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2019-07-05 17:12:56) 百科综合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改编,由中国电视剧製作中心、中央电视台製作,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洪宇宙、魏宗万、张光北主演,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

该剧演述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是魏、蜀、吴的兴亡史,共分为《群雄逐鹿》(1—23集)、《赤壁鏖战》(24—47集)、《三足鼎立》(48—64集)、《南征北战》(65—77集)、《三分归一》(78—84集)五大部分。着重表现的是乱世中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複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连线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造就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中的风云变幻。

该剧于1994年10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

基本介绍

  • 集数:84集
  • 每集长度:45分钟
  • 线上播放平台:优酷、腾讯、爱奇艺、央视网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类型:古装,历史,战争,剧情
  • 首播时间:1994年10月23日
  • 首播平台:CCTV-1
  • 导演:王扶林、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
  • 编剧:杜家福、朱晓平、叶式生、周锴、李一波、刘树生
  • 主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洪宇宙,魏宗万,张光北,濮存昕
  • 中文名:《三国演义》
  • 外文名:《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 其它译名:《三国志》(日本版译名),94版三国演义,央视版三国演义,老版三国演义
  • 出品时间:1994年
  • 出品公司:中国电视剧製作中心、中央电视台
  • 拍摄地点:中央电视台涿州影视基地,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
  • 发行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 製片人:任大惠
  • 主要奖项:第15届飞天奖长篇连续剧一等奖 
    第13届金鹰奖最佳长篇连续剧
    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连续剧
    1994年度CCTV杯特等奖 
  • 原着:罗贯中

