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大社是位于日本静冈县三岛市的神社,是三岛神社总本社。主祭神是三岛大明神,即大山祇命和积羽八重事代主神(惠比寿神)的合称。 三岛大社历史悠久。创建时期不明,自古镇座于三岛地区,社名和神名中的“三岛”因此得名。中世开始受武士崇敬,尤其受源赖朝重视,此后逐渐名扬天下。1854年受东海地震影响,境内主要建筑损毁,后全部重建,并加设了本殿雕刻。2000年,本殿和本殿雕刻被认定为国家重要文物。
社内主要建筑有本殿、舞殿、神马社、神门等,其中本殿和舞殿设有多种取材自中日文化的雕刻。设有芭蕉句碑和若山牧水歌碑,上书和神社渊源深厚的俳句和短歌。
社内植有樱花树15品种200余株,每年4月上旬满开。此外还有神鹿园、金木犀巨木、相生松等动植物景观。
社内宝物馆藏有多种历史价值突出的重要藏品,其中梅莳绘手箱代表了鎌仓时代漆工艺品的最高水平,源赖家手书般若心经是被认为是唯一现存的源赖家亲笔书物。
特色祭典有例祭、田祭等。例祭每年8月16日举行,含有舞乐、赖朝公举兵出阵奉告祭、手筒花火神事等项目,历史渊源深厚。田祭每年1月7日举行,其中的翻田神事以狂言的形式表演农耕情景,以祈祷天下太平、五穀丰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三岛大社
- 外文名称:三嶋大社(三岛大社、みしまたいしゃ)
- 地理位置:日本静冈县三岛市大宫町二丁目1番5号
- 着名景点:本殿和本殿雕刻
舞殿和二十四孝雕刻
金木犀巨木
宝物馆藏品:梅莳绘手箱
宝物馆藏品:源赖家手书般若心经 - 神社类型:三岛神社总本社
- 主祭神总称:三岛大明神
- 主祭神1:大山祇命
- 主祭神2:积羽八重事代主神(惠比寿神)
- 例祭:8月16日
- 竣工时间:不明(早于927年)
- 古代社格:名神大社
- 中世社格:伊豆国一宫,伊豆国总社
- 近代社格:官币大社
- 现代:别表神社
历史变迁
古代
创建时期不明,自古镇座于三岛地区,社名和神名中的“三岛”因此得名。
平安时代中期延长5年(927年),在《延喜式神明帐》中位列名神大社,主祭神被誉为“东海第一神格”。
中世
中世开始受武士崇敬。源赖朝流放伊豆时崇敬三岛大社并在此祈愿源氏再兴。愿望实现后,认为得到了神助的源赖朝格外崇敬三岛大社,并多次奉纳神宝,其中源赖朝之妻北条政子奉纳的“梅莳绘手箱”代表了鎌仓时代漆工艺品的最高水平。武士对三岛大社的崇敬也随着源氏日益加深,加之神社地处东海道、身兼伊豆地区关口和下田街道起点等地理优势,三岛大明神逐渐名扬天下。
治承4年(1180年)5月,源赖朝在神社祈愿源氏再兴。
治承4年(1180年)8月17日神社例祭当晚,源赖朝举兵攻打平兼隆。
建仁3年(1203年),鎌仓幕府二代将军源赖家向神社奉纳手书般若心经。之后数百年间,书物多次流出社外。
近代
明治4年(1868年),在近代社格制度中位列官币大社。
嘉永7年(1854年),境内主要建筑在东海大地震中损毁。
安政4年(1857年)、安政5年(1859年),僱佣雕工着手製作本殿雕刻。
庆应2年(1866年),本殿、币殿、拜殿重建完成。
明治元年(1868年),境内所有建筑重建完成。
明治29年(1896年),多次流出社外的源赖家手书般若心经最终回归神社,并保管至今。
现代
昭和27年(1952年),宝物库藏品“梅莳绘手箱”被认定为国宝。
大正9年(1920年),歌人若山牧水观赏三岛大社夏祭花火后作短歌,境内现存若山牧水歌碑。
平成12年(2000年),本殿和本殿雕刻被认定为国家重要文物。
景观介绍:大鸟居~总门
大鸟居
入口处设有石制大鸟居,旁边的石碑上有醒目的“三岛大社”字样。进入鸟居后,面前是笔直的参道,左手边是末社严岛神社,右手边是宽阔的神池。
境内樱花
神社境内植有樱花树200余株,品种包括染井吉野、大岛樱、三岛樱、八重樱、枝垂樱等合计15种,每年4月上旬迎来满开。
若山牧水歌碑
若山牧水歌碑位于神池水边,上书有近代歌人若山牧水所作短歌。大正9年(1920年)8月15日,若山牧水在三岛大社观赏夏祭花火后作短歌「のずえなる 三岛のまちの あげ花火 月夜のそらに 消えて散りぬる」,意为:原野尽头的三岛町升起的烟花,在月夜的天空中渐渐消散。
若山牧水歌碑

