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解题思维的理论和方法》是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守华。该书主要从教学和心理的角度出发,对物理解题思维中一系列十分重要而又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基本介绍
- 书名:物理解题思维的理论和方法
- 作者:袁守华
- ISBN:9787303120413
- 类别: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物理学
- 页数:223
- 定价:26.00元
- 出版社: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2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次:1
内容简介
该书着重讨论了3个方面的问题,物理计算题、物理知识的构成要素及其属性、特徵和内在联繫解题过程中複杂物理现象的分析方法;寻找问题算法的通用思考方法和相关的公式选择规则。本书遵循独特的研究思路,力图揭示物理解题思维过程的规律性,阐明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本书阐述的内容既有突出的新颖性、理论性,又有强烈的?学针对性和实用性,既有利于读者从思想上深入、清晰地认识物理解题思维过程,又有助于读者自觉、有效地更新物理习题教学。
本书适合从事中学物理教育的教师和师範院校物理专业学生阅读、参考,还可供对解题思维感兴趣的非物理课教师和相关理论工作者参考。
目 录
前言
第1章问题解决系统 物理问题 物理知识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2问题解决系统和物理习题
1.2.1 问题
1.2.2 问题解决系统
1.2.3 物理习题
1.2.4 习题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3 物理计算题的组成和解法
1.3.1 物理计算题的四种已知条件
1.3.2 物理图象提供的条件
1.3.3 初始条件、衍生条件和闲置条件
1.3.4 条件的三种作用
1.3.5 物理计算题的要求 衍生待求量
1.3.6 计算题的解法与寻找解法
1.3.7 物理解题思维方法
1.4 物理计算题的性质
1.4.1 内蕴性
1.4.2 知识相关性
1.4.3 启发性
1.4.4 条件与要求相匹配
1.4.5 条件的无序性
1.4.6 量值条件的分散性
1.5 物 理 知 识
1.5.1 物理模型和物理现象模型
1.5.2物理概念和物理量
1.5.3 物理定律和公式
1.5.4 解题过程中的关联环
1.6 物理知识间的联繫
1.6.1 知识元素与基本物理现象的从属关係
1.6.2 物理量与物理实物构件的从属关係
1.6.3 定义公式与物理量的从属关係
1.6.4 物理量与公式间的包含关係
1.6.5 解题思维中的引导信息
第2章 审题 物理现象的分析
2.1 解题理论相关研究简介
2.1.1 认知心理学对解题过程的研究
2.1.2 程式性知识和产生式
2.1.3 数学教学领域对解题过程的研究
2.2 审题一 审题意
2.2.1 通读题目
2.2.2 分类研读
2.2.3 含蓄词语研判
2.2.4 分析特殊等量关係
2.3 审题二 审解题方向
2.3.1 问题的相关知识域
2.3.2 用问题的知识标记判定解题方向
2.4 通过分割重组和匹配分析物理现象
2.4.1 现象分析的意义现象规定公式
2.4.2 通过分割重组和匹配识别物理现象
2.4.3 现象分析的六种方法要素
2.4.4 适用现象模型与问题间的联繫
2.5 具体现象的模型化处理
2.6 研究对象的确定和转移
2.6.1 物理问题中的研究对象
2.6.2 问题中研究对象的识别
2.6.3 寻找解法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转移
2.7 现象分析举例之一
2.7.1 力型综合题 2.7.2 过程重複发生的问题
2.8 现象分析举例之二
2.8.1 多阶段问题
2.8.2 隐性多阶段问题
2.8.3 多对象问题
2.8.4 例题小结
2.9 综合题的分解与还原
2.9.1 物理现象模型与典型基本题
2.9.2 综合题的分解与还原
第3章 寻找解法的算法分析
3.1 算法分析的分析法和公式选择规则
3.1.1 例子
3.1.2 分析法及其特点
3.1.3 分析法中公式的优先选择规则
3.2 算法分析的综合法
3.2.1 综合法及其特点
3.2.2 综合法中公式的优先选择规则
3.2.3 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比较
3.2.4 衍生量、闲置量在公式选择中的作用
3.3分析法与综合法的联合运用
3.4算法分析的方程组法
3.5 问题解决系统的状态变化
3.5.1 解题过程中子系统的相互依赖和制约
3.5.2 问题子系统的初始状态
3.5.3 现象分析阶段问题子系统的状态变化
3.5.4 算法分析阶段问题子系统的状态变化
3.5.5 寻找解法过程中知识子系统的状态变化
3.5.6寻找解法过程中解题思维操作子系统的状态变化
3.5.7 寻找解法阶段的过程模型
3.6 解题思维中的自我评价和调整
第4章 几个相关的问题
4.1 教学软体《高中物理智慧型解题导师》
4.1.1 一个教学死角
4.1.2 软体的编制
4.1.3 软体编制与教学解题理论研究
4.1.4《高中物理智慧型解题导师 V1.5 免费版》简介
4.1.5 教学软体展望
4.2 问题的难度及其教学套用
4.2.1 问题的客观难度和主观难度
4.2.2 问题的平均难度
4.3 解题思维与思维能力培养
4.3.1 解题过程是一个具体化的认识过程
4.3.2 解题思维中的分析、综合和比较
4.3.3 解题思维中的逻辑推理
4.3.4 传统练习题体系的缺陷及其改革
4.3.5 高考试题的局限性
了解书的更多相关情况,请用书名搜寻进入新浪部落格作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