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市南区

(2020-03-17 21:19:25) 百科综合
市南区

市南区

市南区,隶属于山东省青岛市,地处青岛市区南部,介于东经120°19′、北纬36°04′之间,面积30.01平方千米。2016年末,市南区总人口为58.03万人(常住人口)。截至2018年,市南区下辖10个街道,区政府驻宁夏路286号。

市南区建置始自德国侵占青岛时期(20世纪初),所辖区域却有悠久历史。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墨县东海边筑城设防建鳌山卫,下辖浮山所、雄崖所。1949年底,市南区为青岛市辖7个区之一。

市南区地貌从形态上分有山地、丘陵、滨海低地等,主要是由古老结晶岩基底经过断裂错动和河流与海水的分割剥蚀,形成现有的地貌形态。青岛河、浮山口沿岸河流发源于沿海丘陵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

2018年,市南区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左右。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18亿元,剔除政策性减税等因素影响后,增长7%,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90.2%,较2017年提高9.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6.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大幅提升。

2018年9月,市南区被评为2018年中国百强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市南区
  • 行政区类别:区
  • 所属地区:青岛市
  • 下辖地区:9个街道办事处1个社区工作委员会
  • 政府驻地:青岛市宁夏路286号
  • 电话区号:0532
  • 邮政区码:266071
  • 地理位置:青岛市南部沿海
  • 面积:30.01平方千米
  • 人口:58.03万人(2016年常住人口)
  • 方言:胶辽官话
  • 气候条件:平均气温25.3℃
  • 着名景点:栈桥、小青岛、五四广场、青岛山、信号山、太平山、海水浴场
  • 火车站:青岛火车站
  • 车牌代码:鲁B
  • 行政代码代码:370202
  • 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2018年)

建置沿革

市南区建置始自德国侵占青岛时期(20世纪初),所辖区域却有悠久历史;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墨县东海边筑城设防建鳌山卫,下辖浮山所、雄崖所。
明万曆六年(1578年),即墨获準在县境内开放青岛口。
清同治二年(1863年),青岛口建立电报房、邮政局,今市南区域中西部成为旅客、商人云集之地。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是青岛建置之始;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将租界分为内界、外界。内界称青岛区,其中青岛区大部位于今市南区;其余为外界,称李村区。
宣统二年(1910年),属内界的青岛区、台西镇;
民国三年(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将占领区划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今市南区位于青岛区。
城市简图城市简图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分属青岛区、别墅区和西镇;
民国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青岛后,分属第一区、第二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设甲等区5个、乙等区3个、丙等区4个,今市南区域多属甲等区;同年10月,市内于大港、台东和台西各设办事处1个,分别称为市区第一、二、三区联合办事处;今市南区域大部分归联合办事处管理。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分属海滨区、西镇、浮山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属“市南保甲行政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后,市南区建置并成为青岛市4个市区之一,市南区名称沿用至今。
1949年底,市南区为青岛市辖7个区之一。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4年,青岛市撤销浮山区,将麦岛乡、浮亢乡、浮西乡、三合乡之田家村划归市南区,设立浮山办事处。
1956年,浮山办事处(后成立街道办事处、人民公社)所辖浮西、麦岛两乡划归崂山郊区。
1963年,撤销台西区,将其所属云南路、南村路等5个街道划归市南区;同年,浮山人民公社划归崂山县,
1978年,浮山人民公社又重新划入市南区。
1987年,辖区有14个街道。
2004年5月,调整为9个街道和1个社区工作委员会,分别为八大峡街道、云南路街道、中山路街道、八大关街道、湛山街道、香港中路街道、八大湖街道、金门路街道、珠海路街道及江苏路社区工作委员会,下设7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8年6月,江苏路社区工作委员会改为江苏路街道办事处。2011年3月,对八大峡、云南路、中山路、八大关、金门路、珠海路6个街道办事处规模较小的部分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调整,减少社区居民委员会13个。截至2016年年底,有街道10个、社区65个。

