻,即空间解析度(spatial resolution)高。CT图像的空间解析度不如X线图像高。
2. 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因此,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含气体多的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但是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解析度高,即有高的密度解析度(density resolution)。因此,人体软组织的密度差别虽小,吸收係数虽多接近于水,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突出优点。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膈、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
3. X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如高密度和低密度,但没有量的概念。CT图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係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实际工作中,不用吸收係数,而换算成CT值,用CT值说明密度,单位为Hu(Hounsfield unit)。
4. 水的吸收係数为10,CT值定为0Hu,人体中密度最高的骨皮质吸收係数最高,CT值定为+1000Hu,而空气密度最低,定为-1000Hu。人体中密度不同的各种组织的CT值则居于-1000Hu到+1000Hu的2000个分度之间。
5. CT图像是层面图像,常用的是横断面。为了显示整个器官,需要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通过CT设备上图像的重建程式的使用,还可重建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层面图像,可以多角度查看器官和病变的关係。

主要用途

X射线头部CT机用于头部扫描,形成横断面图像和三维图像供临床诊断。由于CT设备比较昂贵,检查费用偏高,所以不宜将CT检查视为常规诊断手段,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地选择套用。

优势

1. 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套用普遍。对颅内肿瘤、脓肿与肉芽肿、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与脑损伤、脑梗塞与脑出血以及椎管内肿瘤与椎间盘脱出等病诊断效果好,结果可靠。
2. CT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也很有价值。例如,对眶内占位病变、鼻窦早期癌、中耳小胆指瘤、听骨破坏与脱位、内耳骨迷路的轻微破坏、耳先天发育异常以及鼻咽癌的早期发现等。

注意事项

1. 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禁用。
2. 对含碘对比剂过敏者禁用。
3. 辐射剂量较普通X线机大,故怀孕妇女不能做CT检查[2]。
4. 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禁止。
5. 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6. 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