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三恪

(2019-07-16 10:38:31) 百科综合
三恪

三恪

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虞、夏、商之后于陈、杞、宋;一说封黄帝、尧、舜之后于蓟、祝、陈。后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三恪
  • 解释:三恪之制是一种帝王之制
  • 拼音:sān kè
  •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字面解释

:三 sān 量词(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叄”代),代表数量的递进。
:恪 kè 恭敬,谨慎:恪遵。恪守。恪慎。笔画数:9;部首:忄;笔顺编号:442354251

基本解释

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虞、夏、商之后于陈、杞、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黄帝、尧、舜之后于蓟、祝、陈。《诗·陈风谱》唐孔颖达疏:“案《乐记》云:‘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则陈与蓟祝共为三恪,杞宋别为二王之后矣。”后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

三恪之备

鲁襄公二十五年郑人取陈,曾追忆陈之先人,所谓: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此处所谓三恪当指维持三个先国的祭祀,那幺除了陈做为有虞氏的继承以外,其他两恪都是谁呢?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希望议论一下,以正视听。
三恪三恪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