区划详情

截至2018年,市南区下辖10个街道:香港中路街道、八大峡街道、云南路街道、中山路街道、江苏路街道、八大关街道、湛山街道、八大湖街道、金门路街道、珠海路街道,区政府驻宁夏路286号。
市南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市南区,地处青岛市区南部,西起团岛,与黄岛区隔胶州湾相望,东至麦岛,与崂山区毗邻,北与市北区相接,南临黄海。介于东经120°19′、北纬36°04′之间,辖区东西长12.7千米,南北最宽处4.8千米,面积30.01平方千米。
市南区人民政府

地质

青岛地区属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由于地壳上升剥蚀,境内缺失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的地层有:元古界震旦系前的变质岩层,中生界侏罗系莱阳组,白垩系青山、王氏组,以及新生界的地层。市区地层出露有:前寒武等的元古界胶南群;缺失整个古生界;中生界出露有上侏罗统莱阳组、下白垩统青山组和上白垩统王氏组;新生界分布广泛,层位为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区域内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南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其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地形地貌

区域地貌从形态上分有山地、丘陵、滨海低地等,主要是由古老结晶岩基底经过断裂错动和河流与海水的分割剥蚀,形成现有的地貌形态。由于崂山地区花岗岩多次侵入,形成区域东北高西南低的地貌特徵。受断块隆起与拗陷带控制,在沿海断块与海水的沖刷作用下,沿海发育成海湾、岬角、岛屿等海岸带地貌。
山脉:崂山山脉从崂顶向西南绵延至青岛市区,形成青岛市区各个山岭。辖区最高山岭为浮山,海拔384米。其他山岭海拔均在200米以下,如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伏龙山(海拔86米)、信号山(海拔99米)等。

水文

市南区的青岛河、浮山口沿岸河流发源于沿海丘陵区,河流源短流急,夏、秋水量较丰,冬、春基本断流,属季节性河流。德国侵占时期,青岛河修建为大学路。20世纪80年代后,其他河流经历次修整改造,成为城市道路或地下排水管网系统。区域海岸线12.38千米,沿海自西向东分布着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等5处海湾。

土壤

青岛地区主要属于暖温带湿润落叶阔叶林生物气候区,土壤的主导成土方向为淋溶型的棕壤地带类型。沿海在海潮和矿化潜水影响下,多为盐渍型土壤。
棕壤:棕壤土类是主要土壤类型,称棕色森林土,俗称黄堰土或黄坚土。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山前缓坡地上,土层较厚,厚度多在1.5米左右。成土母质为酸性岩或基性岩坡、洪积物。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质地多为砂壤土至中壤土。棕壤形成过程中,母岩风化后产生的钙、镁、钾、钠等盐基成分已被淋失,一般呈微酸性至酸性,盐基不饱和。在耕作熟化情况下,土壤反应才接近中性,盐基饱和。
盐土:滨海地区受海潮侵袭、海水倒灌或海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形成带状分布的盐土。地下水矿化度可达10~50克/升,盐分以氯化钠为主。土壤富含可溶性盐分,1米土层内含盐多在0.5%以上。

植被

青岛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及东亚海洋性季风区的边缘,隶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植被组成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由于自然地史和植物自身的演化结果,世界各地理区系的植被相互渗透,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并混有热带、亚热带及东北成分植物。19世纪末起,通过植物引种驯化,增加了欧美、日本、地中海及东亚区系成分,不少树种已“乡土化”,成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共建种和优势种。
针叶林植被 区域内主要森林植被之一,也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强的植被类型之一。除赤松为自然次生植被外,均为人工造林。主要建群种为黑松,其次是赤松、日本落叶松;日本花柏、油松、火炬松、金钱松、红松、华山松、樟子松、水杉、柳杉、池杉、落羽杉等,均有小面积栽培。经人工引种造林,针叶树种发展到5科22属66种与变种,建群种的有3科7属15种,有温性、暖温性、寒温性等3种针叶林,低山丘陵、海滨砂地都有分布。
阔叶林植被 由暖温带温性阔叶树种组成,夏季生长旺盛,冬季落叶处于休眠状态,是区域内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之一。群落优势种有20余种,分属11科14属。主要阔叶树种为麻栎、栓皮栎、檞树等。国外引入的刺槐、加拿大杨成为落叶阔叶林群落的主体。1898年后,德国人从欧洲引入刺槐(初称洋槐),成为青岛阔叶树种中造林面积最大、木材蓄积最多的树种。
灌木植被 常绿灌丛有山茶、红楠、大叶胡颓子、络石、爬行卫矛等。落叶灌丛有胡枝子、华北绣线菊、榛、散花胡颓子、小叶锦鸡儿、白檀、杜鹃等。灌木植被是园林和住宅小区绿化的主要植被之一。