相生松
相生松位于神池附近,因同根生的黑松和赤松而得名。治承4年(1180年)源赖朝在神社祈愿源氏再兴,据说当时其侧近安达盛长在此负责警卫工作。
相生松

福太郎茶屋
福太郎茶屋是神社境内的和果子店,其招牌点心是漉馅草饼“福太郎”。
草饼“福太郎”

景观介绍:总门~神门
总门
总门建于昭和6年(1931年),是昭和时代代表性的神社建筑。
总门

矢田部盛治像
矢田盛治部像是为了纪念矢田盛治部而设。嘉永7年(1854年),境内主要建筑在东海大地震中损毁。之后的10年间,矢田盛治部主持了神社的重建和复兴工作。
矢田盛治部像

腰挂石
腰挂石位于神门东南面、神马殿南面,有一大一小两块。治承4年(1180年),源赖朝在神社祈愿源氏再兴,据说当时源赖朝和妻子北条政子曾在此歇息。
腰挂石

神马舍
神马舍建于庆应4年(1868年),内供奉有神马。
神马舍

景观介绍:神门~本殿
神门
神门建于庆应3年(1867年),神门后方是神社核心区域。
神门

金木犀巨木
金木犀巨木是位于神门东面的金木犀的巨木,高达10m,枝叶覆盖面积约250平方米,推断树龄1200年以上。每年9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两度开花,淡黄色花朵满开后花香浓郁,传说香气可达8km以外。
金木犀巨木

舞殿和二十四孝雕刻
舞殿位于神门和本殿中间,栏间及其上小壁有雕刻,以中国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为题材,按1面3组6话配置,共4面12组24话,详见本词条附录。
舞殿正面

本殿和本殿雕刻
本殿是複合社殿,分本殿、币殿、拜殿三部分,高约16m,是东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古社殿建筑。本殿区域设有多种雕刻,详见本词条附录。
本殿

