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济陈皮是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着名中药老字号企业陈李济所生产的陈皮产品,民间流传“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说,陈皮性温味苦而辛,为理气化痰、健脾燥湿之药,陈李济百年老字号文化源远流长,品质一脉相承,堪称国药典範。陈李济陈皮採用历史悠久、被誉为“贡品级陈皮”的新会陈皮,广受人们信赖与喜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陈李济陈皮
- 外文名:Chenliji Citrus
- 主要原料:陈皮,新会柑
- 是否含防腐剂:否
- 主要营养成分:含有陈皮素、挥髮油、橙皮甙、维生素B、C等成分。
- 主要食用功效: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的功效
- 适宜人群: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慎服
- 副作用:多食易上火
- 储藏方法:密闭,置于阴凉处
性味
味苦、辛,性温。
营养成分
含有挥髮油,黄酮类化合物、肌醇、橘皮素、新橙皮箭、陈皮素、挥髮油、橙皮甙、维生素B、C等成分。
主要功效
中医上讲:陈皮入脾经、胃经、肺经,气香宣散,可升可降;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水通便的功效;主治脾胃不和,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哕逆;痰湿阻肺,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头目眩晕;水肿,小便不利,大便秘结;乳痈疥癣,中鱼蟹毒、酒毒。
陈皮药理上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髮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管内积气,显示了芳香健胃和驱风下气的效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醇提物等能兴奋心肌,但剂量过大时反而出现抑制。另外,它还可使血管产生轻度的收缩,迅速升高血压。陈皮中的果胶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陈皮所含挥髮油有刺激性被动祛痰作用,使痰液易咯出。陈皮煎剂对支气管有微弱的扩张作用。其醇提物的平喘效价较高。
4.对泌尿生殖系统的作用:陈皮煎剂可使肾血管收缩,使尿量减少。
5.抗炎作用:陈皮煎剂与维生素C、维生素K并用,能增强消炎作用。
品牌历史
陈李济始于16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老字号之一,历史上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三足鼎立的南药代表,比同仁堂还要早69年。相传405年前,广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今北京路194号)经营一间中草药店。一次,李在码头发现一包银两,于是日复一日在原地苦候失主,终原封不动将银两归还失主陈体全。陈感念李的高风亮节,将失而复得的银两半数投资李的中草药店,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并将草药店取字号“陈李济”,寓意“存心济世”。