气候

市南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着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温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温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但无严寒,持续时间较长。据2002年测定,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5.3℃;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为-1.9℃。年平均降雨量424.6毫米。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青岛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及东亚海洋性季风区的边缘,隶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植被组成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由于自然地史和植物自身的演化结果,世界各地理区系的植被相互渗透,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并混有热带、亚热带及东北成分植物。建国后,通过植物引种驯化,增加了欧美、日本、地中海及东亚区系成分,不少树种已“乡土化”,成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共建种和优势种。
针叶林植被:是区域内主要森林植被之一,也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强的植被类型之一。除赤松为自然次生植被外,均为人工造林。主要建群种为黑松,其次是赤松、日本落叶松。日本花柏、油松、火炬松、金钱松、红松、华山松、樟子松、水杉、柳杉、池杉、落羽杉等,均有小面积栽培。经人工引种造林,针叶树种发展到5科22属66种与变种,建群种的有3科7属15种,有温性、暖温性、寒温性等3种针叶林,低山丘陵、海滨砂地都有分布。
阔叶林植被:由暖温带温性阔叶树种组成,夏季生长旺盛,冬季落叶处于休眠状态,是区域内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之一。群落优势种有20余种,分属11科14属。主要阔叶树种为麻栎、栓皮栎、檞树等。国外引入的刺槐、加拿大杨成为落叶阔叶林群落的主体。1898年后,德国人从欧洲引入刺槐(初称洋槐),成为青岛阔叶树种中造林面积最大、木材蓄积最多的树种。
灌木植被:常绿灌丛有山茶、红楠、大叶胡颓子、络石、爬行卫矛等。落叶灌丛有胡枝子、华北绣线菊、榛、散花胡颓子、小叶锦鸡儿、白檀、杜鹃等。

人口

截至到2018年末,市南区总人口为58.83万人(常住人口)。

经济

综述

2016年,市南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01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3.19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933.22亿元,增长7.9%。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1.8%。
2016年,市南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3亿元,同比增长0.27%;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85亿元,在区域总部企业分税和支持青岛市金融新区建设的背景下,剔除“营改增”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同比增长8.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02亿元,同比增长6.84%。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76.48亿元,增长15.7%;地税税收收入86.56亿元,下降9.5%。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2017年,市南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095.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0.77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994.44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1%。
2017年,市南区辖内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60亿元,同比增长3.3%;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08亿元,剔除“营改增”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同比增长7.1%;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30亿元,同比增长4.4%。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95.03亿元,地税组织税收收入66.07亿元。
2018年,市南区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左右。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18亿元,剔除政策性减税等因素影响后,增长7%,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90.2%,较2017年提高9.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6.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大幅提升。

第二产业

2017年,市南区工业增加值46.76亿元,同比增长8.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8.65亿元,增长9.14%,产品销售率为99.73%。建筑业总产值404.49亿元,增长9.4%;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4.01亿元,增长18.2%;实现利税总额14.83亿元,同比下降16.3%。
2016年,市南区工业增加值37.51亿元,同比增长3.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4.19亿元,增长4.58%,产品销售率为99.81%。建筑业总产值369.88亿元,增长22.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5.68亿元,增长6.46%;实现利税总额17.73亿元,同比增长16.2%。
2018年,市南区工业增加值49.52亿元,同比增长1.6%。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96亿元(不含供电公司),增长6.7%,产品销售率为101.2%。建筑业总产值506.49亿元,增长25.2%;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1.7%;实现利税总额14.12亿元,同比下降4.8%。

