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系三明学院的二级学院,是于1999年8月,由原三明师範高等专科学校化生系(创办于1978年)、三明职业大学化学工程系(创办于1984年)合併而成,设定有全日制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870人。2013年由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名为资源与化工学院。
专业设定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并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 5门,校级精品课程 2门。“生物化工”、“植物学”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环境工程
重点建设专业
主要课程:环境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噪声控制工程、环境评价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人文社会科学等。
生物技术
人才培养试验区
主要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製药、现代生化分析仪器等。
资源环境科学
省级教学团队专业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土壤-植物-环境分析、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与调查、养分资源管理、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微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环境资源遥感、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普通生态学、资源环境进展、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资源法规与管理、环境资源区划与规划等。
化学
省级特色专业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等。接受工业分析和质检等相关专业技术的基本训练,形成各种化工产品的分析、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化学工程与工艺
省级特色专业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学品合成原理、过程系统工程基础、生物化工技术与套用、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套用、化工环保与治理技术、工业催化、化工专业文献查阅、化工专业英语等。
师资力量
截止2012年9月,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教辅13人。教学教师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16人,博士生导师 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 3 人,省优秀人才 1人,市优秀拔尖人才 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优秀教学骨干5人。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深造和继续教育,鼓励支持学院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学习,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级访问学者16人次,教师中已有 7人获得博士学位、22人获得硕士学位,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治学严谨,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能把最新科研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优秀套用型高级人才。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教学条件
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福建省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拥有教学、科研用房70多间,面积3000多平方米,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100多万元,生均仪器设备经费10000余元。
2012考研交流会

学院重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已有校外专业实践基地10多个,为强化学生过程训练和专业技术,培养高素质套用型高级人才提供良好的基础。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的400万专项资金购置的精密仪器设备已全部到位,在人才培养上正发挥积极效益,极大提升学院办学力量。
教研成果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以“参天化育,格物致知”为院训,强化教学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师教学严谨、规範。
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学术风气浓厚,有两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明市首家省级工程中心-福建省固定床洁净煤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家高校技术中心-福建省高校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均落户学院,同时成立了林产化学与涂料研究所、套用生物技术研究所、复旦大学-三明学院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套用化学与化工技术研究所,为教师开展科研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
积极开展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与交流,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80多项,获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其中有省级课题26项,市级科研立项8项,科研成果显着。学院教师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收录32篇,EI收录20篇,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10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5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三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名列全校前茅,在服务海西建设和为地方经济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重视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与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学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50多篇,多项荣获全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竞赛二、三等奖。
参观省陶瓷检验中心实验室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已有3位毕业生取得博士学位。2007-2012年连续6届本科毕业生,共59人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大、武汉工程大学、青海师大等院校的研究生,名列全校前茅。
学院荣誉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2006年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奖,2005-2007年、2009-2011年校先进党总支,2次荣获市直机关工委表彰的先进党支部。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07年荣获“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02-2006年度校先进集体、2006、2010年度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等荣誉。
学院领导
院长:郑可利
党总支书记、科研院长:王仁章
教学院长:张启卫
党总支副书记:赖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