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价值定位。建立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一个重大课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关係,是解决好这个课题的关键环节。该书认为,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永恆和广泛的精神价值。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来源;它经过创新,可以融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人们应当普遍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範,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在弘扬传统美德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并要注意防止把传统美德说成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全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人的美德
- 作者: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目的: 时代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站在时代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系统梳理和阐释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由来、发展和基本内涵,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地位、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等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出了解答。
明确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价值定位。建立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一个重大课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关係,是解决好这个课题的关键环节。该书认为,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永恆和广泛的精神价值。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来源;它经过创新,可以融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是人们应当普遍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範,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在弘扬传统美德的过程中,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并要注意防止把传统美德说成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全部。
提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原则。当前,人们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如何弘扬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认识。该书提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特别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起来的新型经济关係、思想观念、价值标準和道德要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範相协调,其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均应反映法律规範的基本精神;应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一致,积极吸纳各国道德建设的有益成果;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使之扎根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
赋予中华传统美德以新的时代内涵。“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全体民族成员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共同性,对于确定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路向、锤鍊民族性格、培育民族精神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研究、评估和创新中华传统美德,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需要进行谨慎而细緻的辨析工作,明确原来意义上的“仁义礼智信”的涵义是什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仁义礼智信”的涵义发生了什幺变异,如何用当代的视野去观照“仁义礼智信”。一句话,就是要辨析中华传统美德的原义、他义和今义。该书在系统梳理和阐释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由来、发展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实际,科学审视“仁义礼智信”,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仁”的核心思想应该是“仁爱慈善”,“义”的核心思想应该是“正义奉公”,“礼”的核心思想应该是“尚礼守法”,“智”的核心思想应该是“崇智求真”,“信”的核心思想应该是“诚实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