400多年来,“陈李济”始终坚持“同心济世”的古训和理念,令“陈李济”经久不衰,创造一个传奇的中药品牌,被尊称为“南药瑰宝”,享誉中外。随着国人对健康养生的日益重视和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以“传承中华医药经典,打造健康养生专家”为愿景的“陈李济”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多年的精心研製,纯天然草本和健康养生的“陈李济植物饮料”面世,以“越健康,越精彩”为产品诉求,上市后得到消费者的广泛厚爱,更以健康养生为核心引领着饮料市场的趋势和动态。
陈李济诚信立业,悉心炮製古方正药、创新研发现代新药,推动南药老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陈李济人世代传承“工艺虽繁必不减其工,品味虽多必不减其物”的製药宗旨,用心研製炮製技术,形成陈李济的特色工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陈李济採用独特工艺自製的“百年陈皮”,是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桿草”中的上品,曾被清同治皇帝钦定为贡品。
选材製作
陈皮以陈年者为贵,陈李济陈皮就是取材具有百年历史的陈皮。张寿颐云:“新会皮,橘皮也,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佳,故曰陈皮。”陈皮久置,为防虫霉之变,民间常将陈皮悬挂于厨房尾顶或檐前通风透气之处,或与良姜皮一起储藏。一般经数月或一年后使用,储存二、三十年者甚少,储藏百年以上者,更为稀世之珍药。
陈李济用储藏百年之久老陈皮入药,在同业中独此一家。自明朝万曆二十七年陈李济创业以来,岁岁收储陈皮,推陈入新,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每年农曆九、十月收柑季节,陈李济药厂花费重金大量收购广东新会柑,少则数千斤,多则上万斤。精选苛刻,百里挑一,入选之柑,果大皮厚,皮紧纹细,无虫蛆霉斑,刚熟微微透黄者为佳,以致一大萝百斤重的优质柑,仅选四、五成,甚则二三十个,有如皇帝选美女入宫。入选之柑,去肉存皮,一律开成四瓣,并蒂相连似花开之状,剔除杂质,併叠好装入草蓆包,标明入库年号,按先后顺序存入果皮仓储藏。果皮仓楼底为杉木栏栅,底下数口煮蜜锅,夜以继日炼蜜泛丸,蜜糖长年累月透过栅状楼板,徐徐渗入陈皮之中,久而久之,陈皮外表色如檀香木,光亮如抹油之状;内层附着薄层鬆化又不脱落的粉末。
陈李济採用新会陈皮,新会陈皮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汉族传统名产。在盛产橘子的地方中,尤以广东新会陈皮最佳。当地所产的大红柑的乾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将陈皮入药製成“陈皮半夏汤”,清朝大医师叶天仕所开的“二陈汤”特别注明要用“新会皮”。慈禧太后更指定“新会陈皮”为贡品,因此固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美誉。据记载,这种被誉为“百年陈皮”的新会陈皮在运往北方各地,过了岭南之后,其味更为芳香。曾有华侨携带新会陈皮乘船出国,船抵太平洋,顿时芳香四溢,无法掩盖。新会陈皮散发芳香扑鼻的香味,是其独有品质。经过医学技术检验分析,由于土壤条件、栽培技术、农田小气候的差异,新会产的陈皮与外地移植新会柑的陈皮,其形状组织结构虽然相似,但挥髮油所含的成分及品味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药用与调味效果就相差很大。
陈李济独创储藏陈皮之法,百年而无虫霉之变,体轻而气味清香。陈李济用百年旧陈皮入药泛丸,功效奇着,取材贡品级新会陈皮,品质更加。广药老字号首推陈李济,虽然售价比同业的同类产品要高,但四百余年来仍供不应求,誉饮神州及东南亚等地区。
辨识方法
1、陈李济陈皮採用自然晒法,气味平和无刺激,有陈皮独特的醇厚香气。
2、外表面呈深褐色,且皮瓤薄,放在手上觉得很轻,容易折断,同时伴有清香味。橙黄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
3、表面黄白色,粗糙呈海绵状,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而味苦。
食用指南
1、陈皮不宜与半夏、南星同用;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
2、橘皮(包括橘红与橘白)泡茶,适宜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之人食用;也适宜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脂肪肝之人、急性乳腺炎者食用。
3、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慎服。
4、陈皮可以用于解鱼虾的毒,同时能够平衡鱼虾的寒性。
5、与苍朮、厚朴等同用,用于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者,脘腹胀痛、噁心呕吐、泄泻。
6、与山楂、神曲等同用,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者。
7、与枳实、生姜等同用,用于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者。
注意事项
陈皮茶性味偏温,如果伴有口苦等“上火”症状,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同时,泡药茶时,千万不可把鲜橘皮当陈皮。这是因为,鲜橘皮不仅不具备陈皮的药用功效,而且表面可能还残留农药和保鲜剂。陈皮讲究的是放得时间长,又要保存得当,不能有湿气,否则容易出现霉味,颜色也不是死黑,而是有光泽的深褐,如果闻着有一股幽香,那就是正品了。
饮食文化
陈皮作为调料具有以下几种功效:
去腥膻味:陈皮的芳香可以去除鱼肉的异味。
增加鲜味:陈皮的苦味和辛味和其他食品混合后,具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分解脂肪:解除油腻,使肉容易炖烂,同时有助于消化。
冬季煲汤时放几块陈皮,不仅味道好,还能起到缓解胃部不适、治疗咳嗽痰多的作用。中医学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现代研究表明,陈皮中含有大量挥髮油、橙皮甙等成分,它所含的挥髮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煲汤时放入10克左右的陈皮即可。陈皮偏于温燥,有乾咳无痰、口乾舌燥等症状的阴虚体质者不宜多食。也不可以用鲜橘皮来代替陈皮。
陈皮作为调料可以烹製出各种美食,比如:
1、陈皮鸭
陈皮鸭是一道广东省的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此菜用于脾胃亏虚所致的纳差食少、面浮肢肿等。陈皮以鲜橘皮或鲜橙皮为宜。陈皮有燥湿化痰之功,咳嗽痰多者服食尤适宜。
原料:陈皮10g,青鸭1只,调味品适量。
陈皮鸭

