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之路》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柯克·道格拉斯、乔治·麦克雷迪、阿道夫·门吉欧等主演的战争片,于1957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汉弗雷·科比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指挥官达克斯接受的一项战斗任务遭遇失败,之后达克斯的上级米罗为了掩盖自己犯下的错误而将三名无辜的士兵当做替罪羔羊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卡尔德·威灵汉姆,吉姆·汤普森
-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乔治·麦克雷迪,阿道夫·门吉欧
- 出品公司:Bryna Productions
- 发行公司:联美电影公司
- 中文名:光荣之路
- 外文名:Paths of Glory
- 其它译名:Les sentiers de la gloire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935,000
- 拍摄地点:德国
- 拍摄日期:1957年3月18日-5月
- 类型:剧情,战争
- 片长:88分钟
- 上映时间:1957年10月25日(西德)
- 分级:PG-13
- 对白语言:英语,德语,拉丁语
- 色彩:黑白
- imdb编码:tt0050825
- 主要奖项:第1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剧情简介
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中,法军米罗将军向在前线卖命杀敌的陆军上尉达克斯下达了一个命令:不惜任何代价占领安特山。这一命令在当时的战况下无异于让战士们去自杀,任务注定是要失败的。米罗将军以撤职威胁官达克斯上校,为避免牺牲更多的无辜战士,达克斯只好答应米罗的要求。德军还击的火力太强,法军只好半途折返。一部分士兵躲在战壕不敢出战,米罗将军于是下令开炮轰击这些人,但被炮兵军官拒绝。事后将军决定进行惩罚以振军心,但他没有逮捕不敢出战的士兵,却奇怪的用选举的办法选出3个无辜的小兵,而这三名士兵却没有一个是躲在战壕里的那些士兵里的人。这当然就造成了冤案。达克斯在入伍前是一名律师,他自愿充当3名士兵的辩护人。但不久他就发现,除非能够证明将军犯了过失,否则只有奇蹟才能救出这几个危在旦夕的小兵。本片本来是想揭露战争中某些军官的无耻,以达到反战的目的,但却奇怪的最终把所有问题的原因都归结到了将军的智商。造成了这部片子的失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达克斯 | 柯克·道格拉斯 | ---- |
米罗 | 乔治·麦克里迪 | ---- |
布娄拉德 | 阿道夫·门吉欧 | ---- |
巴里斯 | 拉尔夫·米克 | ---- |
Lt. Roget/Singing man | Wayne Morris | ---- |
Maj. Saint-Auban | Richard Anderson | ---- |
Pvt. Pierre Arnaud | 乔·特科尔 | ---- |
German singer | Christiane Kubrick | ---- |
Proprietor of cafe | Jerry Hausner | ---- |
Narrator of Opening Sequence | Peter Capell | ---- |
Father Dupree | Emile Meyer | ---- |
Sgt. Boulanger | Bert Freed | ---- |
Pvt. Lejeune | Kem Dibbs | ---- |
Pvt. Maurice Ferol | 蒂莫西·凯瑞 | ---- |
Shell-shock victim | Fred Bell | ---- |
Capt. Rousseau | 乔克·斯泰恩 | ---- |
Capt. Nichols | Harold Benedict | ---- |
Capt. Sancy | Leon Briggs | ---- |
Col. De Guerville | Wally Friedrichs | ---- |
Doctor | Halder Hanson | ---- |
Private in the attack | 詹姆斯·B·哈里斯 | ---- |
K.P. | Rolf Kralovitz | ---- |
Capt. Renouart | Ira Moore | ---- |
Pvt. Duval | Marshall Rainer | ---- |
Cafe owner | Roger Vagnoid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剪辑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
柯克·道格拉斯 斯坦利·库布里克 James B. Harris | 斯坦利·库布里克 | Dixie Sensburg Franz-Josef Spieker Hans Stumpf | 斯坦利·库布里克 吉姆·汤普森 Humphrey Cobb Calder Willingham | Georg Krause | Eva Kroll | Ludwig Reiber | Ilse Dubois |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达克斯演员:柯克·道格拉斯法军701兵团上尉,具有正义感,入伍前是一名律师。他在米罗将军的威胁之下,不得已接受了占领安特山的命令。在三名无辜的士兵被逮捕以后,他自愿充当三名士兵的辩护人。
