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拳种之一,它与太极拳、形意拳共称为内家三大拳术,是广大武术爱好者熟悉的传统健身、强体运动。
八卦掌自清朝末年董海川先师创立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流传,因人而异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同的流派。高式八卦掌为高义盛所传——八卦揉身连环掌。因其演练方法具有独道之处,即先天掌和后天掌分而练之,不同于目前国内外流传的诸家八卦掌;又因为它是在高义盛先生毕生所学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定名为“高氏八卦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高氏八卦掌
八卦掌简介
津武高氏八卦掌体系的形成和传承
——高义盛
序
八卦掌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拳种之一,它与太极拳、形意拳共称为内家三大拳术,是广大武术爱好者熟悉的传统健身、强体运动。
八卦掌自清朝末年董海川先师创立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流传,因人而异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同的流派。高氏八卦掌为高义盛所传——八卦揉身连环掌。因其演练方法具有独道之处,即先天掌和后天掌分而练之,不同于目前国内外流传的诸家八卦掌;又因为它是在高义盛先生毕生所学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定名为“高氏八卦掌”。
由于高氏八卦掌演练方法独具一格,自成体系,突出了“先天掌为后天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之用”,既注重养身健身,又强调技击对抗,是健身与技击紧密结合的一种传统武术运动,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加之历代武术名家的尽力发扬和传播,致使国内外流传甚广,不仅在大陆和港、台、日本,甚至在美国地区都拥有众多传人。
高氏八卦掌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先天八大掌、后天六十四掌、八卦连环剑、八卦滚手刀、八卦沾身枪、双藤棒、八卦连环棍、八卦子午鸳鸯钺和八卦六十四文明拐,还有八趟形拳:狮摇、蛇缠、虎坐、龙形、燕翻、鹰啄、熊蹲、猴像。
先天八大掌是以转圈为基本习练形式,以内功二十四要领成式,继承了程派八卦掌的传统演练方法,在绕圈走圈中变化招式,以转掌为头,换掌为母,生出八路翻身,演化而出的,包括蛇形顺式掌、龙形穿手掌、回身打虎掌、燕翻盖手掌、转身反背掌、拧身探马掌、摇身背插掌、停身扳扣掌,最后以乌龙摆尾式收式。先天掌以练内培本为主要目的,主要用于健身强体增气长力。
后天六十四掌:以后天掌二十四要领成式,以六十四个单操为基本运动形式。后天掌皆由先天掌而生,先天八大掌,一掌生八式共为六十四式,以遵八卦,即乾八式:开、棒、扽、探、立、挑、盖、缠;坎八式:截、藏、砍、削、二、虎、夺、环;艮八式:穿、搬、截、拦、停、翻、走、转;震八式:推、托、带、领、粘、连、随、黏;巽八式(肘八式):撉、盘、坠、顶、横、挫、叠、钻;离八式(腿八式):趋、踹、摆、挂、踢、截、趟、连:坤八式:掖、挤、刁、掳、崩、撞、扣、扳;兑八式:捯、狸、栖、挎、摇、闪、横、蹿。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之用。后天掌诸式都有技击意义,而且用意明了,怎幺练就怎幺用。后天主要练习技击交手对抗,并按照本、卸、拆、变四字要领,一式可拆六手,共为三百八十四手,以遵八卦三百八十四爻之变化。
