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基础物理实验》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书除编写了必要的普通物理实验外,还根据物理学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编入了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近代物理实验的内容,并把它们“普通化”,使得非物理专业的低年级学生完全可以接受。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考虑到每个专业对各个实验的要求并不相同,大多实验都含有“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两部分,定性与半定量实验中还安排了“实验拓展”的内容,以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优秀学生的深造。
基本介绍
- 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基础物理实验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页数:358页
- 开本:16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沈元华 陆申龙
-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040129878
内容简介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基础物理实验》可作为理工科物理类及非物理类各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其他专业和社会读者阅读。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第二节普通物理实验课的要求
第三节如何进行普通物理实验
第二章实验数据的处理
第一节实验误差的分析
第二节实验不确定度的评定
第三节制表、作图与拟合
第三章定性与半定量实验
实验3-1硬币起飞——流体力学研究
实验3-2碰撞打靶
实验3-3驻波与克拉尼图形
实验3-4编钟探秘——声学研究
实验3-5声波测距
实验3-6浮水硬币实验——表面张力研究
实验3-7用频闪仪测量周期性运动物体的频率
实验3-8静电感应及其套用
实验3-9静电与水
实验3-10静电场中的“单摆”
实验3-11单相旋转磁场的产生和套用
实验3-12电磁感应现象研究
实验3-13超导磁悬浮
实验3-14利用钢尺测量雷射的波长
实验3-15光通信
实验3-16雷射监听
第四章力学与热学实验
实验4-1照相胶片密度的测定
实验4-2气垫导轨实验
实验4-3伸长法测钢丝杨氏模量
实验4-4霍耳位置感测器的定标和弯曲法测杨氏模量
实验4-5用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
实验4-6用霍耳开关测量弹簧的劲度係数
实验4-7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
实验4-8声速的测量
实验4-9液体的表面张力係数测量
实验4-10落球法测量液体粘度
实验4-11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特性测量
实验4-12积体电路温度感测器的特性测量及套用
实验4-13冻的比熔解热的测量
实验4-14混合法测量液体比汽化热
实验4-15液氮比汽化热的测量
实验4-16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
实验4-17不良导体导热係数的测量
实验4-18用压力感测器和温度感测器测气体的绝热指数
实验4-19低真空的获得和气体普适常量的测定
第五章电磁学实验
实验5-1用稳恆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实验5-2静电泄漏规律的研究
实验5-3直流电桥
实验5-4交流电桥
实验5-5示波器使用
实验5-6 RC和RL电路的瞬态过程
实验5-7 RC和RL电路的稳态过程
实验5-8 RLC电路的串联谐振
实验5-9半导体PN结的物理特性及弱电流测量
实验5-10用霍耳感测器测量螺线管磁场
实验5-11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
实验5-12用磁阻感测器测量地磁场
实验5-13霍耳感测器测量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
实验5-14方波电信号的傅立叶分析
实验5-15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实验
实验5-16锑化铟磁电阻感测器的磁阻特性测量及套用
第六章光学实验
实验6-1眼镜片焦距的测量
实验6-2牛顿环
实验6-3分光计的调节和套用
实验6-4用菲涅耳双稜镜测量光的波长
实验6-5迈克耳孙干涉仪
实验6-6衍射光栅
实验6-7光偏振现象的研究
实验6-8光电效应
实验6-9全息照相
实验6-10声光效应实验
实验6-11液晶光阀
实验6-12光镊子实验
第七章技术性实验与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7-1电工实验——简单配电板的安装和检测
实验7-2电錶的改装与校準
实验7-3高真空镀膜
实验7-4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
实验7-5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冷却规律
实验7-6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声波和拍
实验7-7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
实验7-8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单摆
实验7-9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点光源的光照度与距离的关係
实验7-10量子论实验——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7-11相对论实验——相对论中动能与动量关係的验证
实验7-12核磁共振实验
实验7-13 X光实验-X光透视与食盐晶体的结构分析
实验7-14工业CT实验
第一节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第二节普通物理实验课的要求
第三节如何进行普通物理实验
第二章实验数据的处理
第一节实验误差的分析
第二节实验不确定度的评定
第三节制表、作图与拟合
第三章定性与半定量实验
实验3-1硬币起飞——流体力学研究
实验3-2碰撞打靶
实验3-3驻波与克拉尼图形
实验3-4编钟探秘——声学研究
实验3-5声波测距
实验3-6浮水硬币实验——表面张力研究
实验3-7用频闪仪测量周期性运动物体的频率
实验3-8静电感应及其套用
实验3-9静电与水
实验3-10静电场中的“单摆”
实验3-11单相旋转磁场的产生和套用
实验3-12电磁感应现象研究
实验3-13超导磁悬浮
实验3-14利用钢尺测量雷射的波长
实验3-15光通信
实验3-16雷射监听
第四章力学与热学实验
实验4-1照相胶片密度的测定
实验4-2气垫导轨实验
实验4-3伸长法测钢丝杨氏模量
实验4-4霍耳位置感测器的定标和弯曲法测杨氏模量
实验4-5用扭摆法测定物体转动惯量
实验4-6用霍耳开关测量弹簧的劲度係数
实验4-7弦线上波的传播规律
实验4-8声速的测量
实验4-9液体的表面张力係数测量
实验4-10落球法测量液体粘度
实验4-11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特性测量
实验4-12积体电路温度感测器的特性测量及套用
实验4-13冻的比熔解热的测量
实验4-14混合法测量液体比汽化热
实验4-15液氮比汽化热的测量
实验4-16冷却法测量金属比热容
实验4-17不良导体导热係数的测量
实验4-18用压力感测器和温度感测器测气体的绝热指数
实验4-19低真空的获得和气体普适常量的测定
第五章电磁学实验
实验5-1用稳恆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实验5-2静电泄漏规律的研究
实验5-3直流电桥
实验5-4交流电桥
实验5-5示波器使用
实验5-6 RC和RL电路的瞬态过程
实验5-7 RC和RL电路的稳态过程
实验5-8 RLC电路的串联谐振
实验5-9半导体PN结的物理特性及弱电流测量
实验5-10用霍耳感测器测量螺线管磁场
实验5-11圆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
实验5-12用磁阻感测器测量地磁场
实验5-13霍耳感测器测量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
实验5-14方波电信号的傅立叶分析
实验5-15非线性电路振荡周期的分岔与混沌实验
实验5-16锑化铟磁电阻感测器的磁阻特性测量及套用
第六章光学实验
实验6-1眼镜片焦距的测量
实验6-2牛顿环
实验6-3分光计的调节和套用
实验6-4用菲涅耳双稜镜测量光的波长
实验6-5迈克耳孙干涉仪
实验6-6衍射光栅
实验6-7光偏振现象的研究
实验6-8光电效应
实验6-9全息照相
实验6-10声光效应实验
实验6-11液晶光阀
实验6-12光镊子实验
第七章技术性实验与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7-1电工实验——简单配电板的安装和检测
实验7-2电錶的改装与校準
实验7-3高真空镀膜
实验7-4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
实验7-5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冷却规律
实验7-6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声波和拍
实验7-7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
实验7-8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单摆
实验7-9用计算机实测技术研究点光源的光照度与距离的关係
实验7-10量子论实验——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7-11相对论实验——相对论中动能与动量关係的验证
实验7-12核磁共振实验
实验7-13 X光实验-X光透视与食盐晶体的结构分析
实验7-14工业CT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