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铃,香港TVB电视剧《宫心计》女主角之一,全剧反一号;由演员杨怡饰演。她自幼被卖入刘府为婢,不知其家乡籍贯,幸而老爷与夫人对其怜爱有加,小姐刘三好亦将她视为妹妹,从未将其当作下人看待。后刘老爷获罪流放,6岁的金铃受牵连与夫人江采琼、小姐刘三好一起被没入宫廷成为宫婢,自此夫人更认为再无主僕之别,要金铃与三好“互相扶持,守望相助”。后成为唐宣宗丽妃,因妒忌和野心与刘三好反目,在仇恨路上愈陷愈深,无法自拔。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姚金铃
- 别名:金铃、姚女史、姚掌珍、丽妃、丽妃娘娘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职业:司珍房女史→司珍房掌珍→丽妃
- 婆婆:郑太后
- 丈夫:李怡
- 姐妹(反目):刘三好
- 情敌:刘三好、万宝贤
- 盟友:马元贽
- 贴身侍女:钱飞燕
- 结局:打入冷宫,神志不清,孤独终老
- 配音:邵凯丽
- 年龄:26岁
简介
香港TVB电视剧《宫心计》反派女一号,童年版由梁暐昕饰演,成年版由杨怡饰演。
采琼因身怀江家祖传的点翠绝技,被尚宫局掌珍阮翠云推荐为太后打造金钗“凤凰朝日”。年幼的金铃深夜偷看钗上的夜明珠时,误将红蜡滴入缝隙中,造成“凤凰泣血”的凶兆,连累尚宫局宋司珍被降职贬作苦工,采琼被判杖打30,因伤重又兼感染风寒,最终不治。采琼临终前,金铃向夫人坦诚一切,得到采琼原谅。不久,金铃与三好双双通过学婢考试,金铃进入阮翠云掌管的司珍房,而三好则在与阮翠云有过节的司制钟雪霞的设计下进入司制房工作。金铃每晚不辞辛苦将白天所学的技艺全部教授给三好。后因郭皇太后赏识三好手艺,三好被调往司珍房任掌珍,备受疼惜,使金铃升任掌珍美梦破碎,渐生妒忌之心。为达目的,金铃渐生心机。为了攀上高枝,逐渐向皇上李怡投怀送抱,金铃刻意温言开解李怡,及后更阻止了郭太后跳城头,免李怡陷于不孝不义之名,博得郑太后赏识,最终被封为丽妃,心愿得偿。同时万宝贤亦被封为贤妃,便开始了两位妃子的尔虞我诈。金铃被封不久后便怀了龙胎,因自己不小心踩到画轴而落胎。因刚做妃子之时频频受贤妃母子欺负,而且金铃发现万夫人慾施厌胜之术要自己滑胎,便顺势将滑胎一事嫁祸给万夫人,还向御花园池中撒冥锵嫁祸是贤妃夜祭亡母,贤妃因此受罚。而好友三好此时发现万宝贤天真善良,结为好友。丽妃怀恨在心,故意让贤妃的观音画像被吐蕃王子看到,要娶三好为妃,李怡设计保住三好。后来显扬跳崖,丽妃发现三好去过御药房拿过安胎药,以告密信的形式说三好与人通姦。李怡为保三好和三好腹中显扬的孩儿,立三好为德妃。金铃更加憎恨三好,竟向宦官马元贽靠拢,朋臂为奸,诬陷三好杀害郑太后,证据确凿要判三好死罪。可惜最后终究失败,皇上带兵攻入皇宫,马元贽意图弃下金铃独自逃亡,两人互相骂了起来,马元贽打了金铃两巴掌,金铃气极,更是抽出剑向马元贽刺去,将马元贽杀死。皇上李怡原想赐死丽妃,但又想起曾经答应她永不赐死她的誓言,所以仍保住她妃子之名,让她继续留在宫中,并幽禁紫薇宫,直到老死。金铃最后变得神志不清,由于本性善良,在大结局称自己为德妃刘三好,还教导两位小宫婢要守望相助,道出了自己内心的意愿,甚是感人。



身份:司珍房女史→司珍房掌珍→丽妃→疯妃
性格:出身家婢,机灵聪慧,坚强硬朗,观人于微。本质善良,可惜沦为宫婢,为生存,不得不依从宫中尔虞我诈、猜疑人心的游戏规则,为达目的,人变得狡诈阴险,利慾薰心,不择手段,埋没良知,牺牲好友亦在所不惜。最后李怡保她妃子之名,打入紫微宫,最后变得神志不清,教导两位小宫婢要守望相助,道出了自己内心的意愿。
背景
本为刘府家婢,因为老爷被新皇秋后算账,获罪抄家,牵连全府上下,金铃逐跟随夫人采琼与小姐三好一同逃亡,终被官兵捉拿,没入宫中当官婢,从此改变其一生。
遭遇
金铃进宫不久,夫人采琼就因为失职被杖打致死,令金铃深切体会到宫中生活如履薄冰,一步之差,走的可以是晋升阶梯,亦可以是下黄泉绝路,所以要生存,就要武装自己,对夫人的遗训“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未敢苟同。
长大后的金铃,屡次受压及遭出卖受虐,令金铃认定宫中不能做好人,不应行好事,所谓感恩图报,好人有好报等事,在宫中都是骗人的东西。只有三好,金铃才会以心相交。一直以来,金铃都偷偷教授三好造金钗技巧,后来三好因为一双巧手,得郭皇太后赏识,下旨调往司珍房,锋芒竟盖过金铃,妒意开始蚕食这段友情。李怡登基,金铃藉机讨好郑太后,最后心愿得成,被封为丽妃。
金铃封为丽妃后,性情渐变,凡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一一刬除。金铃奸计终瞒不过三好,姊妹反目,最后更诬陷三好杀害郑太后,要亲手送好友上阴司路,三好身陷囹圄,无法自救,而金铃亦已愈陷愈深,无法自拔。皇上的突然回宫,她方寸大乱,与马元贽内讧。走投无路的她心灵最终扭曲,下毒意图杀害三好。可是,婢女飞燕为求保命,没有按照她吩咐,下毒三好膳食。最后,皇上想赐死她,可因为皇上与她曾有约定,于是她便没死,被打入冷宫,疯了,遇见人就说自己是德妃刘三好,而且要别人学她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道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