第三产业

截止2016年末,全区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27286户,从业人员51000人,注册资本(金)8.58亿元;私营企业39986户,从业人员111580人,注册资本(金)1527.43亿元。
2016年,市南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8.59亿元,增长2.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8.85亿元,同比增长19.2%;城镇项目完成投资49.74亿元,同比下降16.0%。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61个,新开工项目11个,竣工项目8个;新增固定资产8.32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2.71万平方米。
2016年,市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8.2亿元,增长9.5%。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3.5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96.4亿元;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5.9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2.3亿元。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4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5.3%;其中,服装类实现零售额79.1亿元,增长2.1%;石油类实现零售额71.5亿元,下降0.5%;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增长36.7%。
2016年,市南区外贸进出口总额554.1亿元,同比下降11.2%。其中,出口额359.1亿元,同比下降7.7%;进口额195亿元,同比下降17%。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纺织品、金属製品、机械设备、钢材等,主要进口商品为铁矿砂、原油、成品油、煤等大宗资源类商品。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54个,契约外资7.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3亿美元,增长0.09%。全区累计引进5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668个,实际利用内资130亿元,增长10%。
截止2017年末,市南区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31875户,从业人员60615人,注册资本(金)11.79亿元;私营企业43709户,从业人员132185人,注册资本(金)1716.62亿元。
2017年,市南区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6.27亿元,增长12.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87.35亿元,同比增长10.8%;城镇项目完成投资18.92亿元,同比增长20.5%。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81个,新开工项目25个,竣工项目7个;新增固定资产11.41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9.4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39万平方米。
2017年,市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96.32亿元,增长10.8%。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7.03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29.31亿元;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7.98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2.0亿元。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74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4.0%;其中,服装类实现零售额84.79亿元,增长9.8%;石油类实现零售额74.29亿元,增长4.3%;家用电器类实现零售额26.56亿元,增长68.3%。
2017年,市南区外贸进出口总额678.72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出口393.28亿元,同比增长5.1%;进口285.44亿元,同比增长43.3%。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纺织品、金属製品、机械设备、钢材等,主要进口商品为铁矿砂、原油、成品油、煤等大宗资源类商品。
2017年,市南区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73个,契约外资3.01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5亿美元,增长49.38%。全区累计引进5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576个,实际利用内资115亿元,增长15%。
2018年,市南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3.8%,城镇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92.6%。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83个,新开工项目11个,竣工项目31个;新增固定资产73.33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7.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71万平方米。
2018年,市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3.73亿元,增长8.1%。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3.97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34.83亿元;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8.52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6.41亿元。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52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56.5%;其中,服装类实现零售额92.62亿元,增长9.2%;石油类实现零售额75.46亿元,增长1.6%;家用电器类实现零售额32.96亿元,增长24.1%。
2018年,市南区外贸进出口总额649.72亿元,同比下降4.3%。其中,出口444.74亿元,同比增长13.1%;进口204.98亿元,同比下降28.3%。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纺织品、钢材、金属製品、机械设备等,主要进口商品为铁矿砂、原油、成品油、煤等大宗资源类商品。
2018年,市南区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83个,契约外资7.9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6.16亿美元,增长84.8%。全区累计引进5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594个,实际利用内资135亿元,增长14.8%。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截止2017年末,市南区新增登记失业人员14254人,市南区注册单位吸纳就业116847人,自主创业3808人,失业人员技能培训1490人。全年共有2530户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有各类养老机构23处,床位3758张。
2018年,市南区区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9.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1%。完成10件21项区办实事。发放创业补贴资金2416万元,培训1.13万人,新增就业10.8万人,扶持创业3760人。
截止2018年末,市南区新增登记失业人员13767人,市南区注册单位吸纳就业107714人,新增扶持创业人数1700人,失业人员技能培训1512人。共有2270户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有各类养老机构22处,床位3241张。

