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美德:耻》针对市场上缺少人情、人理、人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力求适应这一社会需要。《中国人的美德:耻》力求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凸显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力求有一定的创新性。
图书目录
第一辑解析篇
耻的字义及其历史演变
耻的一般要求
当代人如何培育耻德
第二辑箐华篇
背诵部分
熟读部分
第三辑範例篇
勾践忍辱负雪耻
二桃杀三士
韩信忍胯下之辱,成就千秋大业
王烈遗布
周处知耻除三害
唐太宗赐麦麸
湛贲及第
范纯仁但求无愧于心
卢革避试
王守仁证羞耻
朱沖送牛
马医不耻
童第周为国雪耻
齐白石有所为,有所不为
万斯同闭门苦读
朱起凤发愤着《辞通》
黄伯云知耻而后勇
邓亚萍求学英伦,知耻苦读,再创辉煌
曾满军知耻而后勇
曲小雪雪耻捍国威
郑培民官德源于知耻
李丽身残志坚
刘金国以违法乱纪为耻
白芳礼不耻劳辱
杨振宁不耻下问
中国女子桌球队知耻奋进
耻的字义及其历史演变
耻的一般要求
当代人如何培育耻德
第二辑箐华篇
背诵部分
熟读部分
第三辑範例篇
勾践忍辱负雪耻
二桃杀三士
韩信忍胯下之辱,成就千秋大业
王烈遗布
周处知耻除三害
唐太宗赐麦麸
湛贲及第
范纯仁但求无愧于心
卢革避试
王守仁证羞耻
朱沖送牛
马医不耻
童第周为国雪耻
齐白石有所为,有所不为
万斯同闭门苦读
朱起凤发愤着《辞通》
黄伯云知耻而后勇
邓亚萍求学英伦,知耻苦读,再创辉煌
曾满军知耻而后勇
曲小雪雪耻捍国威
郑培民官德源于知耻
李丽身残志坚
刘金国以违法乱纪为耻
白芳礼不耻劳辱
杨振宁不耻下问
中国女子桌球队知耻奋进
序言
“美德”是什幺?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埋头傻乾而不计报酬多少,与人交往而甘愿事事吃亏,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时时奉献,因此,“美德”不过是忽悠傻瓜的着数,“高尚”无非是中着儿的蠢人才会去追求的做人境界。在这些“智者”的眼里,只有名利权位、声色犬马才是值得去追求的,而“美德”则不值一文。这种想法,让我们想到了丛林中的狐狸和狼。那些“智者”的智慧,也不过是丛林之中狐狸和狼的智慧。对狐狸和狼来说,甚至对只图利益的“小人”来说,美德确实什幺都不是。但是,我们到底是要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人类世界,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绿色丛林?丛林之中,没有谁永远都是强者,即使老虎、狮子也不例外。当那些信奉丛林规则的“智者”成为“更智者”爪下的一块肉时,他的智慧又在哪里々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真正的赢家应该是淡泊名利、以德服人的人。
在有美德的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同时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俗语也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蕩蕩,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代代相传的“富润屋,德润身”箴言,是以往高贤大德的切身体验,决非忽悠人的虚言。 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强于孤军作战。人之所以能够胜过万物,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合作起来。
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自己的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经提出过“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的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操守,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的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的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这就是真正的“惠而不费”。
新中国成立已有六十余年,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和讚叹的成就,中国人民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然而,中国社会的道德风气却很不如人意急功近利的追求、冷漠的处世态度、庸俗的休闲生活,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写照。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法纪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潜规则大行其道,假冒伪劣层出不穷,这已经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道德的沙漠化现象开始初露端倪。因此,道德文明的建设已经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为了弘扬美德,我们组编了《中国人的美德》丛书。丛书针对市场上缺少人情、人理、人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本丛书力求适应这一社会需要。丛书力求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凸显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力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果此套丛书能够激发起广大未成年人对中国人的美德的兴趣和嚮往,我们将感到无上的荣幸和欣慰!
焦国成
2013年6月于北京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真正的赢家应该是淡泊名利、以德服人的人。
在有美德的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同时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俗语也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蕩蕩,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代代相传的“富润屋,德润身”箴言,是以往高贤大德的切身体验,决非忽悠人的虚言。 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强于孤军作战。人之所以能够胜过万物,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合作起来。
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自己的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经提出过“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的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操守,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的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的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这就是真正的“惠而不费”。
新中国成立已有六十余年,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余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和讚叹的成就,中国人民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然而,中国社会的道德风气却很不如人意急功近利的追求、冷漠的处世态度、庸俗的休闲生活,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写照。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法纪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潜规则大行其道,假冒伪劣层出不穷,这已经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道德的沙漠化现象开始初露端倪。因此,道德文明的建设已经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为了弘扬美德,我们组编了《中国人的美德》丛书。丛书针对市场上缺少人情、人理、人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本丛书力求适应这一社会需要。丛书力求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凸显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力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果此套丛书能够激发起广大未成年人对中国人的美德的兴趣和嚮往,我们将感到无上的荣幸和欣慰!
焦国成
2013年6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