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阳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十二五"时期是提升鹹阳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了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步伐,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强市的宏伟目标,特制定《鹹阳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工业发展总体思路,坚持扩总量、调结构、强基础、增后劲,促改革、谋发展,工业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主要表现在:
1、工业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鹹阳工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末,新增规模企业290户,规模企业总数达到631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34.5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422.2亿元,实现了"十一五"翻番的目标。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9:52:29,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接近80%。先后建成了大唐彬长电厂、彩虹玻璃基板、天宏多晶硅等一批重大项目;引进了西瑞集团、延长石油集团、新加坡嘉里集团、华鲁钢铁等一批大型知名企业落户鹹阳,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2、产业支撑作用凸显,新兴产业较快发展
支柱产业竞相发展,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等方面的不懈努力,产业结构得到最佳化,工业经济抗风险能力增强。已形成了能源、石化、装备製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建材、纺织八大支柱产业。2010年底,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54.4亿元,占鹹阳工业总产值的94%。产品产销率达到96%以上,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经过培育和发展,以西航制动为代表的航空产业集群和以天宏多晶硅为龙头的光伏产业已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巨大。
3、技术进步步伐加快,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各类技术创新机构和载体建设。已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51个。其中:西北医疗集团公司西诺牌牙科综合治疗机获中国名牌产品,步长脑心通、华电牌覆铜板系列产品,宝塔山牌油漆,雅迪丝牌服装面料、红星软香酥、珍珠牌化肥、高索牌钢丝钢绳等荣获省级名牌产品。
4、企业改革成效显着,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陕西玻璃厂、西北国棉一厂等16户等企业实施了政策性破产;对市进出口总公司、鹹阳市印染厂、鹹阳焦化厂等企业进行了改制,核销金融债务41.13亿元,安置职工5万多人。改制后的陕西蓝星玻璃、西北一棉股份有限公司、如意广电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华星工业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轻装上阵,焕发了生机,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5、园区建设稳步推进,聚集效应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在重点打造鹹阳高新区(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彬长旬能化基地、泾渭新区、沣渭新区基础上,加大县域园区建设力度,形成了兴平装备製造工业园、乾县纺织工业园、彬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等26个县域工业园区,入驻园区的规模企业300多户,完成工业产值超过600亿元。
6、工业增长措施得力,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近年来,全市上下落实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工作思路,基本形成了重视工业、狠抓工业、工业兴市的发展氛围。制定了多个地方性巨观指导办法、意见、纲要、规划。涉企部门支持企业发展,服务工业热情不断提高。市县两级领导及主管部门深入企业排忧解难,深度研究区域经济实情,认真谋划发展途径,跟蹤服务项目建设,最佳化经济发展环境,制定发展优惠政策等参与经济指导经济建设,工业大发展的热潮正在掀起。
"十一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业结构仍不尽合理。重工业比重偏大,终端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发展后劲不足,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少;三是多数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占有率低。四是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不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五是企业规模不大,大企业、大集团少且带动作用不足。
二、"十二五"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发展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一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鹹经济一体化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确立了我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核心城市的重要地位,西鹹产业同布、产业协作、错位发展,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二是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的产业转移日趋增强,为我市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提供了巨大的外部动力。三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造提升製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将促进我市航空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市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最佳化。四是我市拥有的资源、区位、产业和人才优势,将在"十二五"期间得到进一步发挥,实现跨越式发展。
2、面临挑战
在抢抓难得历史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尚未结束,工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二是我市占主导地位的能源化工产业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影响压力增大;三是我市纺织电子等传统产业受人才、资金、技术影响,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四是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还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提升工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发展思路,实施创新驱动、改造提升、深化改革、投资带动、循环发展并举,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打造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累计下降16%,创新能力显着提升。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1、扩张经济总量。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8%左右,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6%,达到900亿元以上。其中产值过100亿企业达到8户、过50亿企业达到10户、过10亿企业达到50户;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工业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2、提高创新能力。到2015年,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户数达到2~3个、省市企业技术中心户数达到40个、国家级名牌产品3~5个、省级名牌产品6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範基地5户。
3、加大工业投入。到2015年,工业投入年递增16%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500亿元。
4、加快结构调整。做强石化、能源、装备製造、食品、建材、电子信息、医药、纺织等"八大"传统产业,着力培育航空、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工业发展格局,构筑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新型工业体系。
5、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进一步转变工业经济成长方式,提升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质量。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累计下降16%,SO2排放强度、COD持续下降。
6、推动"两化"融合。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规模以上企业90%实现管理信息化,70%实现产品设计研发信息化,50%的骨干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打造230家省级"两化融合"示範企业,实施企业"两化融化"示範项目50个。
7、大力推动国企改革。 "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区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有序退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大资产重组工作力度,完成鹹阳市纺织集团公司、鹹阳市电子信息集团公司和鹹阳水务集团等集团公司的组建工作;通过政策性破产、依法破产、公司制改造等改制形式,积极稳妥推进西北二棉集团公司、兴平造纸厂、陕西粮油机械厂等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鼓励优势企业面向国内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支持具备条件的股份制企业上市,促进股份多元化。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决策、规範运行、有效制衡的企业新机制。
8、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以创建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範基地为抓手,全面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範基地5户。
四、发展方向和重点
石化工业 依託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以石油化工、煤化工、橡胶化工、肥料化工等领域为重点发展方向。重点推进煤制醇醚、煤制烯烃、汽车轮胎、清洁燃油以及煤制精细化工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神华集团60万吨煤制甲醇、陕西煤化公司100万吨煤基二甲醚、彬长60万吨烯烃一体化DMTO项目、长庆石化500万吨扩能改造、延长集团年产2000万条子午轮胎、兴化综合技改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长庆石化、兴化集团、凯迪橡胶、西北橡塑研究院、鹹阳化工等优势企业集团、大公司,实现石化产业大发展。石化工业年增速18%,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到1050亿元。
能源工业 依託彬长旬能源化工基地,以煤炭开採、火力发电为主,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为补充。重点发展精洗煤、煤转电、瓦斯和煤矸石综合利用。抓好胡家河600万吨等煤矿开发、彬煤2