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体物理学家三浦公亮发明了“三浦摺叠”的方法,摺叠后形成特殊的褶皱,只需沿单一轴线方向拉伸,整个结构即可展开成平行四边形的“棋盘”,要收拢时则反向一推即可。三浦摺叠的放缩比为25:1,后由中国设计师裴浩正改进为81:1。
如今,三浦摺叠在卫星、太阳能电池板、隔音墙等方面均有套用。故此,它在2006年被经济产业省评为百大日本发明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三浦摺叠
- 发明者:三浦公亮
- 改进者:裴浩正
- 放缩比:25:1
- 荣誉:百大日本发明之一
- 套用:太阳能电池板、隔音墙
介绍
三浦摺叠是一种刚性摺纸,在摺纸平稳展开的过程中,其中的每个平行四边形始终不弯折,完全保持平坦。该属性使摺叠式表面能够用刚性材料来製造,这也是太阳能电池板所需的。
太阳能电池板的摺纸现象

相对于由设计师裴浩正改进的的“中国造可摺叠太阳能电池板”81:1的放缩比,三浦摺叠的放缩比为25:1。
裴浩正的作品《太阳能摺叠电池板》

套用
1995年,以三浦摺叠思路设计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实际用于日本的一颗卫星。
2017年,密西根大学研究人员受摺纸启发,以三浦摺叠的摺纸手法打造了降噪系统3。
密西根大学的设计《公路隔音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