角色演员介绍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刘备
    演员:孙彦军
    配音:齐杰
    刘备(161-223),字玄德,蜀汉开国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少年织草蓆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三顾茅庐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孙、刘联合,大败曹军于赤壁,又取四郡、进益州、夺汉中,221年在成都称帝。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曹操
    演员:鲍国安
    配音:鲍国安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黄巾起义爆发后,拜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此后将汉献帝迎到许都(今河南许昌),被册封为丞相,把持朝政,在诸侯征战中统一了北方。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后人评价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孙权
    演员:吴晓东
    配音:徐平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中吴国的开国皇帝。208年,孙权与刘备组成孙刘联军,在赤壁共同抗曹,击败曹操。221年,刘备兴兵讨伐东吴,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击败蜀军。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孙权为人有胆有识,知人善任,他对开发中国的南方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诸葛亮
    演员:唐国强
    配音:徐涛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避乱荆州,躬耕于南阳。后来辅佐刘备联吴破曹,逐渐与吴、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蜀汉建立,亮为丞相。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刘禅、出师伐魏,因连年征战,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关羽
    演员:陆树铭
    配音:刘润成
    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冠三军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义薄云天,曾为寻兄千里走单骑,不忘恩而华容释曹。219年水淹曹操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张飞
    演员:李靖飞
    配音:党同义
    张飞(?—221),字益德(《三国演义》、《华阳国志》中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与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张飞粗豪勇猛性情暴躁,爱憎分明,敬重贤士,爱惜英雄,为人粗中有细,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为蜀汉立下了不朽功勋,但因对待属下粗暴,于221年被部将范强、张达所杀。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赵云
    演员:张山(青年)
    配音:曲敬国
    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智勇双全,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长坂坡战斗中,曾怀抱阿斗力战突围。孙夫人回吴,又保幼主得脱。汉水之战,以寡敌众,大破曹兵,被刘备赞为“一身是胆”。229年寿终正寝。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黄忠
    演员:王洪涛
    配音:党同义
    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马超
    演员:安亚平
    配音:徐平
    马超(176年-223年1月),字孟起,司隶部扶风郡茂陵(今陕西杨凌五泉镇)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因俊秀容貌与狮盔银铠的非凡装束而得名“锦马超”,有“不减吕布之勇”。辅佐刘备称帝。于223年1月去世,终年47岁,追謚威侯。有阵中剑术“出手法”流传后世。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周瑜
    演员:洪宇宙
    配音:曲敬国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仪表英俊,聪颖过人,人称“周郎”。208年,孙刘两军联合,周瑜火烧赤壁,大破曹军。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器量狭小,见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处处加以暗算,后被诸葛亮三次激怒而死。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吕布
    演员:张光北
    配音:赵述仁
    吕布(?-199),字奉先,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原为董卓的大将。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所杀。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董卓
    演员:里坡
    配音:里坡
    董卓(?-192),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官至太师,封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袁绍
    演员:洪宇宙(青年)
    配音:曲敬国
    袁绍(?-202),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村)人。东汉末年诸侯,出身四世三公之家。曾指挥诛杀宦官。190年,参与讨伐董卓,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盟散后军阀混战,袁绍虎踞河北,成为曹操北方的劲敌。但因武略不足,在200年的官渡之战败给曹操。202年病逝。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司马懿
    演员:魏宗万(中、老年)
    配音:齐杰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重要军事家,魏重臣。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抗击诸葛亮,出兵与诸葛亮相拒,使亮不能得志于中原。曹芳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249年,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姜维
    演员:樊志起(中、老年)
    配音:高扬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冀人。原在魏任中郎将,精通兵法,武艺高强。姜维在天水识破孔明之计,令孔明大加讚赏,赚其归降。孔明逝世后,为实现恢复中原的宏愿,他又进行了八次伐魏。邓艾兵临成都,后主出降,并命姜维降魏。姜维用诈降计挑起了钟会、邓艾二人火併,意图复国,但最终事败,死于乱军之中。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貂蝉
    演员:陈红
    配音:刘纯燕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三国演义》人物,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王允将貂蝉收为义女,定下连环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养子吕布的关係。最终吕布杀死董卓,为国除害。
  • 三国演义(199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製作出品电视剧)
    孙夫人
    演员:赵越
    配音:郑建初
    孙夫人,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东吴大帝孙权之妹,汉昭烈帝刘备之妻。赤壁之战后,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夫人被嫁给了刘备。她才智敏捷,刚强不驯,身边常有一百多个侍婢执刀守卫在身边。刘备因败给陆逊而死后,孙夫人亦跳江殉情。
全部
(部分角色演员介绍来源)
  • 原着:罗贯中
  • 总导演:王扶林
  • 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
  • 副导演(助理):吴晓东、邰祖辉、陆涛、李煌、赵妍妍、刘庆祥、徐艳玲、荀皓、任凤坡、马丽珠、赵丕玉、康铭、顾凤莉
  • 编剧:杜家福、朱晓平、叶式生、周锴、李一波、刘树生
  • 三国影视故事撰写:张笑天、张天民、苏叔阳、毕必成、于力
  • 剧本参定:戴临风、刘世德、孟繁树、王扶林
  • 文学编辑:袁枫、于永和、米杰成
  • 总策划:王枫
  • 策划:于广华、王扶林、方庆浩、刘瑾如、阮若琳、任大惠、张天民、周明、洪民生、贾文增、戴临风
  • 总製片人:任大惠
  • 製片人:周明、刘瑾如
  • 製片主任:郝恆民、尤世军、单雨生、张光前、张纪中、王小颖(协调)
  • 製片副主任:汪瑞、阙新、袁乃旗、郝德俊、欧阳三宝、陈长龙
  • 总监製:王枫
  • 监製:戴临风、杨伟光、张天民、于广华
  • 总摄影师:李耀宗
  • 摄影:陈军、王殿臣、刘书亮、毕福剑、任萌、张驰、吴喜增、郑宏宇、魏秀志、张绍林、鞠峰、黄河清、顾人柏、张静宇、顾其铭、张宏林
  • 剧照摄影:赵新昌
  • 特技摄影:陶坤明
  • 航拍摄影:石少生
  • 总剪辑:傅正义、洪梅
  • 剪辑:赵丕玉、邓瑛、傅国航、梁志强
  • 道具监製:牛玉谦、白春涛、钱晖、关喜玉、白利卫、贾绍武
  • 选角导演:李法曾、王贵娥、顾凤莉、周丽华
  • 配音导演:吴珊
  • 美术设计:何宝通、高国良、劳保良
  • 动作指导:刘绍春、李增
  • 总造型师:张立棠、李金祥
  • 化妆:杨树栋、吴靖、范怀林、宫跃君、魏绪成
  • 服装设计:赵庆霞
  • 灯光:孙永福、李荣惠、葛树文、张宏伟、雷丽沙
  • 总录音:毛玉山、宋宁宁
  • 录音:刘振东、张孟祥、房雷、武建伟、叶邦伟
  • 语言录音:张喆
  • 烟火:张勇、侯风景、梅永、孙秉臣、朴光赫、于浪、王翀
  • 旁白:吴俊全

