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2020-02-26 07:42:04) 百科综合

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是从事湿地保护生态学和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的机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 建立时间:2002年10月
  • 研究内容:湿地保护生态学和植被恢复技术
  • 实验室主任:盛连喜

简介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依託于东北师範大学,于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正式建设。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的运行管理机制,主要从事,侧重于我国典型湿地环境演变过程、湿地环境生态功能机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技术、与湿地保护相关的植被恢复技术等。实验室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湿地观测数据、分析报告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环境建设提供示範工程和技术谘询,成为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技术支持机构。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教授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任。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9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5人,讲师和工程师7人,其它工作人员4人。
结合多年来已有的研究基础和形成的专业优长,实验室确立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景观生态设计与植被恢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研究和生态系统变化过程模拟与监测四个主要研究领域。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领域包括湿地环境功能机制、效益研究,湿地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机理与保育,湿地资源研究,和严重受损湿地功能恢复与结构重建技术研究四个方面内容;景观生态设计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领域包括结构与功能效益研究、景观生态设计实例研究、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三个方面内容;植物修复技术研究包括抗盐硷植物品种的选育和矿区等工业废弃地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二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变化过程模拟与监测包括东北地区湿地及植被动态变化的资料库建设、东北地区湿地及植被变化模型研究和室内模拟研究三个方面内容。

研究任务

1、生态系统变化模拟与监测方向
利用遥感数据监测区域生态格局的变化,研究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建立区域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开展生态模拟研究。
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
●东北地区湿地与植被动态监测技术体系标準化研究。
●湿地和植被资料库建设。
●森林植被全球变化回响研究。
2、植物修复技术研究方向
主要围绕吉林西部草地湿地的退化、河流的污染开展植物修复研究,筛选高效修复性植物,研究生态工程技术。
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
● 典型退化草地的修复。
● 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的增强技术研究。
● 受损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
● 污染河流的近岸修复技术
3、景观生态设计与植被恢复技术方向
根据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结构进行景观生态设计。从景观尺度上完善生态工程技术,实现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最佳耦合。以区域生态规划推进湿地保护。
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

● 吉林省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区划。
●吉林省湿地功能区划
●长白山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生态健康评价。

实验室介绍

1、中心实验室
办公地点位于东北师範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总面积为 4000平方米,办公条件优越,已经实现办公现代化。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已经建成了面向全校的区域网路,添置了完整的图形 / 图象输入、处理与输出设备,具备了完成相关内容研究所需要的设备和软体要求。
地表过程模拟实验室
通过室内塑造的实体模型的运行,观测和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生态过程,将自然界中多要素影响下的自然过程简单化和模式化,揭示湿地内部和其相关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规律,为湿地保护和创建、植被恢复工程提供基础参数。主要实验内容包括湿地养分迁移和转化过程、污染物滞留、降解和清除的生物化学机制;湿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贡献与全球变化。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植被恢复的基质结构。
环境演化与古生态实验室
利用湿地沉积物——泥炭和腐泥,提取环境演化信息,包括孢粉分析、植物化石鉴定、生物标誌物、有孔虫、重金属元素等,用C14测年确定沉积物年龄,通过生物地层信息综合,以高解析度反映第四纪以来相关区域气候和环境演化过程,分析气候和植被变化的驱动机制,为未来全球变化预测提供历史参照。东北区第四纪环境演变;同位素年代学;湿地古植被与古生态学;泥炭和腐泥的有机地球化学。湿地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功能:湿地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食品安全为目标的育苗基质生产工艺等,泥炭腐植酸工业利用产品的研发。
植物修复技术实验室
以生物化学理论指导,针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受污染构件,如水体、土壤与空气等,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系清除污染物。人工模拟不同植物在不同生境中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功能,筛选理想的净化植物种。主要包括利用植物固定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利用植物净化水体和空气、利用植物清除放射性核素和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净化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等方面。用于清除油污、农药残留物和剩余养分的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沙化、硷化土地的植物修复技术;土壤严重侵蚀区的植被恢复等。
常规分析实验室
以土壤、植物、水和湿地沉积物作为主要测试分析对象,主要进行常规的理化分析,包括土壤含水量、容重、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有机质、腐殖质及其衍生物等;水质分析;植物的有机化学组成、养分吸收、化学污染物吸收和释放规律等。湿地沉积物粒度分析、有机地球化学组成、沉积物年代测试等。恢复湿地的污染物清除机制、植物修复的生物化学、湿地和植被演化过程等。
2、野外试验站
地点:吉林龙湾自然保护区(吉林省辉南县金川镇)
主要职能:研究水土流失、人类干扰对湿地生态结构的影响,研究泥炭沼泽湿地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追溯湿地生态系统 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实施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技术。
主要工作:水土流失和坡面过程观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监测;山地次生林演替过程长期观测;植被恢复工程效益监测;湿地和森林恢复实验。
在实验站完成的课题:
1. 非金属矿产开採废弃地的修复技术;
2. 吉林省湿地功能区划及主要湿地保护恢复的研究;
3. 湿地水环境与水动力过程研究 ;
4. 泥炭沼泽大气-植物--泥炭界面系统中有机碳通量与转化研究 ;
5. 近13Ka来陆气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全球变化;
6. 泥炭纪录的全新世东亚季风突然变化事件及其对全球变化回响。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