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吴门邕上人》是唐代文人皇甫曾题赠给邕上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禅寺幽静的自然环境描写,以及对禅师禅定时的人物形态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邕上人高深的佛学造诣的讚赏与钦佩之情。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题赠吴门邕上人
- 创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作者:皇甫曾
作品原文
题赠吴门邕上人①
春山唯一室,独坐草萋萋。
身寂心成道②,花闲鸟自啼。
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
晚与门人别③,依依出虎溪。
作品注释
①吴门:今浙江省苏州市。
②身寂:身寂静。谓舍家思恩及众缘务,闲居静处,远高愦闹,身诸恶行一切不作。脱离一切之烦恼叫寂,杜绝一切之苦惠叫做静,寂静即涅槃的道理。
③门人:此处指邕上人的门徒。
作品赏析
禅室藏在春山的深处,别无其他人家了。萋萋的春草中,上人已深入禅定,宴坐时久。“身寂心成道”这一句表明上人已身心双寂,脱离烦恼,杜绝苦患。文中虽然只提了“身寂”,但既已“心成道”,则必是成就了心寂静。到此地步,花开鸟啼,不再会使上人心有所动,染着其中,所以可谓是“闲”,是“自”——人闲歇看花闲歇,心自在听鸟自在。“细泉松径里,返景竹林西”纯粹写景。但有了以上的体悟,自然这山水也就是别具风味,这个风味就是无风味。日暮来临,诗人也要回去了。与门人道别后,在禅师的相送下,来到了“虎溪”。这里的“虎溪”只是比喻,用来以远公(东晋时期着名僧人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世人称为远公)比拟邕上人,以表达景仰之心。而禅师虽深入禅定,却不妨有迎有送,两者无碍。
作者简介
皇甫曾(723?~785?)字孝常,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历官殿中侍御史。大曆三年贬为舒州司马,大曆后期任阳翟令,晚年居家丹阳。《唐才子传》说其“善诗,出王维之门,与兄(皇甫冉)名望相亚”。又说他“体制清紧,华不胜文,为士林所尚”。与刘长卿、独孤及、皎然、陆羽等友善。诗有《皇甫曾集》,《全唐诗》存诗48首,编为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