音乐原声

音乐创作信息
歌曲作词
王健、〔魏〕曹操、〔魏〕曹植、〔明〕罗贯中、〔明〕杨慎、乐府民歌
电视剧《三国演义》原声歌曲专辑封面电视剧《三国演义》原声歌曲专辑封面
歌曲作曲
谷建芬
配乐作曲、歌曲配器
李一丁、王宪
演奏
中国广播艺术团管弦乐团
合唱
中国广播合唱团
指挥
袁方、胡炳旭
音乐录音
胡晓炜、李晓沛、王恆
MIDI製作
吴乐
专辑出版
北京电影学院音像出版社(磁带、CD唱片)
歌曲·配乐信息
名称演唱/演奏出现集数备注
《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洪基/吕继宏(日本发行版)
片头曲
片头主题歌,兼第84集片尾曲
《历史的天空》
毛阿敏
片尾曲
片尾主题歌
《这一拜》
刘欢
1、19*
桃园结义插曲
《烈火雄风》
吕继宏
3
赤兔马之歌
《貂蝉已随清风去》
万山红、黑鸭子
7*
貂蝉之歌
《淯水吟》
毛阿敏
11、12
宛城之战插曲,邹氏之歌
《有为歌/卧龙吟》
戴建明、黑鸭子
27
三顾茅庐插曲,诸葛亮主题
《民得平安天下安》
崔京浩
29
携民渡江插曲,刘备主题
《当阳常志此心丹》
崔京浩
30
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插曲
《丈夫歌》
吕继宏
33
“群英会”上周瑜所唱之歌
《短歌行》
杨洪基
37
曹操横槊赋诗所歌
《子夜四时歌》
女声吴语合唱
43
刘备娶亲插曲
《江上行》
崔京浩
53
单刀赴会插曲,关羽主题
《七步诗》
刘欢
61
曹丕、曹植兄弟相争插曲
《哭诸葛》
刘欢
77
诸葛亮輓歌
《豹头环眼好兄弟》
尹相杰
----
张飞主题,因故未在剧中出现
《北伐捐躯》(王宪作曲)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
由剧中配乐重编的乐曲,或是姜维主题
《南阳有隐居》
农夫
26
插曲
注:标*的集数表示该集的片尾曲由插曲充当。