景观介绍:东部区域
神鹿园
神鹿园位于境内东南方,园内有鹿数十头。
神鹿园

芭蕉句碑
芭蕉句碑位于神鹿园附近,上书有知名俳句家松尾芭蕉参拜时所作俳句「どむみりと あふちや雨の 花昙」,意为“”。
芭蕉句碑

其它设施
末社:伊豆魂神社
弓道场
艺能殿
宝物馆
重要藏品
重要藏品一览
宝物馆重要藏品如下:
认定 | 类别 | 中文名 | 日文名 |
---|---|---|---|
国宝 | 工艺品 | 梅莳绘手箱 | 「梅莳絵手箱」 |
国家重要文物 | 工艺品 | 太刀铭宗忠 | 「太刀 铭 宗忠」 |
国家重要文物 | 工艺品 | 脇指铭相模国住秋义 | 「脇指 铭 相模国住秋义」 |
国家重要文物 | 书迹典籍 | 源赖家手书般若心经 | 「纸本墨书般若心経源頼家笔 建仁三年八月十日」 |
国家重要文物 | 建筑 | 三岛大社本殿 | 「三嶋大社本殿、币殿并びに拝殿」 |
国家重要文物 | 古代文书 | 三岛大社矢田部家文书 | 「三嶋大社矢田部家文书」 |
国家天然纪念物 | 植物 | 三岛大社金木犀 | 「三嶋大社の金木犀」 |
静冈县认定文物 | 书迹典籍 | 三岛本日本书纪 | 「三嶋本日本书纪」 |
静冈县认定民俗文化遗产 | 民俗 | 田祭神事 | 「田祭・御田打ち神事」 |
三岛市认定文物 | 建筑 | 舞殿 | 「舞殿」 |
三岛市认定文物 | 建筑 | 神门 | 「神门」 |
三岛市认定自然景观 | 植物 | 三岛大社社林 | 「三嶋大社の社丛」 |
三岛市认定文物 | 工艺品 | 三四吕人形 | 「三四吕人形」2躯(はなこさん・春日団らん) |
暂无认定 | 书迹典籍 | 后水尾院和歌怀纸 | 「后水尾院和歌懐纸」 |
暂无认定 | 绘画 | 三十六歌仙缝取绘额 | 「三十六歌仙缝取絵额」 |
暂无认定 | 工艺品 | 大太刀:高力长吉作 | 「大太刀:高力长吉作」 |
暂无认定 | 古代文书 | 古代文书若干 | 三嶋大社所蔵古文 书矢田部家所蔵古文书(寄託管理) |
暂无认定 | 绘画 | 绘画若干 | 泽田政广(雕刻) 栗原忠二(洋画) 林功(日本画) 佐々木古樱(日本画)など |
梅莳绘手箱
宝物馆收藏的梅莳绘手箱据说由北条政子奉纳,是鎌仓时代的採用莳绘工艺的化妆箱,属于当时漆工艺品中的上品。手箱除本体外,还附有化妆镜、镜箱、白粉箱等化妆道具30余件,是古代生活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手箱盖面上绘有老梅树、几帐、群雁,并刻有“荣、传、锦、帐、雁、行”六文字,取材自中国唐代白居易诗《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颔联“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绫袍雁趁行。”
梅莳绘手箱

源赖家手书般若心经
宝物馆收藏的源赖家手书般若心经,被认为是唯一现存的源赖家亲笔书物。
源赖家手书般若心经

建仁2年(1202年)7月,源赖朝死后第三年,源赖家任鎌仓幕府二代将军,但政治实权却掌握在北条时政和北条政子等人手中。建仁3年(1203年)7月20日,源赖家因长期苦恼而发病。为求病癒,源赖家手书了般若心经,于同年8月10日奉纳于三岛大社。书物末尾记载了奉纳缘由:“此心经一卷为病恼祈愿染愚笔谨拜书,奉纳三岛社者也,建仁三年八月十日,从三位源朝臣赖家。”
源赖家手书般若心经,卷尾

之后数百年间,书物曾多次流出社外,直到明治29年(1896年),书物才最终回归神社并保管至今。
特色祭典
例祭
例祭是三岛大社一年中最隆重的祭典,每年8月16日举行。
手筒花火神事

上午10点,祭典开始。
下午1点,向神奉纳舞乐:人长舞、浦安舞。
下午2点45分,赖朝公举兵出阵奉告祭,再现源赖朝于神社祭典日举兵攻打平兼隆初战告捷的故事。
下午7点,手筒花火神事。手筒花火是特殊的大型烟花,其烟花筒由孟宗竹绑以麻绳製成,由製作者手持施放,喷烟可达8-10米。古代信仰认为,烟花的喷力可以驱魔,而喷出的烟火则能保佑人们远离疾病和灾祸。
田祭
田祭是三岛神社的特色祭典,每年1月7日举行。
田祭

