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贾根良指导博士论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产业领先的整体性理论研究
- 导师:贾根良指导
- 学位授予时间:2007
- 学位级别:博士论文
基本信息
副题名
外文题名
论文作者
刘洪海着
学科专业
产业经济学
学位授予单位
南开大学
关键字
产业经济 产业政策 产业发展
馆藏号
F062.9
馆藏目录
2009\F062.9\23
中文摘要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活动、政治制度、社会心理等领域中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 在当代经济学领域内,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熊彼特主义学派在科学技术与创新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研究和发展组织的形成过程、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的关係、国家创新体系等众多研究领域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然而,在对于包含技术要素的产业动态过程的研究成果中,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缺少表述产业动态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必然性联繫的、具有一般性意义的理论,影响了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研究结论的套用範围。 本文理论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包括: 第一,解决了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缺乏一般性产业动态理论这一主要问题,它是本文理论部分的研究起点和主要内容之一。分别运用熊彼特等人、以及哈耶克和布罗代尔等人,对于技术和市场的本质及经济作用的研究成果,来解释本文一般性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中的技术和市场要素;再以杨格定理表述的产业动态过程中技术和市场之间的递增性正反馈互动作用,确定了这两个要素之间互动作用的具体内容;将这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构建出适应新熊彼特主义学派需要的、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 第二,整合了内容庞杂的新熊彼特主义学派产业动态理论。本文通过运用本文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建立起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技术供给理论和技术变迁条件下的市场需求理论之间联繫的理论桥樑,后两者解释了形成产业动态过程中技术和市场要素的充分性条件,从而形成了由自发演化路径实现的,具备充分和必要条件的产业动态自发性理论。 第三,建立了全面理解和产业动态过程的理论体系。以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内容作为认知客体和评价基準,对于既有的产业动态经济理论进行解释和评价,重新认识和评价了由这些经济理论支持的产业政策通过政策设计路径实现产业动态过程的实际绩效。结合产业动态自发性理论的有关内容,形成了自发演化和政策设计相结合的、具备充分必要条件的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 本文的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和丰富的理论内容。通过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揭示了现代产业动态过程中技术和市场两个基本要素的本质、以及要素之间的必然性联繫;通过介绍新熊彼特主义学派关于技术和市场要素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制定产业政策依据的有关经济理论,揭示了实现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内容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全面的产业动态理论分析体系,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验证的对象和有力的理论工具。 本文的实证部分选取了荷兰共和国时期的海洋产业、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格兰的纺织产业、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德国有机化学产业以及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美国钢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为两个主要研究目标服务:(1)通过产业动态的具体发展历史来验证本文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合理性;(2)运用本文的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总结这些实现了产业领先地位的国家的成功经验,来验证和丰富新熊彼特主义学派的有关理论内容。 本文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在四个研究样本中,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合理性都得到了证明,其中荷兰共和国时期的海洋产业没能完全满足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要求,成为这一产业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其他三个产业动态过程的成功发展的历史事实都支持了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内容。 本文实证研究总结出一些新的产业政策成功经验,丰富了一般性的产业动态必要性理论的实现方式,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具体包括:(1)在英格兰纺织产业和美国钢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产业政策都是以法律的形式体现,从体制上保证了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有效性;(2)德国构建的科学家——企业家——银行家——政府官员的信息、资金和人员交流网路; (3)美国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灵活採用不同经济理论指导下产业政策组合,收到了更好的实施效果等等。 本文构建了逻辑完整、内容丰富的产业动态整体性理论,通过这一理论的分析获得了多个历史上实现领先地位的、多样化产业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经济通过实现经济成长方式的两个转变、顺利完成经济现代化建设任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