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网路教程

(2020-03-16 01:49:58) 百科综合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网路教程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网路教程》是2013年11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传善、曹袖。

基本介绍

  • 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网路教程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页数:429页
  • 开本:16开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高传善、曹袖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040385144

内容简介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网路教程(第2版)》是在作者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路教程》的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实践和读者反馈意见为适应计算机网路的最新进展而重新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网路教程(第2版)》仍然以目前广泛使用的Internet体系结构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路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媒体访问控制、网路互连、端到端的运输协定、网路套用、网路安全与网路管理以及资源管理。编写时结合计算机网路技术与套用的发展情况,与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协定紧密结合,大大增强了实践性。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网路教程(第2版)》既可于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网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网路设计、工程、研究或套用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或作为参考书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高传善,1963年毕业负担大学,1981—1983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作访问学者。现为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和计算机与通信实验室主任,还兼任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团顾问。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业务专长为数裾通信,计算机网路与分散式系统及其套用。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有关论文200余篇,正式出版着译作30余本。科技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3项。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9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谘询研究成果三等奖。2002年所编写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路》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4年“计算机网路类课程与教材建设”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被授予“复旦大学教学名师”称号。

图书目录

第1章概述
1.1访问Internet
1.1.1计算机网路的组成
1.1.2计算机网路的定义和分类
1.1.3计算机网路的度量
1.1.4Internet访问实例
1.2交换技术
1.2.1电路交换
1.2.2分组交换
1.2.3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区别
1.3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
1.3.1层次模型
1.3.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3.3Internet参考模型
1.3.4OSI和Internet参考模型的比较
1.4计算机网路发展
1.4.1计算机网路发展历程
1.4.2Internet发展历程
1.4.3计算机网路发展趋势
1.5计算机网路标準化组织
热点讨论:绿色网路
习题
第2章物理层
2.1传输媒体
2.1.1双绞线
2.1.2同轴电缆
2.1.3光纤
2.1.4电力线
2.1.5无线传输媒体
2.2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2.3数字编码
2.4数字调製
2.5多路复用技术
2.6接入网技术
2.6.1HFC
2.6.2电话网路
2.6.3光纤到户
2.6.4无线接入
热点讨论:4G技术
习题
第3章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1.1帧同步
3.1.2差错控制
3.1.3流量控制
3.1.4链路管理
3.2差错检测与校正
3.2.1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
3.2.2常用的简单差错控制编码
3.2.3卷积码
3.2.4RS码
3.3数据链路协定
3.3.1停等协定
3.3.2顺序接收的管道协定
3.3.3选择重传协定
3.3.4流量控制的滑动视窗协定
3.4数据链路层协定举例
3.4.1面向比特的同步协定
3.4.2点到点协定
热点讨论:网路编码技术
习题
第4章媒体访问控制
4.1媒体访问概述
4.1.1CDMA
4.1.2竞争机制
4.2乙太网
4.2.1体系结构
4.2.2帧结构
4.2.3CSMA/CD
4.2.4全双工乙太网
4.2.5乙太网媒体选项
4.3无线区域网路
4.3.1IEEE802.11标準
4.3.2无线区域网路体系结构
4.3.3无线区域网路媒体访问控制
4.4RFID
4.4.1RFID架构
4.4.2数据传输方式
4.4.3标籤防冲突机制
热点讨论:物联网
习题
第5章网路互连
5.1交换和路由
5.1.1虚电路和数据报
5.1.2源路由
5.1.3逐跳路由
5.2网桥
5.2.1透明网桥
5.2.2生成树算法
5.2.3虚拟区域网路
5.2.4交换机
5.3Inter。net网路层
5.3.1Internet的设计原则
5.3.2IP
533ARP
5.3.4ICMP
5.3.5DHCP
5.3.6NAT技术
5.3.7IP隧道
5.4路由协定
5.4.1链路状态路由
5.4.2距离向量路由
5.4.3边界网关协定
5.5IP组播
5.5.1组播服务模型
5.5.2IGMP
5.5.3组播路由协定
5.6移动节点的路由
5.7移动自组网的路由
5.8lPv6
5.8.1IPv6分组格式
5.8.2IPv6地址
5.8.3IPv6的过渡
热点讨论:数据中心网路
习题
第6章端到端的运输协定
6.1运输服务
6.1.1运输层功能
6.1.2运输服务和服务质量
6.1.3定址和复用
6.2TCP
6.2.1TCP概述
6.2.2TcP格式
6.2.3TcP连线管理
6.2.4TcP可靠传输
6.2.5TcP流量控制
6.2.6TcP拥塞控制
6.2.7TCP计时器
6.2.8特殊网路环境下的TcP
6.3UDP和RTP
631IIDP
6.3.2RTP
热点讨论:多路径TCP
习题
第7章网路套用
7.1域名服务
7.1.1主机名和域名
7.1.2域名注册和管理
7.1.3域名解析服务
7.1.4Internet域名和uRL
7.2传统套用
7.2.1电子邮件
7.2.2档案传送
7.2.3全球资讯网
7.3多媒体套用
7.3.1多媒体和流媒体概述
7.3.2流媒体传输
7.3.3RTSP
7.4内容递交
7.4.1Web代理
7.4.2伺服器农场
7.4.3CDN
7.4.4P2P网路
热点讨论:云计算和移动互联
习题
第8章网路安全与网路管理
8.1网路安全基本原理
8.1.1安全目标以及攻击
8.1.2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
8.2安全机制
8.2.1加密
8.2.2数字签名
8.2.3身份鉴别
8.3安全协定
8.3.1DNSSe
8.3.2SSL
8.3.3IPSec
8.4网路安全技术
8.4.1防火墙
8.4.2入侵检测系统
8.5网路管理基础
8.5.1网路管理的功能
8.5.2简单网路管理协定
8.5.3网路管理的其他问题
热点讨论:移动安全
习题
第9章资源管理
9.1服务质量
9.1.1服务质量概述
9.1.2确定性和统计性服务质量保证
9.2服务质量框架
9.2.1接入控制
9.2.2流量分类与标记
9.2.3流量监管和整形
9.2.4伫列调度
9.3服务质量体系结构
9.3.1集成服务
9.3.2区分服务
9.4MPLS服务质量
9.4.1MPLS基本概念
9.4.2MPLs实现集成服务
9.4.3MPLs实现区分服务
9.4.4区分服务的隧道化模式
9.5拥塞控制
9.5.1拥塞控制的源算法
9.5.2拥塞控制的链路算法
9.6多媒体系统服务质量
9.6.1套用分类
9.6.2多媒体系统服务质量保证
热点讨论:TFRC
习题
参考文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