幕后花絮

●导演王扶林透露,当年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周瑜这七大主演是他们六位导演一起商定的,但凡有哪个导演认为哪个演员不合适,就不能通过。
剧组参加《艺术人生》再聚首节目剧组参加《艺术人生》再聚首节目
●孙彦军刚进组时,竞争的角色是曹操,但导演王扶林认为孙彦军白皙、英俊、有书卷气,分明是刘备的形象,于是派他去演了刘备。蔡晓晴导演给刘备设计了许多种不同的哭法,特别是哭关羽时,孙彦军自己都哭晕过去了。
●“诸葛借风”的戏分拍摄于1994年初的隆冬时节,扮演诸葛亮的唐国强却必须披着单薄的道衣,光脚散发,飘然而行。两天的拍摄结束,他的双脚已经冻得又红又肿了。
●《三国演义》在当时是一部耗资巨大的鸿篇巨製,然而,这一剧组全体工作人员,为了把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着搬上萤屏,历尽了千辛万苦,拿到的却是当年全国影视界最低的酬金。唐国强更是笑称:“我们人人都是二百五(每集片酬只有250元左右)。”为了拍片,许多人一二年没回家。一位新加坡导演曾考察过《三国演义》剧组,他感慨万千地说:“你们真正是在为中华民族拍戏!”
●剧中需要大量铠甲,但剧组认为用金属製作加工困难,而且太重,最后採用了在塑胶中兑入颜料压成甲片的办法来代替,实拍效果很好。
●1987版《红楼梦》在日本每集卖了1000多美金,后来日本人又来买《三国演义》,製片人任大惠咬咬牙报了1万多美金,日方竟然连还价都没还。而日方为了引进《三国演义》,光翻译费用一集就达到了1万多美金。
●洪宇宙在没饰演周瑜之前,蔡晓晴导演起初让他试演赵云一角。洪宇宙说,我就是冲着周瑜来的我不愿意演赵云。在没演周瑜之前扮演了袁绍。最后在试装时非常成功,所以就成功扮演了周瑜。
●关羽的扮演者陆树铭,在十渡拍一场三人骑马过河的戏的时候,被一块大鹅卵石绊住了,结果马过去了,人摔了下来。于是,他每天都要被6个当兵的摁住,用给牲口打针的大针管抽两管淤血,疼得陆树铭直叫。大夫说:“喊什幺?你关公刮骨疗毒呢!还在乎这个?”一句话让他有苦难言。
●“鬍子”是剧组给张飞的扮演者李靖飞起的称号。他的鬍子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大特色,在刘关张三个人当中,张飞的鬍子最有特点,也是三个人中鬍子最多的,因此,李靖飞在剧组不但有“鬍子”的外号,还有“围脖”的外号。
●虽然该剧投资了7900多万元,但是剧组的生活还是很艰苦,为此,演员们都说在《三国演义》剧组是“关了3年牢,吃了3年苦”。他们住的都是4人一个房间,“刘”“关”“张”和“赵云”等4个人挤在一个房间,而曹操的扮演者鲍国安要面对经常变换的新“房客”,而每来一个人,大家都要和鲍国安拉话,搞的他无法入睡和看剧本,为此,鲍国安去找製片主任“理论”。但是製片主任并没有现场解决,两人也有了“小矛盾”。鲍国安还因为一块牛肉和厨师生气,都是因为剧组的条件太差了。为此,管着剧组上千口“柴米油盐”的5个製片主任都被当成了“恶人”。他们给其中3个製片主任编了顺口溜“单(指单雨田)主任不善,郝主任(指郝恆民)不好,刘(指刘志军)主任真牛”。
●一开始选定曹操演员的时候没定鲍国安,而是找别的演员,但是那个演员比较有个性,生气了不来试戏,然后剧组就找了鲍国安,后来剧组都特别庆幸,说亏得找了鲍国安。
●饰演孙权的吴晓东是王扶林导演的老部下了,开始在《三国演义》剧组里当副导演。导演看他鼻樑较高,就让他粘上鬍子试了一下孙权的妆,结果很有“碧眼儿”的风采,就定了他。
●饰演诸葛亮的唐国强本来是演周瑜的,后来因为要求诸葛亮比刘备、关羽年轻,原来準备演诸葛亮的李法曾老师比他们大,于是导演就把演诸葛亮的机会给了唐国强。

获奖记录

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1995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三国演义》获奖
1995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鲍国安获奖
1995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唐国强提名
1995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美工奖《三国演义》获奖
第13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金鹰奖)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1995第13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电视连续剧奖《三国演义》获奖
1995第13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鲍国安获奖
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1995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电视剧作品《三国演义》获奖
安徽卫视《国剧盛典·迴响30年》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2008《国剧盛典·迴响30年》30年最具影响力电视剧《三国演义》获奖
(资料来源)

