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之黎明生机》是由约翰·格兰执导,提摩西·道尔顿、玛瑞·亚达波、杰罗恩·克拉比等主演的动作片,于1987年6月30日在英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詹姆斯·邦德护送苏联军官科斯柯夫将军偷渡到西欧,发现科斯柯夫假借偷渡暗中实施颠覆英、苏两国高层的阴谋,邦德将计就计将科斯柯夫及其同党一网打尽的故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007之黎明生机
- 外文名:The Living Daylights
- 其它译名:光天化日、铁金刚大战特务飞龙
- 出品时间:1987年
- 製片地区:英国、美国
- 製片成本:3000万美元
- 拍摄日期:1986年9月29日-1987年2月13日
- 导演:约翰·格兰
- 类型:动作
- 主演:提摩西·道尔顿,玛瑞·亚达波,杰罗恩·克拉比
- 片长:130分钟
- 上映时间:1987年6月30日
- 票房:5118万美元
- 分级:美国:PG
- 对白语言:英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93428
剧情简介
英国情报机关的情报员参加在直布罗陀举行的演习时遭到暗杀。苏联情报机关的头目科斯柯夫将军(杰罗恩·克拉比饰)叛逃英国,并指定要007号情报员詹姆斯·邦德(提摩西·道尔顿饰)负责保护。詹姆斯·邦德在击伤了女大提琴手卡拉·米洛维(玛瑞·亚达波饰)后顺利将科斯柯夫带回英国。科斯柯夫透露出一项针对英国间谍的名为“特务飞龙”的暗杀计画,007的名号也赫然名列其中。不料,科斯柯夫随即被人“劫持”。詹姆斯·邦德决定到女大提琴手卡拉处展开调查,并发现卡拉用来狙击科斯柯夫的枪枝中使用的是未装弹头的子弹。原来科斯柯夫计画用假叛逃借英方之手杀掉自己的上司列昂尼德·普希金将军(约翰·里斯-戴维斯饰),以掩盖其购买军火贩卖毒品的罪行。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詹姆斯·邦德 | 提摩西·道尔顿 | ---- |
卡拉·米洛维 | 玛瑞·亚达波 | ---- |
科斯柯夫将军 | 杰罗恩·克拉比 | ---- |
布拉德·惠特克 | 乔·唐·巴克 | ---- |
列昂尼德·普希金将军 | 约翰·里斯-戴维斯 | ---- |
尼科洛斯 | 安德雷斯·魏斯涅夫斯基 | ---- |
卡姆兰·沙 | 阿特·马里克 | ---- |
钱班霓 | 卡罗琳·布利斯 | ---- |
Q | 戴斯蒙德·莱维林 | ---- |
M | 罗伯特·布朗 | ---- |
桑德斯 | 托马斯·惠特利 | ---- |
菲利克斯·莱特 | 约翰·泰瑞 | ---- |
Orchestra Conductor | 约翰·巴里 | ---- |
Sir Frederick Gray | Geoffrey Keen | ---- |
General Anatol Gogol | Walter Gotell | ---- |
Rubavitch | Virginia Hey | ---- |
Colonel Feyador | John Bowe | ---- |
Rosika Miklos | Julie T. Wallace | ---- |
Liz | Kate Rabette | ---- |
Ava, Pushkin's Girl | Dulice Liecier | ---- |
Tangier Chief of Security | 纳丁·沙瓦哈 | ---- |
Koskov's KGB Minder | Alan Talbot | ---- |
Imposter | Carl Rigg | ---- |
Chief of Snow Leopard Brotherhood | Tony Cyrus | ---- |
Achmed | Atik Mohamed | ---- |
Kamran's Man | Michael Moor | ---- |
Kamran's Man | Sumar Khan | ---- |
Jailer | Ken Sharrock | ---- |
Gasworks Supervisor | Peter Porteous | ---- |
Blayden Male Secretary | Antony Carrick | ---- |
004 | Frederick Warder | ---- |
002 | Glyn Baker | ---- |
Sergeant Stagg | Derek Hoxby | ---- |