创始人
三十岁始从武清瓦房村周玉祥先生练习八卦掌,周即北京八卦掌名家眼睛程,名庭华之高足,造诣极深。后承周先生保引投入程师之门,高义盛在北京拜程廷华先生为师。三年艺成,学成传统八卦掌、八大掌、八卦刀、八卦枪、八卦剑、八卦棍、八卦钺和八卦齐心桿及一些技击手法和单操式。自此高义盛以传授八卦掌为职业,开始在武清一带传艺授徒。
45岁(1909年)时赴山东原籍故里传授高氏八卦掌。山东乃习武之乡,当地习俗初归乡里者必须和乡里习武者比试一番,高用所习八卦掌先赢本村武师吴会山,后胜武师张元彪(号称大山街上一只虎),又胜武师李学武(人称铁巴掌李二先生),一时名噪,引得大山乡周围十几个村庄习武者闻名纷纷拜师求教。在此期间同时广交当地有名的各门派拳师,互相学习研讨。50岁左右从山东原籍返回武清,并在杨村一带继续传授八卦掌。其间也同时访交当地各门派拳师如太极拳(鼻子李之后)、形意拳(李存义)、少林拳等讨论拳术。60岁左右再返山东故乡传授八卦掌。70岁左右时受天津友人邀请开始在"天津球场,(现为新华路体育馆)传授八卦掌,80岁左右回武清艾蒲庄安享晚年,于1947年初(一月份)逝世,终年84岁。

高义盛几十年如一日,经过演练实践掌术功夫至真至善,造诣精深。他付出毕生的精力,他与其子高凤鸣结合毕生所学编篆,先后四次修稿,最后定稿、重校完成《八卦揉身连环掌》掌谱(1912年定初稿为《八卦连环掌》)第四稿最终定稿为《八卦揉身连环掌》)。入选《中华体育健身方法.第一卷》(武术保健篇。向社会推广。高义盛从其师程廷华及师兄周玉祥学得的程派八卦掌为宗,并以其中八大掌为根本对其他拳技进行了原则性的选择和吸收。最终创编出独具特色的有别于八卦掌流派中其他分支的技术体系。自成一式练法,开创了先天八卦掌和后天八卦掌的分开练法。他把传统练法(八大掌)为先天八卦掌,自己归纳的六十四掌为后天八卦掌。他特彆强调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之用,并认为 先天掌乃养身、健身、强身之法宝,后天掌乃防身、自卫、技击之妙术,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传统八卦掌,为继承和发展八卦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高义盛毕生以习练研究和传授八卦掌为业,向他拜师求教者甚众,在天津比较有名的如高凤鸣(之子)吴会山、吴洪山、张俊峰、安继海、张玉峰、徐明乔、曲克章、吴梦侠、杜绍堂、何可才、赵百川、李云章、刘凤彩、刘伯庸等等。武清的弟子有李国元、丁绍青、杜家、沙家、郝家、周家等,弟子众多。经过几代传人的发扬传播高氏八卦掌经天津、武清、山东无棣传播到祖国大陆及香港(弟子何可才在港设有武馆)、台湾(弟子张俊峰及其弟子)还远传入日本、美国等。

高氏八卦掌技艺精湛,享誉海内外,《天津日报》,台湾《力与美》、台湾《武林》杂誌、《武魂》杂誌、美国《八卦掌月刊》等都曾载文专门介绍高氏八卦掌。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交流及发展做出贡献。