幕后製作

前期筹备

《红楼梦》拍摄完成后,中央电视台下一步的计画就是将名着《三国演义》也搬上萤屏。1987年年中,电视工作者戴临风、阮若琳,历史学家刘世德、冯其庸,评书《三国演义》的监製袁枫和《红楼梦》的製片人任大惠召开了一个会议,定下了改编“三国”的方案。但不久传出了福建电视台、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乃至日本影视界都预备拍“三国”的讯息,央视于是中止了拍摄计画。由于种种原因,各家的拍摄工作都未能如期展开,央视重新启动了拍摄三国的计画。
1989年7月,王扶林被任命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总导演。1990年6月,“三国”领导小组成立。8月,剧本创作会议召开,编剧组成立。剧组达成共识:充分尊重原作《三国演义》,同时参考《三国志》中有价值的史料,把120回的章回小说改编成80集的剧本(最终剪辑成84集),大的框架由群雄逐鹿、赤壁大战、三足鼎立、南征北战、三分归晋五部分组成。截至1990年12月15日前,累计完成文学剧本中的76集,不久初稿全部完成。领导小组专门组织了一个剧本讨论小组,对剧本进行反覆讨论,剧本经过数次易稿,最后定稿红皮书时,是1991年12月30日。实际上,《三国演义》的编剧们是和主创人员同时进驻,同时工作,修改剧本也和开机拍摄交叉进行。
1990年8月中旬到10月初,演员遴选李法曾和顾凤莉走访了北影、八一厂、北京人艺、青艺、儿艺、总政、空政等单位,确定了第一批候选演员78人;导演组又陆续选看了各地送来的演员录像资料,并派出三位副导演分赴各地物色演员。遴选演员工作进行了将近10个月,于1991年5月底结束。角色基本确定后,剧组于1991年7月在北京举办了演员学习班,有6位专家分别为演员授课,内容包括三国的时代背景、汉代礼仪、汉代风俗、古代战争与阵法、古典名着的改编等。学习班中,总导演王扶林谈了导演总体构思,他提出电视剧的改编宗旨是:在大关节上,基本符合原着《三国演义》;根据电视剧的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艺术加工;尊重原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突出“提倡仁政,反对暴政”的价值观;讚美三国英雄们的忠义精神。

拍摄情况

《三国演义》的製作採取了“总导演掌握基调、统一风格——五位导演负责具体拍摄——总导演负责后期製作”的模式,1991年3月正式开拍,经过近三年的拍摄,到1994年1月拍摄完毕,1994年10月正式首播。
剧情是先拍摄的中期,后拍的晚期,最后拍的出山,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拍摄完成。
该剧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近1亿元用于建造拍摄基地,7000万元则直接投入拍摄。剧组在涿州搭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摄影棚,每个棚的面积为1200平方米,两棚共耗资约4000万元;无锡的“三国城”和同期为电视剧《唐明皇》而建的“唐城”共耗资约2000万元;涿州的“汉城墙”、“街道”、“铜雀台”约耗资3000万元;服装1000余种、3万多套,耗资约500万元;道具近7万余件,耗资约700万元;共耗资1亿多元。涿州和无锡的两大影视基地此后仍在为各影视剧组服务。
剧组动用了规模空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动用民众演员一项就达到了40余万人次。其中,1992年6月拍摄的“官渡之战”,便动用了解放军一个师的兵力,耗资40万元左右;拍摄“火烧赤壁”时,剧组动用了9台摄像机和1架直升机,分别从水、陆、空三个方向同时拍摄,动用船只72艘,大火烧掉50多车木柴,20多吨汽、柴油,并请来3000多名民众演员参与拍摄。拍摄期间,五个剧组还曾辗转包括河北、内蒙古、四川、宁夏、甘肃、青海、西藏、江苏、湖北、云南等在内的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取景。

精编版

1994年,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中国大陆播出,随后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全部或部分播出。许多海外人士在肯定此剧的同时,建议中国电视工作者对其予以精编后打入国际市场。从1995年8月开始,中央电视台组建了由电视剧的主创人员组成的创作集体,将84集电视剧重编为每集90分钟、共19集的精编版。保留《三国演义》原着中名段名篇,突出主要人物和事件,从桃园三结义始,至诸葛亮北伐中原失败病逝五丈原止。删节部分以旁白的方式贯穿,并在各集开头增加吴晓东的串讲,以便不太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了解故事。

播出信息

基本信息

播出时间播出平台备注
1994年2月10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春节联欢晚会后试播《桃园三结义》、《连环计》二集
1994年10月23日—1995年2月20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正式播出
1995年9月
香港亚洲电视台

收视率

播出平台收视率备注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
46.7%
首播收视率
香港亚洲电视台
21点
播出时亚洲电视台的收视率一度上升了50%
(资料来源)

