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是2005年3月1日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校堃,袁辉。本书分为3个部分对药物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介绍。
基本介绍
- 书名:药物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
- 作者:李校堃,袁辉
- ISBN:9787502564636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基本相信
作 者:李校堃,袁辉着 丛 书 名:现代生物技术製药丛书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564636
出版时间:2005-03-01
版 次:1
页 数:372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生物科学
内容简介
本书第1部分介绍了以色谱技术为主的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主流技术和主要方法;第2部分阐述了上述技术在主要药物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套用,所涉及蛋白质包括膜蛋白、重组蛋白质的包涵体、植物蛋白质、动物组织来源的蛋白质、乳来源的蛋白质等;第3部分说明了在药物蛋白质研究开发中占重要地位的蛋白质保存方法和检测技术。附录中收录了与蛋白质分离纯化有关的检定方法以及有关数据的换算方法。
此外,本书的特色还在于在阐述技术、原理的同时结合实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增强了图书内容的可操作性。
本书适用于从事生物、製药、化学、医学、环境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套用研究的广大教科研人员,同时对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及教师而言也是一本内容翔实、用途广泛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此书对于有志于涉足蛋白质分离纯化研究及套用领域的同仁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导手册。
目录信息
绪论(李校堃 袁 辉)1
01 蛋白质提取1
011 原材料的选择1
012 提取方法2
02 色谱6
021 吸附剂的选择6
022 预实验6
023 色谱顺序6
03 分析和检测7
031 电泳7
032 分级分离的监控7
033 活性测定8
034 蛋白质含量的确定9
04 纯化策略9
041 三步纯化策略11
042 色谱技术的顺序12
043 纯化的要求14
05 冷冻乾燥保存15
06 规模放大的指导方针15
第1部分 分离纯化方法
第1章 离心(袁 辉 武育荣)17
11 原理和分类17
111 基本原理17
112 分类20
113 分析性超速离心24
12 套用实例25
121 套用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脂蛋白25
122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26
13 标準操作和注意事项27
131 关于密度离心法梯度溶液的製备27
132 超离心后样品的收集28
133 关于连续流离心机操作的问题解答28
134 离心机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30
第2章 细胞破碎(谢秋玲 洪 岸)32
21 细胞的结构32
211 细菌的结构32
212 酵母的结构32
213 动物细胞的结构32
214 植物细胞的结构32
22 破碎缓冲液33
23 破碎的方法33
231 机械法33
232 非机械法36
24 影响破碎率的因素和检测破碎率的方法37
241 影响因素37
242 检测方法38
25 破碎仪器38
251 珠磨机38
252 高压均质机39
26 破碎实例40
261 破碎材料40
262 破碎仪40
263 破碎方法40
264 仪器的清洗41
265 注意事项41
参考文献41
第3章 蛋白质沉澱(张 玲 袁 辉 洪 岸)42
31 盐析法沉澱42
311 盐析法沉澱的原理42
312 盐析的影响因素44
313 操作步骤44
32 有机溶剂沉澱45
33 聚合物沉澱46
34 等电点沉澱47
35 选择性变性沉澱47
351 温度变性47
352 pH变性48
353 有机溶剂变性48
第4章 溶液的製备和膜过滤 (谢秋玲 袁 辉 李校堃) 49
41 缓冲液49
411 简介49
412 缓冲液的製备52
413 缓冲液的更换56
42 膜过滤58
421 微过滤58
422 标準流动净化59
423 超滤59
424 病毒过滤60
425 高效切线流动过滤60
426 膜色谱61
43 套用实例61
431 血浆製品61
432 血清62
433 哺乳动物培养63
434 注释 66
44 术语67
参考文献67
第5章 色谱技术导论(袁 辉 李校堃) 68
51 基本概念和种类68
52 固定相70
521 基质特性70
522 固定相技术72
523 配基介绍73
524 配体-蛋白质相互作用73
53 色谱理论75
531 色谱的量单位75
532 在吸附色谱中的保留78
54 色谱过程81
541 装柱81
542 加样82
543 色谱的洗脱82
55 仪器设备83
551 色谱系统83
552 色谱系统的部件85
参考文献88
第6章 凝胶排阻色谱(袁 辉 钱垂文)90
61 简介90
62 基质选择91
621 可用基质特性91
622 化学和吸附特性93
623 选择曲线和分离範围94
624 基质孔体积94
63 理论考虑95
631 通过凝胶过滤估算分子大小95
632 柱效和峰区带扩展96
633 影响解析度的参数98
64 装柱100
641 柱材料及附属档案100
642 装柱过程100
643 装柱质量的评价101
644 装柱落差压102
65 样品与缓冲液103
651 缓冲液与添加剂103
652 样品104
653 校正物质104
66 凝胶排阻色谱系统105
661 上样105
662 洗脱105
663 最佳流速106
664 样品检测107
665 系统(弥散)扩散108
67 套用实例108
671 脱盐--大量血红蛋白样品脱盐108
672 蛋白质混合物组分收集--抗IgE-β-半乳糖苷酶结合物的纯化108