高凤鸣、字岐山,是高氏八卦掌宗师高义盛之独子,生于1896年逝于1975年春。自幼在家武清小高庄村从父习武、勤学苦练,又具有习武天赋。年青时代就武功超群造诣极深,四五十岁时就助其父定式编撰拳谱《八卦揉身连环掌》,在第三次、四次定稿板本中都有“无棣得元高义盛手着男岐山高凤呜重校”的下款,尤其在器械方面,更是对每招每式的定点及招路的定酌都起到辅助作用,其《器械指南》一书就是其亲笔(小楷)抄录而成的,所以说,其是高氏八卦掌第二代最重要传人。对高氏八卦掌的创始,传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几岁从父习武,长大之后,除从事农业,其余时间专攻练武。所以到成人叄肆拾岁时,基本功尤其转掌根底深厚,掌法揉劲,再加上天生身材魁武,(身高1米八九)硬骨架,因之练得一身超群功力,博得当地众人尊服,就是其师兄弟中,功夫也是表率早以挑起大梁。父亲在天津武馆教武(现在的新华体育馆院内)经常去武馆培同师兄弟练习,有时培师兄弟练拆手或散手拆手,一倍就是一天或是一通夜,有时达到通身大汉,汗水至鞋里使鞋袜湿透。当时经常有习武之人到武馆讨教,砌磋手法,当时其父年过陆柒再加车祸小腿被马拉大车轧成骨折,行动有些不更,就叫其去津应对。有一次一个大汉号称神八卦,几次去武馆,经多次谢绝无效执意试手。最后定几天后再来,那天其被叫来津在演武厅试手。那大汉上来用轮劈掌,轮翻劈数掌均被其用穿掌化开,其心想你的来掌均被我化开还不罢手自找没趣非得给点颜色看看,当对方再劈来时,变穿手为掳手,头把没问动后把马上托臑,双手把对手死死掳住,后手紧接使迎面搬掌,对方见迎面来掌,头身向后仰躲,其手顺势下绕使捞挎掌,前手掳住对方手,后掌抓住脚腕,把人托起向前抛出有一两丈远,对方狠狠摔在地上久久方起,急忙向前把对方扶起道谢“失手了”,当对方起来整理衣服时看到下身穿的白色绸缎裤的裤角已被抓腕时拧成麻花状,呈一缕缕破损状。像此类的情况有多次就不一一例叙。

在四十多岁迁到武清艾卜庄村定居,仍然从事农业种田,辅助父亲教武,有时去津有时在家教。本人会家传中医外科,医术在本地有名望,乡里求医治疮者,精心治疗后从不要钱,除有些大病还是有钱户愈后只要些药钱。所以被乡里人通称高先生,本人是内向人,跟乡里邻居相处和睦,从来没有吵嘴更谈不上打斗。一生不吸菸喝酒,他在收徒弟时,严格按拳谱中“十不教”去衡量,不符合者一个都不教。常教导弟子学武后更不要打架斗殴,要学会忍耐,不能轻易动武打人,他对徒弟讲他一生只打过两次架,也是唯一的两次,第一次,还在小高庄村住,当时正逢二十左右岁。农曆腊月二十七、八去杨村赶年集(离杨村几十里地)身背着布褡里,前后有兜可装油瓶之类东西。到集市中心,街双边摆着各种货堆,逢集人很多,擦肩接踵。前面来了三个大汉,横冲直撞,本街的人认识此三人是杨村镇上三个混儈,没有人敢若,早以离别远远的其不认识没躲就被其中一个蹭了一下,反而说撞了他,三个上来吼骂,对他们解释无效,就要打架,这时周围的人早以退出一个空场来,其中一个撞上来举拳砸来,其摆步栖身闪在对方侧面,在栖身把背上褡里放在地上,同时抬起腿使了一勾挂腿,踢在对方肋部向后仰身倒下不起,另一个又冲上来用拳打来,其用掳手蹦拳,打在对方面部向后摔去,砸在杂货堆上,捂着脸蹲在地上不起,第三个看事不好跑了。打坏人了,怎幺办?后来来了街面上的人杨村有钱大户郝时,与师祖高义盛有交,又认识岐山。一看是这三个混儈,骂了一顿并叫人送走看病。郝时把岐山叫到家款代。等回到家把打架之事跟家人一说,其父说,“你踢的那个姓刘和咱们家有亲可论”隔天其父卖了礼物去探望。那一脚两根肋骨骨折,第二次是,当时是三十多岁,小高庄村适种棉花,每年把所收籽棉赶车去天津轧花厂去交卖。卖得钱一年赶一年给款,这次也是如此,过完秤到帐房算账要钱帐房先生拖欠不给,因而争吵起来。帐房先生态度很硬,说着站起来出了柜檯就要打人,其用了个开掌撞了出去,把先生撞出并撞在柜檯上,把电话机撞翻在地,先生一看被打了,就走出去到后院叫来二、三十个搬运工人,到前院后有人把大门关上就把其围在院当中,开始有人冲上前出手相打,其用转掌穿化掌,前来打前,后来打后,左踢右撞,有的被撞还连撞后边人连倒两、叄,被打得爬的爬,滚的滚。后来这些人都呆傻了,站着不动只围着,再后来其走向那边,那边的人就后退。这时有人说打坏人了,去叫警察去,有人把大门开开出去叫来街警,巡警一看此情况,问明原因经过。说你们还说你们被打,你们这幺多人打一个,还说被打了,多丢人啊,询问没人被打伤。对先生说,给人结账给钱,放人走。其说完一笑,这就是出于年轻气胜,不知深浅。所以有人遇事要君,不忍则是祸,忍则是安。
