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历史密林的悄悄话

(2020-06-28 19:25:10) 百科综合
历史密林的悄悄话

历史密林的悄悄话

《历史密林的悄悄话》是作者张祖涛所作的文学作品集。本书共分“密林松涛”、“密林迷雾”、“密林响箭”、“密林梦痕”四个章节,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漫步历史密林,穿越历史时空,探寻历史真相,辨别美丑真伪,品评人生百味。本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于2012年6月正式出版。

基本介绍

  • 书名:《历史密林的悄悄话》
  • 作者:张祖涛
  • 类别:文学/作品集
  • 定价:31.50元
  • 出版社:中国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6
  • 开本:787*1092mm 1/16

历史密林的悄悄话

前言

《望海潮》:江风海韵赋新词
历史密林的悄悄话
题记:着名书法家教育家杨圭言、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重庆市助学园区主任、前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圭言一行来南通市崇川考察採风。期间,圭言与余欢聚,重续阔别42年的大学同窗前缘,赠自己最得意的书法精品巻轴自度词《望海潮》。余忝为圭言同窗,亦步圭言词原韵和词《望海潮》,为江风海韵添一段佳话。现将应圭言之约,为他的解读以及和词附后,以饷同好。
杨圭言原词:《望海潮·旧梦再续》
巴山夜雨 秋声入耳 唤得旧梦再续 彭城当年 书生意气 执手云龙放鹤 恰戏马重演 下淮海弄潮 大风歌落 鼋头凭栏 千里帆影送远目
四十一年闲却 惊年轮无蹤 往事如昨 曾经沧海 甘苦自知 漫嗟成败荣辱 叹山重水複 正渔歌唱晚 衰草凝绿 黄花碧云 化作人间晚晴曲
与祖涛同窗五载,意气相投,情同手足。终有彭城匆匆一别,从兹天南海北,四十余年不曾谋面;可见人生无定,世事难料。当年少年郎,今已逾花甲,不甚唏嘘之至,赋得望海潮一首,聊寄心迹。
注:
1、 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即今之徐州),于城南的南山上,构筑丛台,以观戏马、演武和阅兵等,故名戏马台。“戏马重演”,隐喻“文革风潮”也。
2、 鼋头渚,太湖名胜。68年春,吾与祖涛曾在此凭栏送目,说古论今-
作者介绍:杨圭言 男,1945年3月生,江苏无锡人。笔名任南、苏南。早年毕业于徐州师範大学中文系。前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2005年退休)。现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重庆市助学园区主任。国学功底厚重,对中华古诗词和现代新诗的研究自成一家。其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被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指定为“大学生必读书目100种”之一。致力于书法创作及书法理论研究数十年,书法理论着作有《书法艺术散论》等多部。尤擅长行书,字形融篆,隶,行,草于一炉,笔力遒劲,笔势沉稳,底蕴深厚。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获奖,并被收入多种书刊。名载《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中国教育家》,《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2003年被吸收为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
这首《望海潮·旧梦再续》词作于2008年秋,据作者自云,是为思念四十余年不曾谋面的老友——我而作。该词秉承柳永首度曲《望海潮》大开大阖风格,以“巴山夜雨”四字起笔。巴山,大巴山脉,山势雄奇。巴山夜雨,典自李商隐《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是写思故友的名诗,作者又正好身处巴渝,因此用此典起首甚是妥帖,堪称妙笔天成。“秋声入耳,唤得旧梦再续。”“秋声”,典出欧阳修《秋声赋》。旧梦,反覆出现的梦。续,连线。呼唤的一个“唤”字,为点睛之笔。客居巴山异乡思故友,夜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秋声“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见欧阳修《秋声赋》),如声声呼唤,使反覆重叠的梦境得以延续。
“彭城当年,书生意气,执手云龙放鹤。”彭城,今徐州,当年盖世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1962年起,圭言兄与余在徐州师範大学同窗五载。同学少年,豪气澎湃,登云龙山顶苏东坡当年之放鹤亭,志存高远。这一句一扫前句孤寂萧飒,释放抒发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大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两个意气风发、侠骨忠肠少年郎的形象跃然纸上。
“恰戏马重演,下淮海弄潮,大风歌落。”恰,正巧,适逢。戏马,西楚霸王项羽当年驯马、练兵、演武之戏马台,建于古彭城(今徐州)城南。“戏马重演”,隐喻文革风潮。1966年暑假开始,圭言与余等这一届大学生毕业分配方案已公布,却突然宣布全部留校参加文化大革命。一代精英,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犹如精卫蹈海、夸父追日。圭言与余一开始也满腔热情,义无反顾,全身心投入。弄潮时代浪尖波谷。“大风歌落”,是那个文革“旗手”江青的一道“文攻武卫”动员令,惊醒了部分先觉的弄潮儿。眼见“文化大革命”已变成为争权夺利而大打出手的“武斗角力场”。圭言与余如同 被一盆冷水浇头,幡然顿悟、急流勇退、避之不及。“鼋头凭栏,千里帆影送远目。”厌倦派性武斗,圭言与余毅然南下江南,登无锡太湖名胜鼋头渚,凭栏远眺,说古论今,看叶叶白帆远去,心潮逐浪,思绪茫茫。这短短二十五字,描尽文革风潮中一代青年学子起落多变的命运和跌宕无定的心绪。
词的下阙写古彭城匆匆一别后的人生经历和同窗之间隔不断的手足深情。“四十一年闲却”。“四十一年”,实数离别岁月之长。“闲却”,典出周密(宋代词人)自度曲《玉京秋》“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原意为叹息功名未立:今人大多引申为时光飞驰,人生短暂。“惊年轮无蹤,往事如昨。”“年轮”,木本植物茎桿横断面上的同心花纹。“惊”,忽觉。贸然回首,不觉时光已飞逝四十一年,种种往事分明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
“曾经沧海,甘苦自知,漫嗟成败荣辱。”文革是我们那一代青年的炼狱,也是那一代青年的熔炉。经历了文革洗礼的我们那一代人没有垮掉。在沧海桑田的社会大变革中,我们的苦与甜的主流价值观得到确立,对事业的追求依然执着,对个人的升迁沉浮则已从容淡定。这十二个字,以情代述,看似平淡无奇,却蕴意颇丰,把“当年少年郎,今已逾花甲”的两位主人公四十余年来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从激越到淡定的人生态度,以及时代沧海桑田之变迁巧妙地作了交代和传达。
“叹山重水複,正渔歌唱晚,衰草凝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老骥伏枥,感慨人生的陡谷险滩已然越过,眼下,夕阳壮美,沐浴时代春雨,连衰枯的草也一片葱绿了。这一句融比喻、借代、双关等修辞手法于一炉。大笔如椽,给自己,给同窗,也是给历经文革动乱和三十年改革开放并从一线退下来的一代老人画像。生姜老更辣,圭言书法艺术,更见炉火纯青、人书俱老。笔走龙蛇,身手更键。余忝为圭言同窗挚友,中学教育无私奉献几四十个春秋,不辍笔耕,亦有小成。“黄花碧云化作,人间晚晴曲。”词的最后一句,“黄花”,菊花。喻老友老人,老景芳华。由全词开篇思念同窗故友到此推及一代老人。“碧云”兰天下的彩云。蓝天彩云下菊花争艳,喜看人间闲云野鹤,一曲高唱夕阳红。
附:张祖涛和词
《望海潮·步圭言《望海潮》原韵》
江滨景胜 紫琅叠翠 故人远自巴蜀 画舫碧波 星浮水雾 濠河十里柳绿 梅謇憩熏阁 佳话有新说 东皋生色 观日圆陀 茫茫一线水天阔
桃园旧径新屋 叹四十二年 雁书重读 寄意轩辕 龙蛇大泽 执手两鬓霜白 看后辈风华 喜点点多娇 花满锦轴 明日总是好景 大风谱新曲
己丑五月,圭言偕广贞赴通城,与余一家欢聚;重续阔别四十二载之前缘。其间,读圭言《望海潮》,心潮迭起,浮想联翩。五月二十一日,余67岁生日,夜不能寐,步圭言原韵,一曲遥寄。
注:
1、南通市更俗大剧院二楼新建梅欧阁,塑有当年张謇、梅兰芳、欧阳予倩一代英杰品茶叙话的坐像。
2、圆陀,江苏省南通启东市圆陀角旅游名胜。长江、黄海于兹交汇,大陆东临黄海最佳观日出之处。
3、大泽,大泽乡。陈胜、吴广反秦首义之地,距古彭城近在咫尺。“龙蛇大泽”,讽文革期间自命天将大任,不谙世事,亦指圭言在书法领域之大造诣及余四十余年笔耕之有成。
2012年5月21日写于司马运河居