剧集评价

正面评价

剧照剧照
尊重原着 主题鲜明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尊重原着的基础上去芜取菁、删繁就简,成功地展现了原着的精髓和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原着中脍炙人口的段落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故事情节,都在剧中或以磅礴的气势、恢宏的场景,或以抒情的意境、生动的细节,让观众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讚叹、感慨、惋惜、落泪;随着人物命运的演变及悲剧的结局而领悟人生的哲理。(周金华评)
电视剧的导演牢牢把握住原着“拥刘反曹”的基本思想倾向,保留原着固有的人民性的思想精髓,从多方面开掘剧作的意蕴。此外,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评述,对三国时代精神的再现,还是对统治者和黑暗社会的揭露,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明君贤相、国家和平统一的渴望,在电视剧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张宗伟评)
表演精湛 人物生动
《三国演义》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卓有成就,不仅各类人物立场分明、爱憎清楚,而且主要角色都个性生动、色彩鲜明。(电影网评)电视剧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黄忠、赵云、姜维等。原着作者把一些人物神化、夸张,甚至笼罩上封建迷信的色彩,电视剧则把他们还原为人,使他们既是超群的英雄,又有常人的喜怒哀乐,再加上演员精彩的创造,使剧中的主要人物更加真实可信,栩栩如生。(周金华评)
艺术成就高历史感强
电视剧《三国演义》製作的精良,构思的独特,剧中极具渗透力的文化气息以及那份似乎是浑然天成的大气磅礴,使人叹为观止。(电影网评)
编导从全剧的把握、人物的塑造、舞美设计、音乐、歌词的创作以及历史氛围的营造,都追求一种豪放、雄健、古拙、悲壮的艺术风格,这种美学风格,与东汉、三国时代的美学风貌是相一致的。《三国演义》电视剧恰当地体现了这一美学风貌。对白採用原着中较为浅显的文言,保留了原着对话语言的精炼、生动、传神,也与全剧的艺术风格相和谐。音乐风格古朴、典雅、凝重,与全剧的风格浑然一体。歌词蕴藉、典雅,有汉魏乐府五言诗的风韵和人生哲理的况味。(周金华评)
美术、服装、化妆造型、灯光、道具,一直到总剪辑,都在原着的“电视化”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历史氛围的营造,还有场景的设计,都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曾庆瑞评)

负面评价

战争戏不尽如人意
对于千军万马的交战,编导注意了阵势的布置与变化、指挥联络的方式等等,对几大战役的决战场面拍得很有气势;也有不少交战场面流于一般,缺乏特点,甚至显得马虎;至于许多交战场面只有将领的厮杀,众多士兵却只是摇旗吶喊,不合古代战争的实际,则是因为受制于小说原着而不得已。总的来说,战争场面既有超越小说之处,也有未能充分传达小说韵味之处。(沈伯俊评)
马上交战的场面可谓比比皆是,然而真正打得精彩的并不多见。相对而言,第52集“夺占西川”中张飞与马超的激战,倒是比较真实、紧张、好看的。可惜多数马上开打的设计显得招式呆板,节奏缓慢,激发不起人们的观赏激情。(钟艺兵评)
部分情节改编不足
改编者的辛勤努力,使剧情曲折合理、摇曳多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富于情致,艺术感染力超越了小说而获得较大成功。但也有一些地方,改编者只是用电视语言简单地演绎小说情节,就显得比较单薄,感染力不强。(沈伯俊评)
在风格上过分强调“写实”,使得剧作对原着空灵、浪漫的传奇风格表现不大充分,比如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就不如原着传神。(张宗伟评)
演员更换过于频繁
电视剧中有些角色甚至是重要角色,几次更换演员,影响观众的情绪。赵云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电视剧中却用了三位演员扮演,第二位演员比第一位演员更年轻,观众看了经常怀疑这是不是赵云。东吴鲁肃本是忠厚长者,第一位演员演得很成功,不料也更换了,观众很难将两个鲁肃联繫在一起。还有魏延、姜维等角色,也是如此。后来的演员未必不如前者,但一经更换,观众对角色的印象就会模糊了。(邓楚栋评)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