年过60多后其功底深厚,气势横溢。每一个定式,势如一尊塑像,每一个动作,如龙腾虎跃,尤其转掌时,其身法、步法、手法练活了,达到鸡腿、龙身、熊膀、虎豹头之五形神态,融入到每个招式中,是形与意高度的统一,达到了如行云流水,龙行狮舞,神意盎然的神态,他的弟子观看无不惊叹。皆想努力校仿,都难以达到,他常说,这不是模仿出来的,也不是想达到就达到的,都是长期苦练出来的,要用心去练,用意去练,精、气、力、神,不是作秀而来,而长期下功夫的结果。虽然是六、七拾岁的人,在给弟子讲手时一个扽,对方感觉大脑嗡的一下,浑身像散了架子,没有一点劲。在领手拆手时,一个开手掌,对方的胳膊及上身就像被钳子牢牢夹住,没点力气反抗,任人撞出拉回,在使连环手,对方像呆人豪无反映,任人随意摆布,像要弄一个小孩似的,可别忘了,这些徒弟都是二十左右岁小伙子。这就叫不是没劲而是有劲不会使。由此可看出,有三、四个人还是近不得他的身的。
在教学态度上非常严格,一丝不苟。其在八卦掌教练的程式上有所改进。其父时程式首先转掌,八大掌为基本功,后练后天六十四式,然后再练器械、拆手、散手。其首先五形拳,以五形拳为基本功,然后再转掌、八大掌、后天六十四式、拆手、散手、器械。非常重视基本的练习,五形拳的每一式,都要按“二十四”纲领要求来定式,一丝不苟,他在旁喊号1—2。每一个定式都十分、二十分钟再喊二,出练时多强壮的小伙子两腿疼得晚上连炕都上不去。转掌、单换掌、双换掌,任一个掌都需半月或几个月,每一个式或掌看你基本达到要求了,随便出式动作都达到要求,不变形,不走样,身法、步法、手法,运动自由,达到要领,才给你上新式。绝不允许自己要求上下式,更不允许私自求师兄弟给上下式。不允许基本功还没练成,就参加拆手,练器械。其经常向弟子说,只有练好基本功秩寻序渐近掌握了内涵,才能练好功夫,否则,就是所有都练完了,结果等于什幺都没练,什幺都不会。
其父高义盛去逝后(1947)由于社会动乱,家中发生了几次大事,就没有收徒弟。直到50年后,开始收徒教武。第一批是长子高桐林及其小时同学朋友十余人,其中李博才、李瑞青、芮福友等,其次子高桂林(10多岁)也跟着学。后又收社会青年,有张九香、朱永奎、毕玉钊、毕玉荣、向恩福等等。直到1962年,由村长李国元操办,(李国元是高义盛弟子,其师弟)把本村少林会和八卦掌合併一起,成立一个会所,场地,房屋由村里出,就把其请出任八卦掌教师。召收本村青年人和少林会会员集一百多人。每天下午、夜晚都到会所习武,形成一个小高潮。当时几乎村里的小孩子、大人都多少知道点八卦掌,谈论八卦掌。其看此情景有了发展憧景,心情特别喜悦。其中弟子稍有成效的有:刘士山、刘恩生、李宝祥、刘再忠、肖西奎、李国平、王振祥、李学录、李士江、李士会、梁广友等等,没法全部例举。总之,几乎成为八卦掌之村,就现在随便问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都能说知八卦掌,练上一招半式。
“二十四纲要”是高氏八卦掌的灵魂
高氏八卦掌包含先天和后天八卦掌两大部分,无论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每个成式或动式都要以“二十四纲要”为基本要领。没有“二十四纲要”可以说就没有高氏八卦掌。所以“二十四纲要”是高氏八卦掌的灵魂。
“二十四纲要”如下:先天八卦掌二十四纲要(内功成式法)
意要静 气要平 头要顶 舌要抵 项要挺 眼要随 田要饱 肛要提肩要沉 肘要坠 胸要含 腰要拧 胯要坐 膝要抱 臂要伸 腿要屈 腕要塌 指要乍 指对肘 肘掩心 足要绷 趾要枢 步要趟 行要稳
