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金融危机下的重点行业研究

(2020-05-07 02:56:21) 百科综合
金融危机下的重点行业研究

金融危机下的重点行业研究

《金融危机下的重点行业研究》是2009年4月1日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晓鹏。

基本介绍

  • 书名:金融危机下的重点行业研究
  • 作者:李晓鹏
  • 原版名称:金融危机下的重点行业研究
  • ISBN:9787504950260
  • 类别:经济研究
  • 定价:50.00 元
  •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4-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开

内容简介

全书共有14篇报告,分别从投资银行模式选择、金融危机演化、金融机构困境、巨观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能源、航空、港口、公路、铁路、汽车、钢铁、食品、商业零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不仅能为各级领导理解此次金融危机和制定应对措施并进一步判断中国经济金融前景提供参考,而且对经济和金融研究工作者也有所启迪和帮助。
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化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对严峻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成为近期最引人注目的话题。本书就是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针对金融危机下的重点行业情况进行研究而汇集成的报告集。报告集儘量以全面、系统、翔实的统计数据为依託,清晰梳理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机制,重点解读当前中国经济和产业面临的冲击,在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对可能的发展方向作出预测。

图书目录

系列报告之一:投资银行模式选择

华尔街危机并非投资银行的失败
1 华尔街危机的直接诱因在于过度膨胀的金融市场交易
1.1 五大独立投资银行失败只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突出表现
1.2 金融市场交易类业务的巨额亏损是投资银行机构损失的主体
1.3 高槓桿套用于金融产品交易是投资银行遭遇危机的关键
2 美国独立投资银行转型是危机下的生存之术
2.1 高盛、摩根史坦利转型后使投资银行业务获得更广阔的空问
2.2 美林被收购后将背靠强大的商业银行保持相对独立的运营
2.3 大型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确实体现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3 “商投”模式是我国可行的综合化经营之道
3.1 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仍面临广阔空间
3.2 在金融市场交易领域的创新应保持谨慎的节奏和步伐
3.3 “商投”模式是可行的综合化经营之道

系列报告之二:金融危机演化

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化
1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表
1.1 第一个阶段: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1.2 第二个阶段:2008年美国金融市场危机
2 利率提高引发潜在危机浮现
2.1 信贷利率的调整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2.2 金融产品创新带动次贷危机的连环扩展
3 次贷危机逐步蔓延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3.1 信心缺失形成次贷危机向信贷危机转化
3.2 金融资产的巨额减值造成金融系统危机
3.3 金融市场联动反应推动金融危机扩大化
3.4 全球资本流动一体化形成金融危机全球化
4 美国政府救助或许暂缓金融危机
4.1 美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救助成效不佳
4.2 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救助或将取得一定成效
4.3 美国潜在损失对金融市场影响不容忽视
5 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5.1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5.2 各国中央银行注资举措的功效
5.3 金融市场全球化下混业的监管与协调
5.4 中国受到的启发

系列报告之三:金融机构困境

金融巨头在美国金融危机中的生存困境
1 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生成中的角色和传导关係
2 五大投资银行传统独立经营模式不再
2.1 财务槓桿高企使得投资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下降
2.2 业务模式转型扩大豫患的危硷係数
2.3 高收益资产暴露出高风险
2.4 资产结构最终决定抵御风险能力
2.5 融资功能缺陷引发流动性危机
2.6 小结
3 商业银行大伤元气
3.1 花旗银行——“大而不倒”
3.2 华盛顿互惠银行——贷款资产单一化银行倒掉
3.3 商业银行:在危机中前行
4 AIG——CDS产品带来的困境
4.1 广泛参与按揭贷款及相关衍生产品市场交易埋下隐患
4.2 交易账户出现巨额损失引致财务状况迅速由盈转亏
4.3 资产减值是事实,但暂时并未出现致命问题
4.4 融资能力下降真正引发了流动性危机
4.5 未来趋势仍不明朗,政府接管难称乐观
系列报告之四:巨观经济
实体经济受拖累财政促内需保增长
1 金融危机拖累发达经济体
……
系列报告之五:股票市场
系列报告之六:房地产
系列报告之七:能源
系列报告之八:航空机场
系列报告之九:港口航运
系列报告之十:公路铁路
系列报告之十一:汽车
系列报告之十二:钢铁
系列报告之十三:食品饮料
系列报告之十四:商业零售
后记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