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价格管理手段

(2020-01-06 18:54:59) 百科综合

价格管理手段

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市场力量决定着一般商品和劳务及生产要素的价格。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市场供求力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经常有种种形式的损人利己的“越轨”行为和不完全反映供求状况的价格,妨碍公平交易,导致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因此,为有效保证市场经济在公平和合理的价格引导下正常运行,必须善于运用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价格管理,切实有效地限制价格波动,稳定市场,最大限度地反映市场供求的要求,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价格管理手段
  • 外文名:Price management
  • 类型: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 专业:经济学

价格管理手段的内容

价格管理的手段比较多,主要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是价格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经济手段
价格管理中的经济手段。包括政府运用货币投入、银行利率、投资、信贷、税收、补贴以及重要物资储备等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对市场价格进行有计画的指导和调节,间接控制商品价格的相对水平和物价总水平。比如,当经济发生衰退萧条时,实行扩张性的巨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求通过刺激总支出或总需求来使价格回升并加速经济成长;当经济中出现不合理的商品比价关係及由此而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时,对那些价格过低和盈利过少的行业或产品,或给予财政补贴,或减免税收,或提供较低利息率的贷款,或是政府组织收购,增大需求力量。
(二)行政手段
价格管理中的行政手段是运用行政命令,採取行政强制手段来管理和协调各种价格关係的一种方法,如传统的价格监审制、定价许可证制、提价申报制等各种行政规章制度。在有些领域出现法律监督和经济手段干预不够有效的情况下,国家将动用行政力量和权力来直接介入有关价格的决定,即对价格进行直接干预。比如,在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或因意外事件干扰,如石油涨价而引起经济形势严重动荡时,西方国家往往採取冻结物价或对部分商品价格进行管制等。
(三)法律手段
价格管理中的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有关价格法律规範来实现对价格的管理。价格法律规範包括价格法律、法令、条例、决定、规定以及管理办法等法规形式,国家可以将有关价格的方针、政策,有关管理价格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有关控制价格机制运行所要遵循的準则,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具体化、条文化、定型化和规範化,实现以法治价。众多的法规条例可以形成一张密实的大网,使企业被紧紧地置于其中,迫使其定价行为和经营行为规範化,并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

价格管理手段的比较

各种价格管理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共同之处,表现在所遵循的规律、所达到的目的和运用的主体等是相同的。各种价格管理的手段的不同之处也是很明显的,具体见表1。
表1 价格管理手段比较表
价格管理手段
特点
方式
重点
行政手段
强制性、直接性、局部性
财政、金融手段
命令的服从
经济手段
间接性、滞后性,收效慢,
涉及面广,各种经济手段需配合使用
利益诱导
价格总水平变动
法律手段
规範性、稳定性、严肃性
法律规定
人们的价格行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