- 米罗演员:乔治·麦克雷迪法国陆军将军,举止斯文但内心邪恶。他认为法军都是懦夫,于是下令开炮轰击自己的士兵。他为了掩盖自己犯下的致命错误,下令逮捕三名无辜的士兵,并宣称他们犯下了临阵脱逃和叛变的罪行。
- 布娄拉德演员:阿道夫·门吉欧法国陆军将军。他认为军纪需要管束,而严肃军纪的最好方法是不时地枪毙几个小兵以儆效尤。达克斯曾经交给他一份米卢将军下命令向法国部队开火的证据,但他仍然不为所动。
- 巴里斯演员:拉尔夫·米克法国陆军士兵。他和另外两名士兵被法庭以阵脱逃的罪名判处死刑。在最后行刑阶段,他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当曾经迫害他的罗杰中尉向他道歉时,他用无言的回答原谅了罗杰中尉。
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 在片中扮演士兵的民众演员是受过专业化军事训练的德国警察。
- 在拍一场战斗戏时,600名民众演员的拍摄经常被导演库布里克中断。库布里克要求这些民众演员不要试图扮演英雄,而要表现出内心的恐惧。
- 库布里克要求爆炸效果儘可能真实,有一个爆炸的镜头他甚至重拍了30遍,而在爆炸戏开拍的第一周,整个剧组就用掉了一吨炸药。
- 在影片拍摄期间,每个民众演员都被编上了号码,当炸弹爆炸时,他们被指示在相应的地带倒下,而库布里克则操作一台手提摄影机抓拍道格拉斯。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1958年 | 第1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 《光荣之路》 | 提名 |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该片的创作起因源于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对于汉弗雷·科比所着小说《光荣之路》的热爱。在读中学时,库布里克就被该小说打动。当库布里克有了拍摄一部战争片的构想后,他就想到了汉弗莱·柯布的小说,于是决定将这部小说搬上大银幕。
剧本创作
为了创作该片,库布里克尽阅读了很多有关一战的图文资料。法国士兵每天阅什幺报纸,抽什幺牌子的香菸等细节化的问题他都要找到答案。该片剧本的初稿结局是设定为大团圆收场,即陆军上尉达克斯成功威胁了米罗将军,而被判处罪名的士兵也被释放了。但库布里克发现大团圆的结局会削弱电影的反战争意念,于是他为剧本选择了跟小说一样的悲剧结局。
影片筹备
1956年,库布里克与製片人詹姆士·B·哈里斯共同向汉弗雷·科比的遗孀手买下了《光荣之路》小说的着作权。由于该片涉及的题材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美国电影界很少触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库布里克为影片筹资时遇到了困难。直到演员柯克 道格拉斯介入后,米高梅公司才同意出资拍摄。
製作发行
幕后公司
名称 | 备注 | |
---|---|---|
Bryna Productions | Harris-Kubrick Productions | 製作公司 |
Harris-Kubrick Productions | United Artists Films | 发行公司 |
联美电影公司 | TV3 | |
United Artists | Chapel Distribution | |
米高梅联美家庭娱乐 | 美国广播公司 | |
Warner Home Video | Cinemagia | |
Park Circus | 标準收藏 | |
米高梅家庭娱乐公司 | Warner Home Vídeo |
上映日期
时间 | 国家 | 时间 | 国家 |
---|---|---|---|
1957年9月18日 | 西德 | 1997年8月 | 瑞士 |
1957年12月25日 | 美国 | 2001年9月 | 法国 |
1958年2月14日 | 芬兰 | 2004年11月10日 | 法国 |
1958年2月19日 | 日本 | 2005年2月 | 德国 |
1958年5月8日 | 瑞典 | 2005年11月18日 | 英国 |
1958年9月 | 奥地利 | 2006年12月2日 | 爱沙尼亚 |
1959年4月10日 | 丹麦 | 2008年2月22日 | 英国 |
1970年6月7日 | 澳大利亚 | 2009年9月 | 法国 |
1975年3月26日 | 法国 | 2009年10月30日 | 奥地利 |
影片评价
《光荣之路》是一部杰作,影片拍摄手法利落,其对战争意识和官僚主义的批判可以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影片通过悲剧性的结尾控诉了战争的严酷和指挥者的无知,并运用丰富的电影语言揭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主题。该片阴沉的镜头有着迫近而尖锐的目光,直接钻进诡计多端者的脑子和那些不得不承受死亡恐惧的士兵心灵。(时光网、《北京晚报》、《纽约时报》评)
不论是风格还是情节,导演库布里克都採取了一种包含悲壮、深沉的讽刺力量来构建整部影片。影片最具震撼性的情节是米尔洛为了强迫士兵进攻,居然下令705兵团向自己部队开火。这是战争中极端非理性行动的最深刻写照。战壕是导演在整部电影中最用心的地方。库布里克用了明暗反差强烈的灯光来表现战壕的气氛。片中上级军官的驻地明亮透彻,相比之下,战壕中士兵生活的空间却是乌黑不明。此外,导演还通过长镜头结合移动镜头的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堑壕战的酷烈。在发动进攻的那场戏中,库布里克用了手提摄影机拍摄达克斯在战壕中巡视的主观视点,让观众再度感受战壕的肃杀气氛。在全面展现了战争的荒谬、人性的非理性层面后,影片的结尾展现出库布里克作为第一流电影创作者的豪迈勇气与成熟智慧。在结尾处,影片没有廉价的表露反战的姿态,而是清醒的提醒观众人类可以不变成战争机器,可以拥有理性。(澎湃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