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与自律》是2008年11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晖。该书对政府管制在经济社会治理结构中的角色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并对政府管制制度的本土化过程、效果和障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基本介绍
- 书名:管制与自律
- 作者:余晖
- ISBN:9787308063791
- 页数:395页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作者简介
余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天则经济研究所公用事业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专家谘询组成员(2002年4月2004年10月)。主要着作有《政府与企业从巨观管理到微观管制》、《管制与市场》(主译)等。
内容简介
《管制与自律》是公共政策论丛·学者自选集之一。管制,又称规制或监管,是政府行政机构依法律授权对微观行为主体有违其他微观主体或公共利益之行为的预防和直接干预,它有别于政府行政机构的巨观调控政策和直接参与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作为管制经济学在国内的最先推介者之一。同时,作者通过政府管制在国内药品、电信、彩票、建筑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经济领域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并提出了健全政府管制制度的宪政要求。市场微观主体的自律行为亦为经济社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管制存在着合作、补充、竞争和替代的关係。作者无疑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对行业协会这一国内外历史悠久并广泛存在的自律组织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健全这一社会自治机制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联繫到国内普遍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反竞争行为,以及在生产、药品、食品、环境等领域频繁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相信读者在阅读《管制与自律》的过程中能得到颇多的收益和启发。
目录
作者前言
政府管制篇
1 中国药业政府管制制度形成障碍的分析
1.1 中国药业的政府管制:故事与问题
1.2 实证之一:依存性制度分析
1.3 实证之二:利益集团与新旧制度的更替
1.4 结论
2 政府经济治理结构中的行政监管
2.1 市场失灵: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由
2.2 政府经济职能及其重新划分
2.3 政府三大经济职能间的异同和相互关係
2.4 现代政府监管在已开发国家中的建立和发展
2.5 为什幺要研究和改革我们的政府监管制度
2.6 我国政府管制改革的方向
3 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总体框架
3.1 深化改革的起点和目标
3.2 监管客体再造:谁来赴监管午餐
3.3 监管结构再造:监管什幺和怎样监管
3.4 监管主体再造:谁是监管者
3.5 监管者的监管结构再造:谁来监管监管者
3.6 结论和近期政策重点
4 监管权的纵向配置
4.1 研究思路
4.2 调研情况综述
4.3 现状和问题的理论分析
4.4 对电监会设立地方分支机构的建议
5 彩票市场的产业组织特徵与政府监管
5.1 彩票与彩票种类
5.2 彩票市场的产业组织特徵
5.3 彩票市场的产业组织与政府监管:国际经验与比较
5.4 当前我国彩票市场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5.5 我国彩票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6 公私合作制在中国的试验
6.1 什幺是公私合作制
6.2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制实践
6.3 公私合作制在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6.4 加快正式制度的建立,促进公私合作制的健康发展
7 监管热的冷思考
7.1 “监管”及其产生的原因
7.2 监管在政府行政治理结构中扮演什幺角色
7.3 建立政府监管体制的原则和前提
7.4 我们拥有一个什幺样的监管体制
7.5 监管体制在中国为何水土不服
7.6 在自我创新和行政体制改革中完善监管体制
8 市场失灵、管理失灵与建设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建
8.1 问题提出和相关的理论背景
8.2 产业公共管理制度的供给和需求
8.3 建设行业的“概念之争
8.4 建设行业的产业性质和市场失灵
8.5 建设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需求
8.6 我国建设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演变及其问题
8.7 政府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机构配置思路
8.8 建设行政管理综合性管理的优势职能=
行业自律篇
9 转型期自律性行业组织产生和发展机制
9.1 理论:行业协会组织的制度动力学原理
9.2 描述: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行业组织的生髮状况
9.3 评价:转型期行业协会的发展不足及其阻因
10 我国加入WTO后协会应对策略研究
10.1 WTO体制下协会功能的扩展空间
10.2 国内协会与反倾销:成绩与问题
10.3 WTO反倾销制度下协会的应对策略
11 我国行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模式选择
11.1 模式比较与选择
11.2 我国转型期的行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之实践及其评价
11.3 未来行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建议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