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是唐朝孟浩然创作的一组七言古诗。收入《全唐诗》 卷160_201。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初秋
- 创作年代:唐朝
- 作品体裁:七言古诗
- 作者:孟浩然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作品题材:即事感怀
作品原文
初秋1
不觉2初秋夜渐长,清风3习习4重5凄凉6。
炎炎暑退茅斋7静,阶下丛莎8有露光9。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 初秋:立秋左右
- 不觉:不知不觉
- 清风:清凉的风
- 习习:微风吹的样子
- 重:再次
- 凄凉:此处指凉爽之意
- 茅斋:茅草盖的房子
- 莎:多年生草本植物
- 露光:指露水珠
白话译文
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
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
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
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年),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以诗自娱。四十岁入长安求仕,无成,失意而归。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镇荆州,闢为从事。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游襄阳。二人相得甚欢。孟浩然因饮食不当引发旧疾而卒。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作家,尤工五律,诗风恬淡,意境清远,世人将他与王维并提,称“王孟”。有《孟浩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