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是经中国国务院批覆,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是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之一。
2018年3月27日下午,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推进会召开,举行了“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启动仪式。2019年1月10日,深圳发布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成绩单”,低碳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
- 批覆时间:2018年2月13日
- 成立时间:2018年3月27日
- 批覆机构:国务院
历史沿革
2018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覆同意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
发布会现场

2018年3月22日,为加强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领导,广东省政府决定成立推进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18年3月27日下午,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推进会在五洲宾馆召开,会期半天。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生态环境部国家标準司副司长王开宇等出席了会议,并共同见证“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启动仪式。
领导小组
组长: | 马兴瑞 | 省长 |
常务副组长: | 王伟中 |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 |
副 组 长: | 黄宁生 | 副省长 |
陈如桂 | 深圳市市长 | |
成 员: | 李贻伟 | 省政府副秘书长 |
高自民 | 深圳市副市长 | |
魏宏广 |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 | |
王瑞军 | 省科技厅厅长 | |
黄汉标 |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 | |
陈光荣 |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 |
鲁修禄 | 省环境保护厅厅长 | |
许永锞 | 省水利厅厅长 | |
郑伟仪 | 省农业厅厅长 | |
陈秋彦 | 省外办主任 | |
曾颖如 | 省旅游局局长 | |
陈俊勤 | 省林业厅巡视员 | |
彭 炜 | 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 | |
邢 锋 | 省教育厅副厅长 | |
彭 会 | 省公安厅副厅长 | |
陈 奇 | 省民政厅副厅长 | |
刘启宇 | 省文化厅副厅长 | |
麦 良 | 省体育局副局长 | |
陈春怀 |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成员 | |
陈天翼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 | |
何胜庄 | 省安全监管局总工程师 | |
何 真 | 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 |
参考资料 |
总体定位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务院于2016年12月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建设方案》,就示範区建设作出明确部署。其总体定位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创新理念、问题导向、多元参与、开放共享”的原则,以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着力点,探索以科技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系统解决方案,为我国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落实新时代发展任务作出示範并发挥带动作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说,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重点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等问题,集成套用污水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修复、人工智慧等技术,实施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程,为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示範效应。
主要任务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带来的重大机遇,坚持创新与探索,曾经在不同领域改革实践中创造了多个“第一”。深圳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此次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对深圳意义尤为重大。
新时期,深圳将继续肩负重任,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按照《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创新示範区建设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的批覆要求,不断探索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
按照国家批覆档案的工作部署,深圳将聚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两大问题”,围绕建设更具国际影响的创新活力之城、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绿色低碳之城、建设更高科技含量的智慧便捷之城、建设更高质量标準的普惠发展之城、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合作共享之城等“五大重点任务”。
实施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四大工程”。
以重大科技攻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孔雀计画”、优质教育等行动为重点,健全创新服务支撑和多元人才支撑“两大体系”。
以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科研活动组织方式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政策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完善资源环境管控、社会治理服务、创新创业动力、人才教育保障等“四大创新机制”。
主要成果
2019年1月10日,深圳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範区阶段性“成绩单”出炉。“成绩单”显示,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深圳大力实施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四大工程”,健全创新服务支撑和多元人才支撑“两大体系”,大力推进示範区建设,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2018年拆除消化违建2380万平方米
在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方面,深圳加快推动城市空间紧凑集约利用、水资源和能源高效集约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
深圳通过执法拆除、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建设用地清退、完善手续等多种方式拆除消化违法建筑2380万平方米。
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準,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準,成为我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荣获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套用示範城市称号。
最佳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交通出行,在全球率先实现公车100%纯电动化,推广新能源汽车17.79万辆,数量居全球城市前列。深圳巴士集团成为全球第一家实现纯电动化的公交大巴企业。
持续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加快国际低碳城建设。根据中国社科院和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8:聚首卡托维兹》气候变化绿皮书,深圳低碳综合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一。
2018年治水投资逾190亿,同比增长超80%
在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方面,深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水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以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跨界河流、海域综合治理,2018年治水提质工作完成投资191.47亿元,同比增长80.87%。全市主要河流水质持续好转,135条(144段)黑臭水体中50条(59段)已完成整治,剩余85条已全部开工,计画于2019年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以PM2.5和臭氧污染防治为重点,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建成国内首个按照国家标準建设的覆盖所有街道的格线化空气监测体系,公众可通过手机APP、微信等渠道查询全市74个街道PM2.5实时浓度及排名。
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开创我国“政府引导、企业出资、第三方实施、社会参与”的海洋生态补偿新模式,改变以往生态补偿直接上交财政的“一交了之”方式。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在全国率先建立与GDP相对应,全面衡量生态状况的城市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统计与核算体系,并大力推行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初步形成了经济质量、社会质量和生态质量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
投入逾10亿元实施社康中心标準化建设
在健康深圳建设工程方面,针对市民健康管理水平不高、医疗资源总量供给不足、医疗机构布局不均衡、健康服务和保障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以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着力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
实施市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启动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评估深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医疗卫生资源持续增加。2018年全市新增三级医院4家,新增床位约1200张。新增社会办医院1家,门诊部、诊所(医务室)438家,医学检验实验室3家,新引进“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水平医学团队57个,建成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8个,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批国家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努力做强做实社康中心,将政府办社康中心设定纳入《深圳市城市规划与準则》,明确用房面积标準不得低于1000平方米。
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工程上,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推进安全监管精準化,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8)》,7家深圳企业位列2018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前100名。
2018年建设筹集人才房和保障房14078套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支撑作用,深圳市正加快构建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例如,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登峰计画”,围绕高端医疗器械、工业母机、核心晶片、关键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先后制定了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人才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等“一揽子”政策,共235条措施,切实做好创新人才在深创新创业服务工作。打造创新载体“核心枢纽”,截至2018年12月底,已累计建成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1877家,其中国家级114家,覆盖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成为集聚创新人才、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累计培育4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在多元人才保障体系方面,深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全要素构建世界一流人才发展生态体系。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最佳化人才发展环境,2018年深圳全市建设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14078套,实际竣工(含基本建成)9696套,供应6534套,均超额完成进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