教育事业

截至2016年底,市南区有义务教育学校35所。其中,国小27所,国中8所,在校小学生29968名、国中生7969名;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9名;省、市级规範化学校36所。有幼稚园48所,其中,公办幼稚园32所,民办幼稚园16所;山东省十佳幼稚园7所,青岛市十佳幼稚园11所,省、市级示範幼稚园36所。招收3~6岁在园幼儿12418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9%。
截止2017年末,市南区共有国小29所,在校学生3.11万人,增加3.32%,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共有初级中学10所,在校学生0.78万人,减少2.5%,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2018年,市南区南京路国小投入使用,九年一贯制学校(原48中)竣工,宁德路国小及幼稚园封顶,金门路国小重建工程开工,学生营养午餐东部配餐中心启用。接收市直部门所属5所幼稚园,新增3所公办幼稚园,增加学位660个。
截止2018年末,市南区共有国小29所,在校学生3.25万人,增加4.5%,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共有初级中学10所,在校学生0.81万人,增加3.85%,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6年底,市南区共有文化机构12处,其中文化馆1处,图书馆1处,文化站10处。建成6个文化产业园区,中国(青岛)新媒体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文化创意企业达到3510家。
截止2017年末,市南区共有文化机构12处,其中文化馆1处,图书馆1处,文化站10处。建成中国(青岛)新媒体基地、新壹百创意文化产业园等7个文化产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文化创意企业达到3600家。
截止2018年末,市南区共有文化机构12处,其中文化馆1处,图书馆1处,文化站10处。建成中国(青岛)新媒体基地、新壹百创意文化产业园等7个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企业达到3600家。

体育事业

截至2016年底,市南区共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
截止2017年末,市南区共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
2018年,市南区新建、更新健身场所102处。完成省运会部分赛事承办及服务任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100场(次),“啡阅青岛”服务点达130家。
截止2018年末,市南区共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所。

科学技术

2016年底,市南区共有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励5项,其中最高奖1项,自然科学奖2项,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奖励33项。90个项目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立项扶持,取得资金支持3831.3万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5家。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418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933件,有效发明专利2903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省着名商标3件,山东省名牌产品1家,山东省服务名牌4家,奖励15家品牌企业440万元。获17项国际、国家、行业标準,标準化奖励资金139.5万元,主持、参与制定、修订的国际标準和国家标準90项。
2017年,市南区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16项,其中最高奖1项,自然科学奖1项,科技进步奖14项;获市级科学技术奖励40项。新增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6个,争取市级及以上科技资金2372.884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26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6家,技术契约交易额16.38亿元。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2224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41件,有效发明专利3238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山东省名牌产品1家,山东省服务名牌9家,注册商标总量22091件,持续居全市首位。获52项国际、国家、行业标準,标準化奖励资金106.7万元,主持、参与制定、修订的国际标準和国家标準39项,国家级标準化试点示範项目1项。新增山东省省长质量奖1件。
2018年,市南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家、新增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12个。新认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30项,3家企业入围瞪羚企业名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79家,“百千万”工程入库企业287家。新增2家市级孵化器、4个市级双创服务示範平台(基地),发明专利授权量830件、有效发明专利3684件,同比分别增长12.8%、14.8%。新增注册商标3879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54件,同比分别增长28.3%、68.8%。引进各类人才3.5万人,其中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各1名,国家“千人计画”专家3名。
2018年,市南区获国际合作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励6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科技进步奖5项;获市级科学技术奖励34项。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争取市级及以上科技资金4746.9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9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6家,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技术契约交易额20亿元。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215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92件,有效发明专利3740件。新增山东省名牌产品2家,山东省服务名牌16家,注册商标总量26741件,持续居全市首位。获70项国家、行业标準,标準化奖励资金247.3万元,主持、参与制定、修订的国家标準31项,国家级标準化试点示範项目1项,省级标準化试点示範项目1项。