“二十四纲要”中每一个要,虽是指身体某部位的“要”法,但绝不是独立的,是紧密相连,谁也离不开谁,缺少某一个其他也做不到位。它可以使全身贯穿如一、气血通达四稍,全身拧成一股劲,为浑然一体,形成一个整劲。按照高氏八卦掌练习程式,要“一要”“一要”的学。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学,在练中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浑身放鬆自然,以意带动,在练中感悟每个“要”在自己动作中体现到什幺程度,循序渐进,真正把“二十四纲要”练到自己身上,融入到拳姿神态之中,把身法、手法、步法练活了,达到鸡腿、龙身、熊膀、虎豹头之五形境界。
“二十四纲要”是个非常严密、系统、科学的练功要领。是个有机连体,就其中的要领“头要顶”、“胸要含”、“田要饱”三者之间的联繫是紧密的。只有头顶、胸含、聚气凝神、气出于中焦、总统于肺、气入丹田、丹田饱满再综合“二十四纲要”这样通达周身,上至百会,下至涌泉通达四肢,气随力行会合一气,这就是真气、整劲、一触即发的功力。
但应提起注意的是“胸空、气入丹田”要以意领,要做到真和準,气入丹田要到位(脐下三指)自然调配呼吸,这样久练之下才觉得身体舒畅,有健腿强腰、增气长力的功效。使上盘不浮,地盘根基稳定,使手、眼、身、法、步、神、气、力调配统一。这就是“发劲”根于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手的基本功,称为整力。否则如果做的不到位、不真不是以意去练,那所得的效果恰好相反,形成胸满气窒,气脉不通畅,练完总觉得身体不舒服这样起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反而有损害身体的健康,更谈不上练出真功夫,失去练武的真谛。
高氏八卦掌由先天掌和后天掌子系统组成,其系统之间的关係是“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为先天之所用,无先天掌则后天掌无根本,无后天掌则八卦掌不齐全”。我们要从这个辩证关係引申到练武程式的深度上来思考是我习练高氏八卦掌的程式态度纲领。
先天掌主要是以“转圈”(转换掌)为基本练法,再加入八大掌和乌龙摆尾掌组成,练先天掌要真练、实练、一步一式的认真练、用心练、用意练、苦练、持之以恆时间就是功夫。练活身法、手法、步法达到随心所欲手到脚到身到浑然一体练出整劲,一触即发的内功。这样在先天掌内功的基础上再练后天六十四掌就能点到就到,也很容易理解每掌招法的内涵。容易达到手、眼、身、法、步、神、气、力调配统一显见功效,也就是把先天掌练出的功夫在后天掌的掌法中体现出来,这就是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之用的内涵。在技击中才能顺式接手、随招变化、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沾连随粘、手到、身到、脚到、达到打人如亲嘴,打人不见掌,并出来的劲为整劲。这就清楚说明先天与后天的辩证关係,所以我们避免轻“先天”重“后天”的错误练法,要以师传的指导,沿着科学的练武程式,坚持要领,用心用意,苦练、真练、实练达到强身健体,又练得一身真功夫,为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武术做出一些贡献。
高先生弟子有:高海华(独子)、肖庆满、李士领、王连华、马仰民、张震洲、张振生、张树喜、王俊良、杨冬友、丁永红。在武清习练的还有崔佳辰、沙利军(戈国良弟子)等。
高海华,生于1977年,高桂林独子,自幼随父学习家传高氏八卦掌,深得真传,多次在全国以及天津武术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现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天津市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天津市武清区武术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天津市社会一级指导员、天津市武术段位考评员、指导员。高义盛武术历史研究会秘书长。武清区陈嘴中学特聘武术教练。高先生在习练过程中对高氏八卦掌的特点及为有心德。
