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上升泉

(2020-07-10 14:31:00) 百科综合
上升泉

上升泉

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出地表的条件下,地下水沿裂隙或孔隙上升,冒出地表所形成的泉。

泉水按承压和无压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两类。泉水从泉口垂直往上冒的叫上升泉,从泉口往下淌的叫下降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升泉
  • 外文名:ascending spring
  • 原理:类似虹吸管、联通器原理
  • 学科:水文地质学

特点

上升泉是承压水的天然露头,地下水受静水压力作用,上升并溢出地表所形成的泉,是由承压含水层补给的泉。泉口水流通常冒涌;但若通过鬆散覆盖物出露时,泉口附近的水流也可能呈下降运动。

原理

“上升泉”形成的原理,就像倒虹吸管、联通器原理一样,从高的一端注入水,低的一端就往上冒水,低的一端可比喻泉水。由于重力作用和水路压力传导阻力,泉口喷涌水位永远达不到高端水位。既然“联通器”有高低水位之差,在补给区地下水无大量开採的情况下,降雨多少只影响泉群流量增减,上升泉从理论上讲不会干涸。
趵突泉趵突泉

三个条件

地层条件

地层包括成层的岩石、土层以及土层中夹有的砂砾石层。有裂隙的岩层和有孔隙的砂砾石层,其裂隙和孔隙中充水的称“含水层”。裂而无隙的岩层和孔隙度极差的粘土层,几乎不含流动的地下水,称“隔水层”。“含水层”的存在是泉水形成的首要条件。

地质构造条件

指地震或岩浆活动引起地壳变动(造山运动),使沉积岩层断裂错位,或产生褶曲。含水层与隔水层在纵向剖面上相牴触,或含水层与不透水的岩浆岩体相牴触,阻断了地下水的去路,地下水被迫溢出地表。

地形条件

泉或泉群的上游应有足够的补给面积,各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的充分补给。

上升泉与下降泉的区别

下降泉与上升泉的不同在于地质构造不同,下降泉不存在阻水岩层或岩体。地下水在山腰悬崖沿含水层自然流出,不往上冒,只往下流,这样的泉子叫下降泉。下降泉亦称“悬挂泉”,如历城柳埠药乡森林公园冰冻台下的“冰冰泉”,水量甚微,冬季结成冰棱悬挂于山崖。地下水在山区沖沟或山前河道自然流出、地点固定的也属下降泉,如历城柳埠的泥淤泉等。

着名的上升泉

着名上升泉有济南市内趵突泉等四大泉群、济南东郊白泉泉群、章丘百脉泉群等。济南南部山区大部分泉都是上升泉,如历城柳埠的突泉、四季村宾馆附近的涌泉。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