医疗卫生

截至2016年底,市南区共有卫生机构424处,其中,医院29处(三级医院4处、二级医院2处、一级医院6处、专科医院17处),疗养院17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社区卫生管理中心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卫生监督所1处,血站1处,门诊部35处,诊所及医务室289处,其中综合诊所84处,口腔诊所84处,中医诊所63处,美容诊所23处,卫生所、医务室和保健站3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4处,其他类别卫生机构2处。
截止2017年末,市南区共有卫生机构 391处,其中,医院29处(三级医院5处、二级医院14处、一级医院7处、专科医院14处),疗养院5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社区卫生管理中心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卫生监督所1处,血站1处,门诊部41处,诊所及医务室267处,其中综合诊所75处,口腔诊所81处,中医诊所60处,其他49处,卫生所、医务室和保健站26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0处,其他类别卫生机构3处。
截止2017年末,市南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540人,其中执业医师 3980人,执业助理医师200人。全区拥有医疗床位6847张,其中医院床位数6178张。
2018年,市南区新增3处院前急救站,嘉祥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提供老年人免费体检和白内障复明、高风险孕妇免费基因检测等健康服务6.7万余人(次),60个全科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服务9.1万余人(次),专家社区坐诊服务居民2741人(次),发放低保金、医疗救助金、临时救助金等4395万元,各类优抚抚恤补助金9800余万元。建成社区助老食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各2处,新增养老床位233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惠及老年人6600余人。
截止2018年末,市南区共有卫生机构393处,其中,医院27处(三级医院6 处、二级医院12处、一级医院7处、专科医院13处),疗养院4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社区卫生管理中心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卫生监督所1处,血站1处,门诊部37处,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27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1处,其他类别卫生机构3处。
截止2018年末,市南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878人,其中执业医师4420人,执业助理医师204人。全区拥有医疗床位7513张,其中医院床位数6817张。

风景名胜

  • 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
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市南区太平山东南麓,芝泉路20号。始建于1977年4月,198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建筑面积4878平方米,占地面积22169平方米。馆内设有烈士纪念堂、烈士事迹陈列馆、业务资料楼和革命烈士群雕塑像。纪念堂主厅正面悬挂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和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李慰农、郭隆真及各个时期青岛牺牲的142位着名烈士遗像,两壁书写6000多位革命烈士英名。是青岛市革命传统教育主场地。
  • 骆驼祥子博物馆
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20世纪30年代,着名现代作家老舍在此居住期间创作着名小说《骆驼祥子》。2005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将老舍故居改建为骆驼祥子博物馆。2009年开始施工,2010年5月24日建成正式开馆,为全国首个以文学名着命名的名人故居博物馆。一楼展厅面积132.98平方米,全面展示老舍在青岛期间的创作和生活情况。二楼为文艺沙龙,面积105.60平方米。
  •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位于福山支路5号,建于1989年,原为德国胶澳总督副官、海军上尉弗莱海尔·利利恩可龙的住宅。占地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24平方米,为三层砖木结构楼房。1923年近代思想家康有为购为寓所,取名“天游园”,1927年病逝于此。1985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建立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对外开放。1994年因年久失修房屋濒危关闭。2000年9月30日修复后重新开放。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着名人物

  • 宋春舫
宋春舫(1892—1938),别署春润庐主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和戏剧藏书家,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浙江吴兴人。1911年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英语。1914年春去瑞士日内瓦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并获硕士学位。1916年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法文教授。他还出版过游记集、翻译作品、剧本《青春不再》和法文版《现代中国文学》《中国戏剧》两书,着有经济学文章等。
  •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曾化名蔡振、周子余。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浙江绍兴山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
1912年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并主持制定《大学令》和《中学令》。1916年12月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1920—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其代表作有《蔡元培自述》《中国伦理学史》等。
  • 梁实秋
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沼华,字秋实,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翻译家、作家、学者、教授。浙江杭县人,生于北京。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开始写作并发表翻译小说、散文诗作。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1930年受聘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后迁至台湾,历任台北师範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一生留有2000多万字的着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着作出版的最高纪录,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和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城市荣誉

2018年9月,市南区被评为2018年中国百强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