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鲁政办发〔2011〕33号转发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公务员局《山东省“十二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该《规划》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培训内容、实施方法和保障措施3部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山东省“十二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
- 印发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文号:鲁政办发〔2011〕33号
- 印发时间:2011年6月27日
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山东省“十二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的通知
鲁政办发〔2011〕33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2011-2015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1〕14号)精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拟订了《山东省“十二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规划
山东省“十二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公务员局
为加强行政机关公务员(以下简称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素质和履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中发〔2006〕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2011-2015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1〕1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健全富有山东特色公务员培训体系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完善和健全培训制度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努力提升公务员培训工作科学化、规範化水平,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为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服务大局原则。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为重点,确定培训内容,着力培养和提升公务员的战略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确保省委、省政府各项重大战略决策顺利实施。
2.按需施教原则。发扬理论联繫实际的学风,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突出公务员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工作需要、公务员成长需要和学科发展实际设定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更好地为公务员健康成长服务、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改革创新原则。遵循培训教育和公务员成长规律,不断推进培训理论、管理方式和培训方法创新,在培训内容上积极选用最新知识、理论、观念,在培训方式上加大远程教育和线上学习力度,在施教机构选用上逐步引入竞争择优机制,切实增强培训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4.依法培训原则。依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加强公务员培训制度建设,严格培训管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考核评估,依法保证完成培训任务。
二、工作目标和培训内容
(一)工作目标
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务员职业成长需要,建立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组织调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科学、规範、有序的培训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培训理念更加开放、培训模式更具活力、培训内容更有实效的公务员培训体系。
---初任培训参训率达到100%。实行新录用公务员统一初任培训大纲和宣誓制度,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培训情况经设区的市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后,记入公务员个人档案,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不能任职定级。
---任职培训要达到规定的时间要求。晋升处、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原则上要在任职前接受培训,确因特殊情况,须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规定培训,仍未完成的要延长试用期。
---专门业务培训根据公务员承担的职责任务进行。专门业务培训以部门、单位为主组织,培训时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培训要突出前瞻性、实用性,重点提高公务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在职培训围绕重点内容进行。以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为目的,重点围绕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和深化改革、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等课题开展。在职培训可採取网路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每人每年累计培训不少于12天。5年内争取把全省公务员培训一遍,使公务员道德素养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明显改进、能力素质明显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政府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人民民众需要。
(二)培训内容
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基本理论和科学素质培训,培育和强化公务员的公僕意识、服务意识、廉洁勤政意识。加强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繫实际、密切联繫民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2.依法行政和廉政教育。以“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培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增强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能力。结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切实加大廉政教育力度,增强公务员廉洁勤政的意识和抵御腐败的能力。
3.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以忠于祖国、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在全体公务员中开展职业道德专题培训,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的必修课程,不断提升公务员的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健全和完善公务员行为规範,培育公务员精神,树立公平正义形象,努力使公务员成为新时代、新风尚的楷模。
4.专门业务。按照富民强省建设的总目标,根据转方式调结构、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要求,组织好区域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现代服务业、国防教育、应急处理、信息安全与保密、心理健康等专题培训。
5.基本技能和在职学历学位教育。针对各级机关45岁以下的公务员,继续开展以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公务员实用英语会话、国语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技能培训。鼓励公务员本着工作需要、学用一致的原则,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推进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教育改革创新。
三、实施方法和保障措施
(一)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公务员培训管理体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公务员培训工作作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各级公务员培训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公务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要建立公务员培训计画会商制度,加强与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的协调、沟通,準确把握公务员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画。
(二)进一步加强培训制度建设,完善培训制度体系。依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的要求,结合我省公务员队伍建设实际,制定《山东省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实施办法》,建立公务员培训登记制度、计画申报制度、质量评估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实现公务员培训制度化、规範化。
(三)充分利用山东干部学习网和各地现有网路培训资源,建立开放、兼容、共享的全省公务员培训网路。抓好“供、选、学、管”等网路培训环节,充分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培训档案,加强培训登记管理和考核力度,激发公务员学习的内生动力,提高公务员自主选学的质量。
(四)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口培训合作力度。除继续做好国家安排的对口培训任务外,着力抓好山东对口援建培训工作,并积极探索省内地区间对口培训路子。採取多种方式,积极利用境外培训资源及优势,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与惯例、对外交往能力强、具有世界眼光的高层次複合型公务员。
(五)採取脱产学习、在职自学、网路培训等形式,抓好基层公务员培训。重点加强乡镇、街道基层公务员培训,省公务员局要举办系列示範培训班。公安、工商、税务、社保等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强系统内基层公务员培训工作,把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和倾斜,不断提高基层公务员依法行政、服务民众、社会管理和维护稳定等本领。
(六)强化基础建设。加强对行政学院等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其公务员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实行竞争择优机制,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省级教育培训机构资质认证标準,对承担公务员培训职能的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资质认证,进一步激发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积极推进培训师资库建设,筛选一批名师入库,实现优质培训教学资源共享。
(七)保障培训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公务员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保证公务员培训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专项经费制度,加强专项经费管理,完善经费“跟着项目走”的管理办法,促进经费向优质培训资源流动。有条件的地方应对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评选表彰等基础性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加大培训经费使用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八)实施培训管理者培养工程,加强培训管理者队伍建设。採取专项培训、理论研讨、业务考察和实践锻鍊等形式,加强对公务员培训管理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省公务员局要重点培训300名培训管理者。
(九)加强培训管理和监督检查。坚持依法开展公务员培训,严格审批程式,严禁举办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班,严禁以培训为名搞公款旅游,尤其是出国(境)旅游。强化组织监督、民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乱髮证等违法乱纪行为,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单位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