做法:陈皮洗净,切丝。将鸭去毛杂,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稍煮烂取出,候凉,拆去鸭骨。将拆骨鸭胸脯朝上,放在搪瓷盆内,将炖鸭的原汤加适量奶粉、鸡汤煮沸,加入料酒、酱油、胡椒粉,搅匀倒入搪瓷盆内,再将陈皮放在拆骨鸭上面,上笼蒸30分钟即成。
功效:可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营养不良,体虚消瘦等。
2、陈皮冬瓜老鸭汤食材:陈皮少许、冬瓜500克、薏米50克、老鸭半只、生姜少许、食盐少许。

(1)把老鸭去髒杂、尾部,切块;陈皮、薏米浸泡2小时;冬瓜连皮切厚块;生姜切片;(2)把老鸭、陈皮、薏米、生姜下瓦煲,加清水没过,大火滚沸后改小火滚约1.5个小时,调食盐即食。
3、陈皮梅
原料:姜、白砂糖、柠檬、甘草、丁香、五香粉
浸漂:将梅坯倒入清水中浸漂48小时,以脱去部分盐分,然后再用清水洗去梅坯表面盐分,沥乾备用。
糖渍:将鲜生姜剁烂成泥,再按1千克梅坯,1千克砂糖的比例连同桔皮酱、柠檬酱及生姜泥拌和均匀,入缸糖渍7天左右。
煮製:将糖渍的梅坯及酱汁一同下锅煎煮,同时还加入余下的白砂糖,煎煮至糖液浓度为75%以上,梅坯渗透酱液时,再加入甘草粉、丁香粉和五香粉拌和均匀即成。
陈皮梅

烘乾:製成的梅坯经冷却烘乾后即为成品。
桔皮酱、柠檬酱製法:採用贮藏1年以上的柑桔皮与柠檬皮,先加水煮沸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直到无苦味为止。沥乾后,倒入打浆机打成浆(或用靡磨成浆),然后按一份浆两份糖的比例煮成桔皮酱或柠檬酱。
4、陈皮豆沙
材料:红豆250克、陈皮1/3片、冰糖30克
做法:
(1)把所有材料準备好。
(2)红豆洗净,泡浸2小时。
(3)陈皮用温水泡浸至软。
(4)然后用小刀颳去橘络,也就是陈皮里面白色的衣。

(5)切成细细的小丝。
(6)把泡好的红豆和陈皮丝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7)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煮2小时左右,煮至红豆起沙,加入冰糖。
(8)煮至糖溶即可。煮好的红豆沙热热糯糯的。
加入陈皮后的红豆沙的味感更深厚,质感更温存。所以有人说,没有陈皮的红豆沙,是糖水,有了陈皮的红豆沙,是甜品。统的才是最经典的,最经典的才是最令人回味的。
5、陈皮焖肉
材料:五花肉400克,陈皮、乾辣椒段、花雕酒、葱、姜、冰糖、老抽、花生油、水澱粉、盐各适量。
做法:
(1)将带皮五花肉切成小方块;陈皮用开水泡上,姜拍松,葱切长段。

(2)将肉块加入少许葱、姜、用开水煮片刻捞出。
(3)炒锅注油烧热,下葱姜炒香,加花雕酒、冰糖、老抽、盐、五花肉、陈皮,同烧30分钟,捞去姜、葱、陈皮,勾芡,装盘即可。
特点:汤汁浓稠,金黄芳香,五花肉具有陈皮特有的香味。
6、陈皮骨
材料:净肉排10条、每条长约7厘米、陈皮1小块、精盐5克、味素3克、鸡粉4克、白酒s克、麻油3克、葱1条、生姜l片、胡椒粉0.1克、白糖2克、锡箔纸10小张
製法:
(1)先将陈皮用水浸软,用刀剁碎待用。排骨装在大碗,把已剁碎的陈皮连浸的水倒入排骨内,再放入精盐,味素,先用手搅拌均匀,再加入白酒,鸡粉,葱,胡椒粉,生姜片,再搅拌均匀;腌製30分钟(也可放入雪柜保鲜)待用。

(2)把锡箔纸每张剪成10厘米X10厘米大,再把己腌製好的排骨加入麻油拌匀;把每条排骨分别放在锡箔纸上,然后包成条状待用。
(3)将锅洗净烧热,放入生油烧热,候油温约180℃时;将已包好的排骨放入锅内炸,用漫火炸8分钟即熟,捞起,分别放在盘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