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合肥有轨电车1号线

(2020-06-29 21:56:41) 百科综合
合肥有轨电车1号线

合肥有轨电车1号线

合肥有轨电车1号线(老淮南线有轨电车)北二环至钟油坊段线路全长11.42km,全部为地面线敷设,其中跨河、城市道路桥涵总长0.32km,路基长11.10km,共设车站17座,平均站间距0.70km,全线设车辆段1座,控制中心1座。线路自北二环路引出后,沿既有铁路通道向东南行进,先后经凤台路、临泉路、新蚌埠路、北一环路、胜利路、长江东路、东一环路、长江东大街、铜陵路、肥东路、东二环路、採石路、郎溪路、广德路、龙岗路、天门山路至设计终点钟油坊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合肥有轨电车1号线(老淮南线有轨电车)
  • 途径:瑶海区、庐阳区

建设历程

老淮南铁路于上世纪30年代修建,起自田家庵(今淮南)止于芜湖裕溪口,全长214公里,当时是贯通江淮,承载煤运,兼以发展皖北、皖中并联繫皖南之重要通道。老淮南铁路多年来经多次变革,合肥市区範围内合肥北至撮镇段,在1997年合肥新客线及新合肥站通车运营后,不再承担客运业务,仅为沿线部分接轨专用线的企业办理货运业务。目前根据合肥市规划,老淮南线市区段沿线企业正在陆续搬迁,逐步废弃此段铁路。
2012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关于发展现代有轨电车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2011年底前先期启动现代有轨电车试点,同期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十二五”期间,优先支持交通拥堵状况严重、具备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合肥市符合发展有轨电车的条件,合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积极实施有轨电车项目,将老淮南铁路改造为现代有轨电车工程。
合肥市老淮南线改造为现代有轨电车工程为贯通合肥市主城区西北至东南方向的交通走廊,有轨电车及配套市政道路的建设将有效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调整,加快中心城区的人口向新城转移,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资料:

工程概况

合肥市老淮南线改造为现代有轨电车北二环至钟油坊段线路全长11.42km,全部为地面线敷设,其中跨河、城市道路桥涵总长0.32km,路基长11.10km,共设车站17座,平均站间距0.70km,全线设车辆段1座,控制中心1座。线路自北二环路引出后,沿既有铁路通道向东南行进,先后经凤台路、临泉路、新蚌埠路、北一环路、胜利路、长江东路、东一环路、长江东大街、铜陵路、肥东路、东二环路、採石路、郎溪路、广德路、龙岗路、天门山路至设计终点钟油坊站。远期工程沿瑶岗路、店忠路延伸至肥东站。
有轨电车线路全长11.42km,全部为地面线敷设,其中跨河、城市道路桥涵总长0.32km,路基长11.10km,共设车站17座,平均站间距0.70km,全线设车辆段1座,控制中心1座。有轨电车主要採用路中敷设方案,正线採用双线右侧行车制,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70km/h。有轨电车两侧为市政道路,其中北二环至胜利路为次干路、胜利路至花沖路为支路(无机动车道)、花沖路至天门山路为次干路,设计速度为次干路40km/h。
参考资料:

技术参数

1)线路
①正线数目:双线
②最小曲线半径:正线一般150m,困难50m;辅助线一般50m,困难25m;车场线一般25m,困难20m。
③线路最大坡度:一般50‰,困难60‰,不含平面曲线折减。
2)轨道
轨距:1435mm;
钢轨:正线採用Ri60槽型轨,车场线採用50kg/m普通工字钢;
道岔:正线採用6号槽型轨道岔,车场线採用3号道岔;
扣件:採用弹性扣件;
道床:混行地段採用整体道床、独立路权地段採用绿色轨道。
3)车辆
车辆选型: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
车辆外形尺寸:长度小于50.00m,最大宽度2.65m,高度小于等于3.70m;
车辆最高运行速度:70km/h。
初、近期採用国产70%低地板3模组铰接六轴轻轨车,远期採用100%低地板7模组编组列车。
4)车站
均採用侧式站台,站台有效长度:50.0m;侧式站台宽度:不小于2.5m。
5)供电
外部电源採用分散供电方式,採用超级电容+车站充电方式供电,区间全线无网,车站範围内设定架空充电轨。
6)通信
通信系统主要由视频监视系统、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组成。
参考资料: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