Blayden Butler | Bill Weston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布景师 |
---|---|---|---|---|---|---|---|---|---|---|---|---|
艾伯特·R·布洛柯里 Tom Pevsner 麦可·G·威尔逊 | 伊安·弗莱明 | 约翰·格兰 | Terry Blyther Urs Egger Gerry Gavigan Ahmed Hatimi Nick Heckstall-Smith Terry Madden Callum McDougall Crispin Reece Arthur Wooster | 理察·麦鲍姆 麦可·G·威尔逊 | Alec Mills | 约翰·巴里 | Alec Mills John Grover | 黛比·麦克威廉士 | 彼得·拉蒙特 | Terry Ackland-Snow | Emma Porteus | 麦可·福特 Tal Schneider Anne Seibel |
(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詹姆斯·邦德演员:提摩西·道尔顿英国情治单位军情六处的特工,代号007,他既是一个出色的间谍,也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邦德持有杀人执照,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碍行动的人的权力。邦德与克格勃的首脑普希金将军密谋伪造了后者死讯,利用阿富汗反苏武装的协助,拦截了载有赃款的大力神运输机,让对手科斯柯夫的发财计画黄粱梦碎。
- 卡拉·米洛维演员:玛瑞·亚达波来自捷克的大提琴演奏家,性格单纯,被克格勃将军科斯柯夫利用,诱骗她参与克格勃假变节的行动。科斯柯夫失蹤后,邦德接近卡拉意图找出科斯柯夫的下落,但卡拉也不知道科斯柯夫的去向,她和邦德结伴,踏上了寻找科斯柯夫的征程,在此过程中她和邦德的感情日渐浓厚,最后携手击败了共同的敌人。
- 科斯柯夫将军演员:杰罗恩·克拉比科斯柯夫将军是玩弄心理战的高手,他假意向西方投诚,又假装被劫持,全部目的只是为了设计陷害克格勃高官普希金将军,让MI6相信后者即将展开针对00系特工的“间谍之死”行动,从而借西方之手除掉普希金,使自己能高枕无忧的与军火商勾结,大发横财。他的奸计被007识破,计画败露,007联手普希金部署并抓捕了他。
(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专辑信息 | 相关曲目 | |
---|---|---|
《007之黎明生机》 艺人:John Barry 唱片公司:Capitol Records 专辑类型:原声带、影视音乐 语种:英语 ![]() | 1、《Living Daylights》A-ha 2、《Necros Attacks》 3、《Sniper Was a Woman》 4、《Ice Chase》 5、《Kara Meets Bond》 6、《Koskov Escapes》 7、《Where Has Everybody Gone》The Pretenders 8、《Into Vienna》 9、《Hercules Takes Off》 10、《Mujahadin and Opium》 11、《Inflight Fight》 12、《If There Was a Man》The Pretenders 13、《Exercise at Gibraltar》 14、《Approaching Kara》 15、《Murder at the Fair》 16、《"Assassin" And Drugged》 17、《Airbase Jailbreak》 18、《Afghanistan Plan》 19、《Air Bond》 20、《Final Confrontation》 21、《Alternate End Titles》 |
(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穿帮镜头
- 在一场枪战戏中,邦德座驾的左侧前轮被打爆,但随后的镜头中却恢复如初。
- 剧中角色离开飞机前,标记显示距伊斯兰玛巴德325公里,距喀拉蚩200公里,但实际上伊斯兰玛巴德与喀拉蚩相距2000公里。
- 当邦德在雪中撞车之后,车门上的后视镜被撞歪,但在随后的镜头中却恢复原位。
- 在阿富汗的苏军基地,出现了几架美制飞机,而且苏联货机里有英文标识,这与史实不符。
- 卡拉喊出邦德的名字时,007还没将自己的名字告诉给她。
影片段预告絮
- 拍摄布罗陀追逐戏时,提摩西·道尔顿拒绝用替身,亲自上阵完成全部的拍摄。