基本信息

作 者: 张祖涛
出 版: 中国文化出版社
发 行: 中国文化出版社发行部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中路威尔夏大道3C
责任编辑: 雨 涵
装帧设计: 张圆圆
印 刷: 中国文化出版社印刷厂
开 本: 787×1092mm1/16
字 数: 300千字
印 张: 19.5
版 次: 2012年6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价: ¥31.50元

作 者 简 介

张祖涛,1943年生,1966年徐州师範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中国共产党员,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语言学会会员,中国历史学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如皋市丁堰中学副校长(2005年退休)。主要着作有史学、语言学、写作学、影视评论、时评杂文等等200多万字刊发出版于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及出版社。入选《中国专家人名大辞典》。《一代廉吏两成龙》、《明朝李侍尧》、《袁世凯三令捍卫西藏主权》、《袁世凯四招终结大蒙古国独立闹剧》、《历史上的高俅是奸臣吗》、《鲁迅与蒋介石的恩怨》等名篇被《中华魂》、《杂文月刊》、《文史博览》、《文史天地》、《百家讲坛》等以及网路媒体以名家名作推介。

出版社简介

中国文化出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经济管理类图书和书画、摄影作品集以及各类学术专着。该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华文化书局,1938年迁入香港,1955年更名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为中国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出版了上万种图书,业务範围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文化出版社已成为一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机构。业务包括图书编辑出版、书刊代理发行、文化学术交流等。附属机构包括作家委员会、《水墨味》杂誌社、《艺术虫》杂誌社、《艺术+》编辑部、《中华翰墨》编辑部等。本社国内特约编审处是中国文化出版社授权设定大陆地区唯一的代理机构,全权代理出版社在内地的图书组稿、编审及出版业务,办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区。本社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约编审处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约代理机构,业务受国内特约编审处协调统筹。 总社地址:香港九龙弥敦道208-212号四海大厦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