673 凝胶过滤分析--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纯化监测,小鸡干扰素分子
质量的确定109
674 孔径大小的确定--Superose○R 6表观孔直径的估算111
675 混合模式分离--酵母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初始纯化112
68 凝胶过滤部分所使用的公式和符号113
69 分子质量标準品114
参考文献115
第7章 离子交换色谱(袁 辉 钱垂文)119
71 离子交换色谱的原理120
72 离子交换色谱的基本概念121
721 离子交换色谱的解析度121
722 容量因子122
723 柱效122
724 选择性123
725 容量123
73 离子交换剂的种类124
74 样品準备125
741 样品浓度125
742 样品组成125
743 样品体积126
744 样品黏度126
745 样品製备126
75 柱装填126
751 柱构造126
752 柱装填录像126
753 检查填充126
76 交换容量的测定127
761 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127
762 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测定127
77 离子交换介质的清洗和储存128
771 再生128
772 清洗、清洁和灭菌工艺128
773 凝胶和柱的储存128
78 离子交换色谱的套用策略129
781 结合条件129
782 容量129
783 起始条件129
784 pH130
785 离子强度130
786 上样130
787 洗脱130
788 梯度形状的选择131
789 流速131
7810 缓冲液的配製132
7811 规模放大132
79 套用实例133
791 酶133
792 免疫球蛋白133
793 核酸分离133
794 多肽和多核苷酸133
710 常见问题及其解决135
第8章 亲和色谱(袁 辉)138
81 亲和色谱的动力学139
811 结合平衡:非选择性洗脱 139
812 结合平衡:选择性洗脱或者竞争性洗脱140
813 竞争性洗脱的结果141
814 吸附和解吸附的动力学141
82 亲和色谱载体142
83 载体的处理143
831 载体的活化143
832 配体偶联143
833 间隔臂144
834 封闭144
84 洗脱策略144
841 洗脱方法的选择144
842 流速145
843 举例146
85 亲和色谱操作147
851 预处理147
852 柱的填充和製备148
853 上样注意事项148
854 洗涤149
855 洗脱149
86 亲和色谱存在的问题149
861 产物变性149
862 渗漏150
863 成本152
87 基质的选择152
871 配体的特性154
872 亲和吸附剂製备的评价154
第9章 羟基磷灰石色谱(袁 辉 朱利民 ) 157
91 原理158
911 蛋白质结合的机理158
912 洗脱行为158
913 保留时间和缓冲液pH159
914 BSA和 IgG 结合容量159
92 方法的开发159
921 双梯度筛选159
922 增强抗体的溶解性159
923 优点159
93 特性160
931 羟基磷灰石的特性160
932 化学稳定性160
94 比较161
95 压降计算器162
96 柱填充:中试和工艺柱163
97 套用案例164
971 抗肿瘤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抗原的纯化165
972 马IgGT抗蛇毒血清的纯化166
973 从转基因乳中纯化重组人α1抗胰蛋白酶169
974 IgG的纯化171
975 转基因IgG纯化173
第10章 色谱聚焦(张 玲)175
101 原理175
1011 pH梯度的形成175
1012 聚焦介质的聚焦175
1013 蛋白质的等电点与聚焦效应的关係175
1014 解吸附效应176
102 色谱聚焦介质176
103 色谱聚焦缓冲液177
1031 起始缓冲液177
1032 样品缓冲液177
1033 洗脱缓冲液177
104 色谱聚焦套用实例--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分离纯化177
第11章 逆流色谱(张天佑)179
111 基础知识179
1111 发展史179
1112 逆流分溶法简介179
112 仪器--螺旋管行星式离心分离仪180
1121 引言180
1122 实现逆流过程的机制181
1123 分离实例182
1124 各个物理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183
113 大分子蛋白质逆流色谱法186
1131 引言186
1132 聚合物水相系统的基本特徵186
1133 大分子在聚合物水相系统中的分配188
1134 聚合物水相系统用于逆流分配192
1135 正交轴逆流色谱仪192
1136 正交轴逆流色谱法分离生物大分子196
114 结语200
附录 中国开展逆流色谱技术及套用研究的进程201
参考文献204
第2部分 分离纯化技术的套用
第12章 膜蛋白的纯化策略(李校堃 袁 辉 华子春)205
121 介绍205
122 保持催化活性的常用策略206
123 分离技术的选择206
124 选择蛋白质来源和细胞裂解的方式207
125 蛋白质活性实验208
1251 催化活性和其他特性测试208
1252 总蛋白质定量测试209
126 膜蛋白的溶解和稳定209
1261 缓冲液的选择209
1262 去垢剂的选择210
1263 蛋白质稳定性和蛋白酶的抑制213
参考文献214
第13章 膜蛋白纯化中的色谱技术和基本操作(李校堃 袁 辉 杨树林)216
131 介绍216
132 溶解-沉澱216
1321 差分萃取216
1322 相分离和级分沉澱218
1323 离心219
133 样品的富集、缓冲液体系的改变以及去垢剂的去除和交换220
1331 样品富集220
1332 缓冲液体系的改变220
1333 去垢剂的去除和交换221
134 色谱技术221
1341 羟基磷灰石色谱222
1342 离子交换色谱224
1343 色谱聚焦226
1344 金属螯合色谱229
1345 亲和色谱230
1346 共价色谱232
1347 疏水作用色谱233
1348 凝胶过滤233
参考文献235
第14章 重组蛋白质的包涵体纯化(张 玲)237
141 细胞破碎237
142 包涵体表达与可溶性表达238
1421 增加可溶性表达的策略238
1422 药物蛋白以包涵体表达238
143 包涵体复性240
1431 复性机理240
1432 复性过程中促复性添加剂240
1433 体外复性中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