下午1点,在本殿举行斋行后,在舞殿举行翻田神事。翻田神事起源于平安时代,至室町时代形成现在的风格。神事由表演者以狂言的形式表演农耕情景,以祈祷天下太平、五穀丰登。
附录
本殿雕刻一览
本殿区域设有多种雕刻,详情如下(雕刻图片请参考引用资料):
位置 | 正面雕刻内容 | 背面雕刻内容 |
---|---|---|
向拜蟇股左侧 | 吉备真备围棋图 | 练鼓鸟图 |
向拜蟇股中央 | 天照大神出天岩户图 | 高砂图 |
向拜蟇股右侧 | 源赖政退治鵺图 | 富贵长春图 |
屋檐正下方 | 黄石公与张良图 | 无 |
向拜蟇股正上方 | 二重虹梁雕刻 | 无 |
向拜蟇股正下方 | 大虹梁雕刻 | 无 |
左侧手挟 | 水吞虎图、骑龙生图、谢自然图、萧史图 | 无 |
右侧手挟 | 杨贵妃图、子持虎图、麒麟图、弄玉图 | 无 |
拜殿前左脇障子 | 山幸彦图其一 | 无 |
拜殿前右脇障子 | 山幸彦图其二 | 无 |
本殿前左脇障子 | 神宫皇后图 | 无 |
本殿前右脇障子 | 养老瀑布图 | 无 |
舞殿二十四孝雕刻一览
舞殿二十四孝雕刻详情如下(雕刻图片请参考引用资料):
编号 | 位置 | 二十四孝编号 | 二十四孝人物 | 二十四孝题材 | 场景 |
---|---|---|---|---|---|
1 | 东面右上 | 8 | 蔡顺(东汉) | 拾葚异器 | 蔡顺答赤眉问 |
2 | 东面右下 | 13 | 朱寿昌(北宋) | 弃官寻母 | 朱寿昌在陕西寻母 |
3 | 东面中上 | 21 | 庾黔娄(南齐) | 尝粪忧心 | 庚黔娄辞官照顾病父 |
4 | 东面中下 | 23 | 黄庭坚(北宋) | 涤亲溺器 | 黄庭坚为母清洗溺器 |
5 | 东面左上 | 3 | 郯子(春秋) | 鹿乳奉亲 | 郯子披鹿衣向猎人说明原由 |
6 | 东面左下 | 14 | 黄香(东汉) | 扇枕温衾 | 黄香扇凉其父床铺 |
7 | 南面右上 | 7 | 汉文帝刘恆(西汉) | 亲尝汤药 | 汉文帝探望母病 |
8 | 南面右上 | 2 | 老莱子(春秋) | 戏彩娱亲 | 老莱子着彩衣为戏以博父母欢心 |
9 | 南面中上 | 11 | 丁兰(西汉) | 刻木事亲 | 丁兰拜父母木像 |
10 | 南面中下 | 9 | 郭巨(东汉) | 埋儿奉母 | 郭巨挖穴欲埋儿意外发现金子 |
11 | 南面左上 | 6 | 闵子骞(春秋) | 芦衣顺母 | 闵子骞劝父勿休后母 |
12 | 南面左下 | 13 | 陆绩(后汉) | 怀橘遗亲 | 陆绩所怀橘坠地后答袁术问 |
13 | 西面右上 | 17 | 孟宗(三国) | 哭竹生笋 | 孟宗孝感天地冬天生笋 |
14 | 西面右下 | 12 | 姜诗(东汉) | 涌泉跃鲤 | 姜诗夫妇孝感天地舍侧涌泉 |
15 | 西面中上 | 5 | 曾参(春秋) | 齧指痛心 | 曾参之母齧指以感曾参 |
16 | 西面中下 | 18 | 王祥(魏晋) | 卧冰求鲤 | 王祥卧冰求鲤 |
17 | 西面右上 | 1 | 虞舜(上古) | 孝感动天 | 虞舜孝感天地象为之耕 |
18 | 西面右下 | 22 | 唐夫人(唐) | 乳姑不怠 | 唐夫人用乳汁餵养公婆长孙夫人 |
19 | 北面右上 | 20 | 吴猛(东晋) | 恣蚊饱血 | 吴猛裸身餵蚊 |
20 | 北面右下 | 19 | 杨香(晋) | 扼虎救父 | 杨香扼持虎颈救父 |
21 | 北面中上 | 16 | 王裒(魏晋) | 闻雷泣墓 | 王裒在母亲墓前跪泣 |
22 | 北面中下 | 10 | 董永(东汉) | 卖身葬父 | 天女帮助董永后离去 |
23 | 北面右上 | 4 | 子路(春秋) | 百里负米 | 子路负米于路 |
24 | 北面右下 | 其它版本 | 田真兄弟 | 紫荆复萌 | 田真三兄弟争论紫荆归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