高氏八卦掌特点
高氏八卦掌全名《八卦揉身连环掌>>.就充分体现出其体系、功力、手法、身法、步法的主要特徵。
1.高氏八卦掌明显定出“先天八卦掌”与“后天八卦掌”的完整体系。是区别于诸家八卦掌最显着的特徵。是对八卦掌的健全与发展。
先天掌按先天八卦图取象命名。以转掌为头,换掌为母,生出“八路翻身八大掌”以乌龙摆尾收式。先天掌以龙爪掌走式、走圈换式。全身放鬆自然,身似拧绳,脚似趟泥,强调拧劲、整劲、全身上下连贯一气,浑然一体,拧为一团,劲力内含而不露,练到鸡腿、龙身、蛇腰、熊膀、虎豹头五行身段,动如龙凤舞,行云流水的境界。先天掌是练内培本,达到“六合”的基本功。并把全身十三经络及五脏六腑、大脑神经联络起来,达到调整气血,防病治病的养身作用。
后天掌是按后天八卦图一卦生八卦(掌),八卦生六十四掌,又取八卦阴阳变化,六十四掌每掌拆为六手,共为三百八十四手(拆手)。练时路线曲直相交(三角路线)。每掌为一式,左右换式,去直线往返练习。把手法、身法、步法练活达到精意气力“六合”的地步。
所以说“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只用,无先天掌则八卦掌无根本,无后天掌则八卦掌不齐全”。所以说高氏八卦掌以强壮筋骨,保护身体为正宗,将健身技击高度统一;是内与外,本与形,功与用的高度统一;是运先天之气,化后天之动的完整体系内涵。
“本”是本招本式,是练就“六合”基本功手段。每招每式有明显技击意义,掌掌不空,无有多余动作,简单好用,怎幺练就怎幺使。“卸”是讲先化而后生,招式的使卸解释,是实用技击原理。“拆”者,按既定组合动作演练拆手对打,是技击招式,手眼身法步的实际提高。“变”者,既散打。随机应变,任意使用,达到精气神力得心应手的最高境界。所以高氏八卦掌的演练程式,不同于其他拳种只注重套路练习,而缺少忽视对拳理实用演练和套路。这就是高氏八卦掌最科学、合理的演练程式和套路的特点。
高氏八卦掌走圈定式都以“二十四要”为纲领,为魂。掌以龙爪掌为主,步以趟泥步为主。行摆扣转,如莺翻燕舞,形如龙腾虎跃,走如鹞子穿林,裹掩开拨如蛇缠,拨闪横(捿)如狮摇。都强调四肢,身体似屈非屈,似直非直,使全身上下浑然一体,处处是圆,动也圆,这就是“揉身”的真谛。所以“揉身”就是身法步法手法。形象的说既是“揉面”的揉劲、拧劲、整劲,又是被揉的面的收缩和反弹得揉劲。强调以意领气,以气领力,做到手到、脚到、身到、力到的“六合”,使手眼身法步法神气力高度协调统一。发劲根于腿,主于腰,形于手,这乃是基本的内功,称之为整力,一触即发,掌发既摧。
4.“连环”是指高氏八卦掌的严密紧凑手法身法步法。
以周易的阴阳变化为核心,以阴阳变化,阳变阴合,五行生剋的变化达到连环。连环者,招式相连,一环扣一环。防中有攻,攻中有防,攻防相济,要求手到、脚到、身到、力到的“六合”基本功,使自己永远处于主动,对方无暇还手,防不胜防。充分体现八卦掌的“打人如亲嘴,出手不见掌”的严密紧凑技击特点。
5.八卦掌的手法、身法、步法是以静制动,避实就虚,生化后生,攻防兼备,刚柔相济,沾连随粘为宗旨。
八卦掌讲究“出手四正四偶,动手有四阴四阳”。就是根据动静变化,阴阳变化,生克转变,手要沾连随粘,穿攎立拦,裹掩开拨,摇闪横捿。形成“转轴胳膊”。步要摆行扣转(扣步摆步),斜出直入(摆步进步)侧功的三角步法。达到先化后生的“六合”手法、步法、身法。对方来手,不顶不抗不丢,如羊入虎口,让来手的力儘量发放,来借力打力,顺中术变。才能达到八卦掌的以静制动,以揉克刚,借力打力的灵活严紧的技击特点。
