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在对传统农区的农业竞争力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类模式,通过对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地区案例分析对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基本介绍
- 书名: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页数:280页
- 开本:16
- 品牌: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焦方义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14133836
内容简介
《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深入探讨了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进一步理清了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并全面分析了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係。
作者简介
焦方义,男,汉族,1961年出生,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助项目负责人。政治经济学国家一级特色专业带头人,金融学省级重点专业带头人。近年来主持研究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软科学项目等20余项课题研究。先后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当代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生产力研究》等期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论文成果多次被EI、CSSCI、ISTP检索和引用。出版《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巨观问题解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等学术着作10余部。多次获得教育部全国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总量经济学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科研奖励
图书目录
第一章传统农区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关係研究
第一节传统农区的科学界定
一、传统农区概念的确定
二、传统农区的区域界定
三、传统农区的特徵
第二节工业化道路探源
一、工业化
二、新型工业化
三、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
第三节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一、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为前提
二、以农业充分发展为基础
三、以产业最佳化升级为目标
四、以城乡对接为发展方向
五、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方法
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
第四节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
一、走工农互补协调发展之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走多元化创新之路
第五节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
二、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以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分析
三、从产业结构最佳化角度分析
四、从产业布局角度分析
五、从产业竞争力角度分析
第六节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处理好的十大关係
一、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係
二、新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係
三、新型工业化与农业区域化的关係
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生态化的关係
五、新型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关係
六、新型工业化与农村信息化的关係
七、新型工业化与农村服务社会化的关係
八、新型工业化与农产品市场化的关係
九、新型工业化与农业标準化的关係
十、新型工业化与农产品品牌化的关係
第二章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研究
第一节传统农区的农业竞争力分析
一、传统农区竞争力的评估
二、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分类
第二节传统农区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类模式
一、农业竞争力较强、传统农区农业产量在全国占比较大的Ⅰ类地区
二、具有一定竞争力的Ⅱ类地区
三、缺乏农业竞争力的Ⅲ类地区
第三节我国传统农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地区案例分析
一、河南省传统农区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二、黑龙江省双城市传统农区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三、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中所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分析
一、在不同阶段,通过对主导产业和培育重点的选择实现突破式发展
二、努力构筑我国农村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新格局
三、以生态工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五、国家和政府进行农区相关制度、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六、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组织模式
七、使农区实现新型工业化获得相关要素支持
……
第三章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创新研究
第四章国内外农区工业化道路比较研究
第五章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研究
第六章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融资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传统农区的科学界定
一、传统农区概念的确定
二、传统农区的区域界定
三、传统农区的特徵
第二节工业化道路探源
一、工业化
二、新型工业化
三、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
第三节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一、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为前提
二、以农业充分发展为基础
三、以产业最佳化升级为目标
四、以城乡对接为发展方向
五、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方法
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
第四节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思路
一、走工农互补协调发展之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走多元化创新之路
第五节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
二、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以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分析
三、从产业结构最佳化角度分析
四、从产业布局角度分析
五、从产业竞争力角度分析
第六节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处理好的十大关係
一、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係
二、新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係
三、新型工业化与农业区域化的关係
四、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生态化的关係
五、新型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关係
六、新型工业化与农村信息化的关係
七、新型工业化与农村服务社会化的关係
八、新型工业化与农产品市场化的关係
九、新型工业化与农业标準化的关係
十、新型工业化与农产品品牌化的关係
第二章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研究
第一节传统农区的农业竞争力分析
一、传统农区竞争力的评估
二、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分类
第二节传统农区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类模式
一、农业竞争力较强、传统农区农业产量在全国占比较大的Ⅰ类地区
二、具有一定竞争力的Ⅱ类地区
三、缺乏农业竞争力的Ⅲ类地区
第三节我国传统农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地区案例分析
一、河南省传统农区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二、黑龙江省双城市传统农区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三、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中所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分析
一、在不同阶段,通过对主导产业和培育重点的选择实现突破式发展
二、努力构筑我国农村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新格局
三、以生态工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五、国家和政府进行农区相关制度、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六、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组织模式
七、使农区实现新型工业化获得相关要素支持
……
第三章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的制度创新研究
第四章国内外农区工业化道路比较研究
第五章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研究
第六章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融资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