- 山姆·尼尔、Mark Greenstreet、Antony Hamilton和肖恩·宾也都是扮演007的人选,皮尔斯·布鲁斯南呼声很高,但他忙于拍摄几部电视剧,无暇分身。克里斯托弗·兰伯特因他的法国口音让他与007一角失之交臂。
- 在实拍大提琴追逐戏时,由于提摩西·道尔顿与玛瑞·亚达波的体重有所差距,大提琴常因颠簸而失去平衡,两人险些受伤。
- 该片中007射杀卡拉时使用的外形古怪的步枪并非是为影片特製的,而是沃尔特兵器公司生产的WA2000型狙击步枪,007一贯使用的PPK手枪就是由该公司生产的。
- 製片方给了A-Ha乐队的主唱Morten Harket一个小角色,但他因去日本旅行而放弃。
- 该片序幕在吉普车车顶的特技是由提摩西·道尔顿亲自完成的。
- 影片剧本的初稿是为罗杰·摩尔所写。
- 为了缩短片长,007在丹吉尔的屋顶上利用地毯逃脱的场景被剪掉。
- 该片是配乐家约翰·巴里担纲配乐的最后一部007电影,他还在该片中客串了片尾管弦乐队领队。
- 在Q的试验室中的火箭是由画面外的查尔斯王子亲手发射的,当时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和王妃黛安娜正在参观摄影棚。
- 该片片头的苏联杀手最初是由特技演员扮演的。但看过样片之后,导演约翰·格兰认为这个角色该由职业演员扮演,于是向卡尔·里格提出邀请。
- 该片的製作人有意安排长相酷似乔治·拉赞贝和罗杰·摩尔的演员出演002和004。
获奖记录
时间 | 颁奖 | 奖项 | 获奖方 | 结果 |
---|---|---|---|---|
1988年 | 第十五届土星奖 | 最佳奇幻、动作类电影 | 《007之黎明生机》 | 提名 |
幕后製作
1986年9月17日,该片在直布罗陀开机拍摄。提摩西·达顿在结束《横冲直撞俏娇娃》拍摄后,快速赶到该片的拍摄现场投入到工作中。空中特技人沃斯和杰克·隆巴德所率领的团队在直布罗陀完成了影片开头的跳伞场面,此后他们在美国完成运输飞机上决斗的特技。而第一摄製组则远征非洲摩洛哥拍摄外景。视觉特效师约翰·李查森率领的第三小组则在摩洛哥的沙漠中拍摄吉普车沖入运输飞机、炸毁大桥等需要特技处理的镜头,因为影片的爆炸场面很多,剧组甚至在拍摄现场配备了专业的外科医生。
高清剧照

1986年11月,剧组回到英国松林的片场继续拍摄。1987年1月,主创人员来到冬季的奥地利拍摄阿斯顿·马丁跑车的出场戏,其中有一段坐着大提琴躲避追击的镜头是由导演约翰·格兰亲自设计的,用了3天才拍摄完成,大提琴由玻璃纤维製成,侧面装有控制手柄,底部装有雪橇,同时雪地中埋有鞭炮,以营造出枪林弹雨的效果。1987年2月份,该片杀青。
製作发行
主创机构
製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
---|---|---|---|
Eon Productions Ltd. | CBS/Fox | 联美电影公司 | 米高梅联美家庭娱乐 |
Danjaq Productions | MGM/UA Distribution Company | 美国广播公司 | CBS/Fox Home Video |
联美电影公司 | 米高梅家庭娱乐公司 |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英国 | 1987年6月30日 | 荷兰 | 1987年7月9日 | 瑞典 | 1987年7月10日 |
台湾 | 1987年7月11日 | 香港 | 1987年7月16日 | 南斯拉夫 | 1987年7月29日 |
卢森堡 | 1987年7月30日 | 美国 | 1987年7月31日 | 芬兰 | 1987年7月31日 |
挪威 | 1987年8月5日 | 阿根廷 | 1987年8月13日 | 西德 | 1987年8月13日 |
丹麦 | 1987年8月14日 | 法国 | 1987年9月16日 | 巴西 | 1987年10月3日 |
秘鲁 | 1987年10月15日 | 澳大利亚 | 1987年11月19日 | 日本 | 1987年12月19日 |
(製作发行目录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在该片中,提摩西·道尔顿塑造了一个粗犷、深沉、冷静的特工,他能很好地把握住镜头,在严肃的戏份中表现的很出色。但不足的是,他欠缺一点幽默感。该片的异国风情和动作场面都挺吸引人,但邦女郎却显得有些花瓶。另外,这部电影的反派的表演也让人失望。整体上说,该片没有一个伟大的邦女郎,没有一个像样的大反派,没有一个有幽默感的英雄,也就是特技和视效超出预期。(影评人罗杰·埃伯特评)
宣传剧照

《007之黎明生机》是一部错综複杂的惊悚片。导演格伦以一个惊险的难题展开故事,片中融合了高难度动作场面和悬疑紧张的剧情,并穿杂了浪漫的情节。(网易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