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伶的墓有几个版本,(1)在山东枣庄市中区西王庄镇;(2)在江苏淮安楚州区;(3)在河北保定徐水;(4)安徽亳州利辛;(5)山东泰安宁阳;(6)河南新乡获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刘伶墓
- 地理位置:山东枣庄刘伶墓
- 墓主人:刘伶
- 相关文章:《齐乘》
山东枣庄刘伶墓
峄县誌对刘伶有记载:他“尝东游兰陵山水间”即在鲁南一带游历,因酣醉而死,死后便葬在今峄城东北刘耀村(地属枣庄市)。《峄县誌·古蹟考》载:“晋建威参军刘伶墓,县东北二十里。”元代于钦所撰地方志《齐乘》载:“伶墓所,今名刘曜,村旁半里许有刘伶台,其下为刘伶河,水混白类酒,土人相传为伶酾酒处。”刘伶墓,又名刘伶故台,在峄县城东十余里处,古代系峄县八大景之一
墓前有碑。碑是明朝大学士贾中堂贾三近所撰写碑文。正面是:晋建威参军醉仙刘伶之墓,光禄寺郞贾梦龙(贾三近之父)、弟贾梦力立(贾三近之叔),兵部侍郞贾三近撰文;背面:冯氏郊园一里碑,埋着刘伶酒醉仙,醒也没有人见,醉也没人唤,悔不当初葬酒泉。滕州人王元宾书。
碑毁在文革,当年红卫兵毁墓之时,天突降大雨,墓外层坍塌,墓没有遭到毁灭性。--冯刘耀本村的老人见证了当年的历史。

刘伶资料
《晋书·列传》记载: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人。他虽“身长六尺”(一米五左右),却有斗酒之量,且嗜酒如命,经常驱着鹿车,车上载着酒缸,走哪喝哪,还让家人“和锸相随”,并吩咐家人,“我在那里醉死,便在那里埋我”。某年他来到古峄县东北,真就醉死在此。从而埋骨于此处寨山北麓。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枣庄市西王庄镇刘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