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政策又称“利率政策”、“利息率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管制和调节利率所採取的方针、政策、措施,是通过利率的提高或降低以影响信用供求的巨观经济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对宏凤经济和借贷资金间接调控的手段之一,具体包括高利率政策和低利率政策,调节利率是西方国家控制巨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般情况下,为了抑制国内因投机而增加的对资金的需要,抑制国内银行信用的过度膨胀,控制通货膨胀,或防止国内资金外流,吸引外资,或使汇率产生有利于本币的变动,就这行高利率政策。反之,经济衰退萧条时,资本主义国家则实行低利率政策,以扩大信贷规模,鼓励投资,人为地扩大消费,从而缓和经济危机。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的利率的提高或降低使信贷紧缩或鬆动,最终支配市场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通过利率政策,可以调节和控制市场利率的总水平,使其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同时还能充分发挥信贷利率的槓桿作用,调节各行业、各部门的信贷资金占用量,引导社会资金供求变化,调节经济比例关係,最佳化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往往採取不同的利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