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创新层维持标準”,是指根据新三板分层制度的有关规定,全国股转系统将所有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划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两个层级,符合不同标準的挂牌公司分别纳入创新层或基础层管理,并对新三板市场的创新层设定了三套维持标準,在层级调整时,创新层挂牌公司若不能满足三套维持标準之一,将被调整到基础层。
新三板简介
三板市场起源于2001年“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最早承接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称为“旧三板”。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称为“新三板”。2013年12月31日起股转系统面向全国接收企业挂牌申请。
随着新三板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将逐步形成可以满足各种投融资服务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创新层维持标準
根据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在提出準入标準的同时还对新三板创新层设定了三套维持标準,并明确在层级调整时,创新层挂牌公司若不能满足三套维持标準之一,将被调整到基础层。这三套维持标準是:
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年平均净利润不少于1200万元;近两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
近两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且年均複合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4000万元;股本不少于2000万股。
最近有成交的60个做市转让日的平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最近一年年末股东权益不少于5000万元;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
投资分析方法
作为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投资方法论研究是一个全新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并逐步加以总结与完善。
就股票投资理论和方法论而言,由于新三板市场生态的特殊性,投资新三板的方法与沪深交易所有显着区别,主要体现在基于市场流动性的操作模式、基于企业成长性的价值判断和基于管理制度的系统性风险控制等方面,通过对企业价值和市场波动情况做出正确评估和判断,以达成持续、稳健获利的目标。
在投资分析方法论方面,有代表性的方法主要包括: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演化分析等。这三种分析方法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其主要研究对象,都只侧重于市场运作的某一特定方面或者範畴,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对于全面认识和深入探索市场运行规律,又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前提假设、範式特徵各不相同,在实际套用中既相互联繫,又有重要区别。
具体来说,就是正确理解和综合套用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演化分析三种方法,重点针对企业价值、成长性与安全边际,以及市场、制度、价值演化等方面,进行动态分析,客观判断,谨慎决策。
市场投资风险
无论对于创新层还是基础层股票,投资新三板都有可能为投资者带来巨大财富,但也可能让投资者面临巨大风险,这也是新三板市场设定较高的投资者準入门槛的重要原因。
目前,新三板市场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挂牌企业运营风险、公司信息披露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变迁风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