肖庆满:男,一九五八年二月二日生,现为天津市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四段。天津市武清区武术协会理事、高义盛武术历史研究会会长。家住武清区陈咀镇庞庄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自78年开始习武,拜祖师高义盛之子高凤呜的次子高桂林为师,学习高氏八卦揉身连环掌,并且跟随师傅习武至今从未间断。
小的时候我就对武术有浓厚的兴趣,觉得习武之人气宇非凡,英姿飒爽。可是苦于无人教,找不到学武的师傅,后来庞庄、艾卜庄、东肖庄三校合併以后,知道高桂林老师是高氏八卦掌的传人,这样我就拜他为师开始学习八卦掌的基本功—五形拳、五形进退连环、先天八卦掌、后天八卦掌、六合连环棍、八卦连环剑等。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功力的增加,自己深深的体会到此功法的特点是以掌法为主,兼具走、穿、拧、翻、搬、扣、劈、进等特点。风格是发力完整、以内催外、以根催稍、内外合一,身法带动四肢,这些年来因习武使自己的身体强健了,健康工作了几十年,还能结交更多的武术爱好者,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除此之外还可营造更加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我还体会到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套八卦掌是祖师和师爷两代人用一生的心血创编的,不能让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也是我几十年来习武的动力。
2011年参加华北地区“双街杯”传统武术大赛中,荣获男子组八卦掌项目第五名。
2012年2月5日(正月十四)在天津市武清区“世纪天龙药业杯”,传统武术观模大会上,表演了先天八卦掌,并获得集体奖盃一枚。
2012年5月26日参加了天津市“武清开发区杯”国际马拉松赛。
2012年6月24日参加天津市武清区雍阳武馆开业庆典的武术表演。
2012年8月17日欧洲摔跤联盟来武清雍阳武馆切磋、交流。在交流会的开闭式上表演了八卦掌。
2012年9月4日参加天津市第三届“体彩杯”全民健身运动会,传统武术比赛,取得男子组八卦掌8.55分的好成绩。
我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已经从教三十多年了,在这幺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武术不仅能增加自身的身体素质,而且从师傅的习武精神中,武术的艺术氛围中体会到武术的精神世界。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校开设了学生兴趣小组课,抓住这个契机,为了弘扬高氏八卦掌,我建议学校,开设了武术兴趣小组课,教授学生武术知识、动作及武术的目的意义,同时通过教授课程,将自己习武多年的武术融入其中,使学生体会到武术的魅力,热爱武术,更加强身体素质。在开设过程中,我也从中摸索出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技巧,使同学们易懂、易会,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全校师生都能基本掌握我传授的武术招式及基本功,让我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深深地爱上了武术,使高氏八卦掌得到了进一步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