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是一本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书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相互衔接的渐进过程。改革的总体发展趋势既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相契合,又与行政管理的学理相一致,是现实和学理的有机统一。
基本介绍
- 书名:变革中的行政体制改革研究
- 作者:肖华孝 肖扬伟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2349889
- 外文名:Studies on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Transition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页数:253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发展出版社
内容简介
《变革中的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章行政改革概述
第一节行政改革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行政改革研究的背景
二、行政改革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行政改革的内涵和特点
一、行政改革的内涵
二、行政改革的特点
第二章西方国家现代行政改革的理论趋势与现实启示
第一节现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导性理论
一、新自由主义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new public management)
四、政府治理理论(govermental governance)
五、新公共服务理论(new public service)
六、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postmodem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七、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现代西方行政改革趋势
一、公共行政民主化
二、公共部门民营化
三、公共管理企业化
四、公共服务市场化
五、公共运营信息化
第三节西方国家现代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运动的启示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
第一节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
一、1982年的改革
一、1988年的改革
三、1993年的改革
四、1998年的改革
五、2003年的改革
六、2008年机构改革
第二节 中国行政机构改革成就和经验总结
一、我国行政机构的主要成就
二、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成效和基本经验
三、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教训
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改革
第四章社会转型中的行政改革
第一节社会转型的内涵与特点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二、社会转型的特点
第二节社会转型中的行政改革的制度安排
一、西方主要国家社会转型及政府改革
二、中国社会转型对政府提出的挑战
三、应对挑战,政府应着力进行的行政改革
第三节社会转型中行政精神的塑造
一、西方国家社会转型中行政精神塑造
二、中国社会转型中行政精神塑造.
第五章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管理创新
第一节全球化与政府管理创新
一、全球化使政府公共行政的功能国际化
二、使政府的服务方式向服务行政发展
三、全球化使政府公共行政在同一时期性质趋同、目标多元化
四、全球化使政府职能的内容发生改变
五、全球化要求官僚制结构作出重大变革
第二节建国以来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变迁
一、“强政府—弱社会”管理模式(1949~1966年)
二、“弱政府—弱社会”政府管理模式(1966~1978年)
三“强政府—强社会”政府管理模式(1978年至今)
第三节我国政府管理现状及创新途径
一、我国政府管理现状及挑战分析
一、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途径
第六章中国行政价值的重塑
第一节价值与行政价值
一、价值与行政价值的内涵
一、行政价值的结构
三、行政价值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西方公共行政价值观的演变
一、奉行效率至上的传统公共行政
一、重视公平与正义的新公共行政
二、推崇市场化和企业化的新公共管理
四、民主价值的重新定位的新公共服务
第三节 当代中国行政价值的现状及重塑
一、当代中国行政价值现状
一、当代中国行政价值的重塑
第七章政府职能的变革、最佳化与整合
第一节政府职能的变革的背景
一、全球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因
二、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公民参与意识的迸发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三、政府自身遭遇的危机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因
第二节政府职能合理界定与职能结构的调整
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基本认识前提
二、政府角色和政府职能转变
第三节政府职能转变路径分析
一、规範市场经济体制,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
、加强巨观调控,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
三、放鬆管制,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四、加快财政支出公共性建设,建立公共财政与政府职能互动机制
第八章中央与地方关係及行政区划改革
第一节我国地方行政改革
一、省直管县改革
、大部制改革
三、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四、乡镇政府体制改革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关係
一、中央与地方关係的调整历程
二、中央与地方关係的悖论
三、调整中央与地方关係问题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行政改革的理性思考与展望
一、行政改革的理性思考
二、行政改革的未来展望——由行政管理走向公共行政
参考文献
第一节行政改革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行政改革研究的背景
二、行政改革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行政改革的内涵和特点
一、行政改革的内涵
二、行政改革的特点
第二章西方国家现代行政改革的理论趋势与现实启示
第一节现代西方行政改革的主导性理论
一、新自由主义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new public management)
四、政府治理理论(govermental governance)
五、新公共服务理论(new public service)
六、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postmodem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七、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现代西方行政改革趋势
一、公共行政民主化
二、公共部门民营化
三、公共管理企业化
四、公共服务市场化
五、公共运营信息化
第三节西方国家现代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一、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运动的启示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
第一节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
一、1982年的改革
一、1988年的改革
三、1993年的改革
四、1998年的改革
五、2003年的改革
六、2008年机构改革
第二节 中国行政机构改革成就和经验总结
一、我国行政机构的主要成就
二、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成效和基本经验
三、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教训
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改革
第四章社会转型中的行政改革
第一节社会转型的内涵与特点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二、社会转型的特点
第二节社会转型中的行政改革的制度安排
一、西方主要国家社会转型及政府改革
二、中国社会转型对政府提出的挑战
三、应对挑战,政府应着力进行的行政改革
第三节社会转型中行政精神的塑造
一、西方国家社会转型中行政精神塑造
二、中国社会转型中行政精神塑造.
第五章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管理创新
第一节全球化与政府管理创新
一、全球化使政府公共行政的功能国际化
二、使政府的服务方式向服务行政发展
三、全球化使政府公共行政在同一时期性质趋同、目标多元化
四、全球化使政府职能的内容发生改变
五、全球化要求官僚制结构作出重大变革
第二节建国以来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变迁
一、“强政府—弱社会”管理模式(1949~1966年)
二、“弱政府—弱社会”政府管理模式(1966~1978年)
三“强政府—强社会”政府管理模式(1978年至今)
第三节我国政府管理现状及创新途径
一、我国政府管理现状及挑战分析
一、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途径
第六章中国行政价值的重塑
第一节价值与行政价值
一、价值与行政价值的内涵
一、行政价值的结构
三、行政价值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西方公共行政价值观的演变
一、奉行效率至上的传统公共行政
一、重视公平与正义的新公共行政
二、推崇市场化和企业化的新公共管理
四、民主价值的重新定位的新公共服务
第三节 当代中国行政价值的现状及重塑
一、当代中国行政价值现状
一、当代中国行政价值的重塑
第七章政府职能的变革、最佳化与整合
第一节政府职能的变革的背景
一、全球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因
二、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公民参与意识的迸发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三、政府自身遭遇的危机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因
第二节政府职能合理界定与职能结构的调整
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基本认识前提
二、政府角色和政府职能转变
第三节政府职能转变路径分析
一、规範市场经济体制,强化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
、加强巨观调控,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
三、放鬆管制,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四、加快财政支出公共性建设,建立公共财政与政府职能互动机制
第八章中央与地方关係及行政区划改革
第一节我国地方行政改革
一、省直管县改革
、大部制改革
三、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四、乡镇政府体制改革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关係
一、中央与地方关係的调整历程
二、中央与地方关係的悖论
三、调整中央与地方关係问题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行政改革的理性思考与展望
一、行政改革的理性思考
二、行政改革的未来展望——由行政管理走向公共行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