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四版)》是由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该教材适用于套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供高职高专、五年制高职、套用性本科院校化工、轻工、轻纺、材料、环境、製药、冶金等专业使用,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该教材分为十个章节,主要包括绪论、气体的pVT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胶体分散系统与粗分散系统等内容。在每一章节后还设有思考题、习题、自测题、本章小结等栏目。此外,还设有四部分附录的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物理化学(第四版)
- 作者: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
- ISBN:978-7-04-038525-0
- 类别:“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页数:330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2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面字数:530千字
成书过程
《物理化学(第四版)》是在2008年出版的《物理化学(第三版)》(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的基础上,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物理化学学科的进展修订而成的。
该教材在保持第三版教材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修订:更新了部分章节的理论内容,例题和习题更加注重与专业课和化工企业生产实际的结合;每章增加了小结和归纳;部分内容改为选学,用“*”号加以标记;配套建设了完善的教学资源。
该教材编写团队汇集了全中国各地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国家级及省市级精品课程项目主持人或教学名师。该教材由张宏(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担任主编,杨宗伟(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张新锋(东营职业学院)主持修订了第一章和第三章,杨宗伟主持修订了第二章,曹兴波(东营职业学院)主持修订了第四章,马春玉(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修订了第五章,朱开宪(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修订了绪论和第六章,张宏主持修订了第七章和第八章,陈玉霞(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修订了第九章和第十章。该教材由张宏统稿。在该教材的修订过程中,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陈伟和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杨鑫提供了实例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13年12月2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4年7月28日,该教材入选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
内容简介
《物理化学(第四版)》分为十个章节,主要包括绪论、气体的pVT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胶体分散系统与粗分散系统等内容。在每一章节后还设有思考题、习题、自测题、本章小结等栏目。此外,还设有四部分附录的内容。
教材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物理化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气体的pVT性质 第一节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第二节 理想气体混合物及定律 第三节 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第四节 真实气体与范德华方程 * 第五节 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思考题 习题 自测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三节 焓 第四节 热容 第五节 pVT 变化过程中热力学函式的变化 第六节 相变化过程中热力学函式的变化 第七节 化学变化过程中热力学函式的变化 第八节 焦耳汤姆孙效应 思考题 习题 自测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一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节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第三节 熵 熵增原理 第四节 单纯pVT 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第五节 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第六节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 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第七节 亥姆霍兹函式 第八节 吉布斯函式 第九节 热力学函式基本关係式 第十节 纯物质的两相平衡 思考题 习题 自测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第一节 多组分系统 第二节 偏摩尔量 第三节 化学势 第四节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第五节 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 第六节 理想液态混合物 第七节 理想稀溶液 第八节 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九节 分配定律 思考题 习题 自测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 第二节 理想气体反应的标準平衡常数 第三节 化学反应标準平衡常数的计算 第四节 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五节 理想气体与纯固体(纯液体)反应的平衡 思考题 习题 自测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相平衡 第一节 相律 第二节 单组分系统相图 第三节 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 第四节 二组分液态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第五节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的液液平衡及气液平衡相图 第六节 二组分固态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 * 第七节 二组分固态完全互溶及部分互溶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 *第八节 三组分系统相图 思考题 习题 自测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第二节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係 第三节 反应速率方程的建立方法 第四节 反应机理及基元反应 第五节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係 第六节 複合反应动力学 *第七节 链反应 思考题 习题 自测题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电化学 第一节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第二节 离子的迁移数 第三节 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第四节 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第五节 电化学系统热力学 第六节 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第七节 电极的种类 第八节 电动势测定的套用 第九节 分解电压 第十节 极化作用 第十一节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第十二节 原电池设计举例 思考题 习题 自测题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界面现象 第一节 界面现象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表面张力与单位表面吉布斯函式 第三节 液体的界面现象 *第四节 新相生成与亚稳状态 第五节 溶液界面上的吸附 第六节 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 思考题 习题 自测题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胶体分散系统与粗分散系统 第一节 胶体分散系统与粗分散系统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溶胶的製备与纯化 第三节 溶胶的性质 *第四节 溶胶的稳定性 第五节 溶胶的聚沉 第六节 高分子溶液 第七节 粗分散系统 思考题 习题 自测题 本章小结 着作权 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Ⅰ 基本物理常量 附录Ⅱ 用于计算摩尔质量的相对原子质量 附录Ⅲ 物质的标準摩尔生成焓、标準摩尔生成吉布斯函式、标準摩尔熵和标準摩尔热容(kPa) 附录Ⅳ 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标準摩尔燃烧焓(℃) 本书所用符号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 课程资源
《物理化学(第四版)》配套建设有“物理化学(第四版)”数字课程,数字课程内容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包括演示文稿、习题解答、教学动画、教学图片等板块。
数字课程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内容提供者 |
---|---|---|---|
“物理化学(第四版)”数字课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 2014年9月 | 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 |
教材特色
《物理化学(第四版)》以高职高专物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注意贯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套用为目的,以掌握概念、强化套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的原则,突出套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该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简化了理论知识,降低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同时,在教材各章后提炼、总结出了重要知识点。
2、反映学科进展
该教材继承和发扬了前三版教材的优势,在保持教材体系完整、严谨的基础上,补充、更新了反映学科进展的新知识和套用。增设了实践套用案例,注重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证、技能大赛考核点相结合。体现了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特点,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各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
3、强化配套资源建设
该教材完善了配套资源建设,教材各章均设定“资源连结”栏目,提供了反映教材重要知识点的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特色资源。
作者简介
张宏: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